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 馬逸鈞

2022年以來,各類資產的波動幅度不斷加大,權益、債券、商品、外匯等資產都出現了較往年更大的波動,市場正面臨着需求不足,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現實,究其原因,主要是各類資產對兩組矛盾在分別定價。

第一組矛盾,海外特別是美國所處的經濟週期,通脹環境及貨幣政策取向,與國內所處的經濟週期,通脹環境及貨幣政策取向之間的錯位。

從國內來看,貨幣政策方面受到了全球流動性收縮的約束,很難進一步加碼寬鬆,同時需要兼顧匯率波動及國內通脹的演繹,使用總量政策的空間越發逼仄,對於債券資產來說,收益率也處於歷史低位,估值較貴,想象空間較爲有限。

第二組矛盾,是國內經濟層面,強預期與弱現實之間的矛盾。受到疫情的影響,整體經濟走勢加速築底,但相應的穩增長政策也在不斷出臺,疫情數據隨着時間有所好轉,不同資產不斷在這二者之間進行定價,也是今年資產波動的重要主線。

由於經濟壓力的明顯增大,而貨幣政策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約加碼空間有限,保持國內貨幣環境相對寬鬆存在一定的必要性,短端債券資產表現明顯好於長端資產,而票息較高信用債資產明顯好於利率債資產。

我們認爲,貨幣寬鬆的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持續時間可能會略超預期。

今年的經濟潛在增速弱於2020年。從外部條件來看,彼時美國正在遭受疫情的巨大沖擊,而國內率先走出疫情,出口替代效應明顯,對於經濟拉動的作用顯著;所以,貨幣政策正常化實施在2020年有一定的基礎,但在今年可能還不夠充分。

隨着二季度疫情好轉,經濟將逐步修復,但即使穩增長政策出臺,但房住不炒、資本無序擴張、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等問題並不會全面放開,同時疊加出口效應逐步減弱,整體復甦的幅度可能會弱於預期,在此”弱復甦”背景下仍需要一個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作爲支撐。

因此,市場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的演繹,通脹預期的發酵,美聯儲收縮貨幣政策的節奏以及國內經濟修復的抓手與速度,均會使得各類資產出現超出預期的波動,在衆多不確定性中尋找相對確定的因素,例如貨幣政策環境維持寬鬆時間較長等,再去匹配最受益的資產,可能是目前提高抗風險能力並獲得較好相對收益的有效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