穩增長是爲了保民生,保民生也能穩增長。當前,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複雜局面,我國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砥礪前行、攻堅克難,努力做好經濟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輸血減負”保崗位

  最近,江西吉安市廣潔門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廣婷鬆了口氣。因爲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廣潔門窗1400萬元抵押貸款即將到期,可還貸資金有一半還沒着落。緊急關頭,吉安市青原區推出的41條助企紓困政策及時“雪中送炭”:協調駐區銀行推出無還本續貸解困舉措,貸款到期前2天,有關銀行協助廣潔門窗辦理好該筆貸款的無還本續貸業務,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1.58億戶市場主體是中國經濟的細胞,承載了近3億農民工羣體就業。在當前多重風險挑戰下,一些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遭遇嚴重衝擊。千方百計穩住市場主體,從稅費到融資,一套套政策“組合拳”接連發力,爲一衆市場主體“輸血減負”,不僅是穩增長,也是穩崗位、保民生。

  穩就業,關鍵在穩企業。推出“降、緩、返、補”政策“組合拳”,延續實施失業、工傷保險階段性降費政策,允許特困行業階段性緩繳三項社會保險費,提高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標準,加力落實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政策。

  化解行業危機。2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攜手推動相關政策落地,43項具體措施裏,除了減輕稅費等10項普惠性措施外,還對餐飲、零售、旅遊等5個特殊困難行業,拿出31項針對性的具體措施。

  減輕企業負擔。自4月1日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實施以來,至5月16日,共有9796億元留抵退稅款退到企業賬戶,加上一季度繼續實施此前已出臺的增值稅留抵退稅老政策1233億元,今年共有11029億元退稅款退到了納稅人賬戶。

  破解融資難題。4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將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疏通卡點堵點,工信部建立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搭建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協調平臺……

  聚焦企業“痛點”和“急難愁盼”,多措並舉,市場主體應對困難的底氣不斷增強。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我國新設市場主體在較大基數的基礎上仍然實現正增長,共新設898.7萬戶,同比增長0.7%。

  “減稅降費、融資支持、消費拉動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有力保障了市場主體穩定運行。”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看來,助企紓困,當前的核心是要減少物流堵點,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比如,有些企業想復工復產,但面對疫情防控壓力,復工復產的成本和風險仍然比較高,且由於供應鏈中有些企業依然沒有復工復產,本身產能也受到了限制。“讓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還要繼續在關鍵節點上去除一些限制。”盤和林說。

  多措並舉穩就業

  又到一年畢業季。最近,嘉興學院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182班學生趙玉鳳,因爲專業素質紮實,在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習半年後,順利入職。“感謝學院‘3+1’應用型商科人才培養模式,讓我還未領到畢業證就領到了工作證。”趙玉鳳說。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就業事關廣大家庭生計,也是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關鍵支撐。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就業形勢持續承壓。堅持把就業擺在“六穩”“六保”首位,精準施策,從中央到地方,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重點羣體就業,是穩就業的重中之重。比如,啓動實施“職等你來 就業同行”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搭建全國統一、多方聯動的網絡招聘平臺;組織開展更多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擴大就業見習規模;對面向脫貧人口開展有組織勞務輸出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經紀人,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

  與此同時,優就業服務促匹配,強職業培訓提技能,重困難幫扶兜底線……各類扶持政策“大禮包”升級加碼。今年以來,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前4個月城鎮新增就業406萬人,與時序進度基本同步;前3個月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求人倍率1.57,環比略有上升;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同比基本持平,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務工規模穩中有增。

  “圍繞穩就業這兩年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接下來還要落實落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文猛表示,他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就業政策儘管頂層設計好,但在一些地方卻無法落地。如何進一步紓困幫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確保其從相關政策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進而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受疫情等影響,一部分羣衆失去了收入來源,生活困難,對此要加大救助力度。”馮文猛建議,疫情趨於平穩後,要提前考慮出臺有效舉措,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儘快恢復運營。

  織密兜底保障網

  “叮咚,6.63萬元入賬。”近日,江蘇興化市戴南鎮藕杭村杭池果蔬農地股份專業合作社,收到了戴南鎮工會匯去的一筆甜瓜預訂金。由於疫情影響,興化多地農產品外銷受阻。興化市總工會和興化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倡議並經相關部門批准,工會會員可利用全年30%會費採購本地農產品。“雖受疫情影響,但有工會組織助銷,甜瓜銷售不再愁了。”杭池果蔬合作社負責人王成忠說。

  今年以來,因爲多點散發的疫情,一些城市正常的生產生活節奏被打亂,一些困難羣衆的生活受到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密集出臺系列政策舉措,人民羣衆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網織得更密、編得更牢。

  創新救助服務。日前民政部、中國殘聯聯合印發相關通知,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全程網辦”服務,進一步減輕殘疾羣衆出行負擔,減少疫情期間人員接觸。

  提升救助水平。各地密切關注、跟蹤研判物價變動情況,按規定啓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緩解物價上漲對困難羣衆生活的影響。

  加大救助力度。財政部、民政部已預撥2022年中央財政困難羣衆救助補助資金1329億元,支持各地加強困難羣衆基本生活保障。比如,青海省今年4月以來已排查各類困難羣衆21.3萬人,發放救助補助資金5062萬元;山東省今年新納入低保2.45萬人,新納入特困救助供養0.78萬人,實施臨時救助2.42萬人次;山西省自3月上旬以來,全省累計實施臨時救助4216人次,支出金額568.7萬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項項有力度的舉措、一串串有溫度的數字,有助於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

  展望未來,隨着國內疫情反彈得到有力處置,政策效應逐步釋放,正常的經濟秩序將快速恢復,經濟運行會很快回歸正常軌道,也必將更好惠及民生。(經濟日報記者 沈 慧)

原標題:持續發力 築牢民生壓艙石

值班主任:李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