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5月23日訊(編輯 黃君芝)國際清算銀行(BIS)表示,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正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但上世紀70年代那種滯脹“惡夢”不太可能重演。

國際清算銀行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可以肯定的是,石油天然氣、食品和金屬價格的飆升,都將加劇本已高企的通脹壓力。此外,由於俄烏衝突而對俄羅斯實施的額外製裁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

報告稱:“以某些標準衡量,最近的事件看起來比上世紀70年代更具破壞性。例如,最近的價格上漲影響了更廣泛的大宗商品。上世紀70年代,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主要集中在石油市場,而最近幾個月,能源、農產品和金屬等價格都出現了強勁上漲。”

BIS補充稱,儘管上世紀70年代油價飆升幅度更大,但隨着大宗商品進口國遭受的損失將超過出口國,目前全球經濟增長仍面臨風險。

滯脹警鐘不斷被敲響

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出爐之際,一些頂級經濟學家正越來越多地對滯脹敲響警鐘。週三,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前首席執行官、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表示,美國經濟有可能避免衰退,但滯脹不可避免。

週四,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也表示,滯脹是他對美國經濟的基本設想,因爲如果美聯儲想要控制住通脹,它需要採取大量緊縮措施。

不過,對此BIS認爲,今天的大宗商品衝擊可能不像上世紀70年代那麼嚴重。例如,當前的“通脹背景”沒有那麼嚴重。與上世紀70年代不同的是,在今天的全球通脹爆發之前,有好幾年的物價偏低壓力。

此外,全球經濟現在的能源密集型程度有所降低。國際清算銀行估計,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相對於GDP的能源消耗已經下降了40%左右。最後,與佈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貨幣體系崩潰的上世紀70年代相比,各國央行應對危機的能力更強了。

出於上述原因,國際清算銀行表示,上世紀70年代的滯脹不太可能重演。但該行補充稱,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仍將具有破壞性,如果央行允許通脹長時間保持在高位,它們可能會失去信譽。

最後,報告總結稱,“在高通脹在家庭和企業決策中根深蒂固之前,這就要求迅速恢復至低通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