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海南西部的昌江黎族自治縣,是瓊崖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王下鄉是昌江最爲偏僻的山區鄉,這裏是海南“母親河”南渡江的發源地,山山水水留下了革命的足跡。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徵程中,王下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塊石頭壘個竈、四根木樁一張牀、一條麻繩全家掛、住茅草房、喫山蘭米,這是王下鄉人曾經的生活。由於人多地少,燒山種稻、焚山而獵成了不得已的謀生手段。

  守着綠水青山的王下鄉人很長時間都沒能找到致富路。爲徹底擺脫貧窮,昌江落實生態補償機制,抓好生態環境和黎族文化兩張牌,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之路,鄉親們喫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

  讓王下鄉面貌大改觀的要數“黎花三里”旅遊項目的落地實施。“公司2018年來到王下鄉後,被這裏的自然風景和淳樸民風所感染,當即與地方政府達成建設旅遊項目的意向,並很快實施。”雲畫(海南)文旅開發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海輝告訴記者。

  2020年5月1日,王下鄉“黎花三里”旅遊項目正式開放,僅僅5天就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項目以黎族文化爲魂,在就地取材、不亂拆遷也不亂造景,保護好當地生態文化、生態環境、黎族文化的前提下,逐步實現村民生活旅遊化、村民生活場景景區化。

  經過“黎花三里”旅遊項目的建設,王下鄉改變了昔日模樣。“幾年前剛來王下時,整個鄉鎮連個喫飯住宿的地方都找不到,現在僅村民開辦的民宿農家樂就有近20家。”李海輝說。

  王下鄉人大主席郭恆瑞告訴記者,引進企業開發建設前,王下鄉鄉親們的收入主要靠種稻、割膠,遇到膠價低迷時,生活就陷入窘境。現在,通過旅遊項目的帶動,越來越多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農產品從自產自銷到現在的供不應求,芭蕉、野生蜂蜜等特色農產品擺在民宿和景區售賣。

  在王下鄉三派村,民居房牆上描繪的一幅幅具有民族風情文化的牆畫,成爲一道獨特的風景,吸引遊客拍照留念。村民林愛花最先發現旅遊項目建設的商機,她的農家樂跟“黎花三里”旅遊項目同天開業。隨着遊客越來越多,如今,林愛花全職做起了旅遊接待,“生意越來越好,最多一次接待17桌遊客”。

  產業振興帶動了村民就業。“想不到能在家門口上班,也不影響農活。”韓小春是土生土長的王下鄉浪論村人,目前在家門口的浪悅黎奢民宿當前臺接待員,月工資3000多元,她家還開起了春琳民宿,提供價位稍低些的民宿牀位。

  立足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綠色發展之路,王下鄉積極謀篇佈局,打造以有機農產品產業、休閒農業旅遊產業、非遺鄉村文化產業爲支柱的鄉村產業矩陣。“王下鄉生態產業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村民人均年收入從4000多元增加到2萬元左右。我們將持續推進‘旅遊+’,今年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投資將達1000多萬元,通過持續建設發展,打造一個遊客來了就不想走的畫裏黎鄉。”郭恆瑞介紹。(經濟日報記者 潘世鵬)

原標題:【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山水黎鄉入畫來

值班主任:李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