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高調宣稱將要IPO,一邊是在中國悄然減配“東窗事發”,不禁讓人想到用 “貪心不足蛇吞象”來形容全球最成功的豪華汽車品牌甚爲貼切;可以誠待人,方能長遠。

5月18日,保時捷發佈了《關於轉向柱電動調節功能問題的解決方案》,表示“經過一系列努力……取得了進展”,但這個最新方案能否讓所有消費者滿意,恐怕還要讓這份方案飛一會兒。

近日來,德國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在中國市場因車輛電動轉向柱減配事件(下稱“減配門”)“熱度不退”。與此同時,“強盜行爲”、“欺詐”、“坑中國消費者”等字眼,成了保時捷品牌全新的“熱門標籤”。

引人注意的是,這正趕上保時捷今年打算IPO上市“數錢”的節骨眼上。都要上市了,能圈那麼多錢,怎麼還坑中國消費者呢?!德國品牌的誠信和品質又跑到哪裏去了?

激起衆怒的保時捷

如果全球市場一視同仁,可能保時捷能夠被原諒,但問題是,作爲保時捷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中國消費者再一次被“歧視”。

從保時捷多款產品銷售時宣稱車型搭載“電動轉向柱”,到消費者提車時的回應“暫時缺少電動轉向柱,將先以手動轉向柱替代,後期免費補裝”,再到保時捷“以缺少芯片爲由,取消此前承諾後期補裝計劃,並以2300元代金券作爲補償。”這儼然店大欺客,找各種理由搪塞客戶的感覺。

更有多位保時捷車主透露,保時捷相關車型加裝電動方向盤要花費約2萬-3萬元。

諷刺的是,儘管中國不是唯一“減配電子轉向柱”的市場,但保時捷在處理方式上卻是另一番景象。比如在美國、德國等國家,保時捷不僅提前告知了消費者,還給予了車主等額補償,而不是一張保養代金券;對於部分海外有認證要求限制的市場和車型,保時捷不僅有補償,而且後續還將繼續搭載電動轉向柱。

因此,在中國市場,保時捷不履行承諾的做法,激起了車主們的強烈不滿,而這樣的區別對待,不僅讓中國消費者倍感不公,更透露着這個備受國人喜愛的豪華品牌,對中國市場及消費者的不尊重甚至是歧視。

隨着保時捷“減配門”事件不斷髮酵,保時捷道歉信姍姍來遲,然而維權消費者們並不買賬。原因是保時捷一沒提及中國市場和消費者被“雙標”區別對待一事,二也沒有明確解決方案,只是始終都在談全球芯片緊張的問題,通篇道歉信毫無誠意。

與此同時,“保時捷道歉信遭網友不斷吐槽”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等榜單,而保時捷減配事件,更是連續多日成爲輿論熱點。

面對輿論壓力,5月12日,保時捷再度進行回應:“目前,由保時捷總部和保時捷中國組成的特別工作組,與相關供應商也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對未來的配件供應和生產進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經過努力,我們在此功能的恢復可能性上取得了一定進展。我們會在未來幾天內給予客戶和公衆一個明確的答覆。”

終於在5月18日,正如前文所述,保時捷給出了回應,但消費者是否買單,恐怕還要看尊貴的保時捷車主們。

面對保時捷的做法與回應,我們也不得不反思,爲什麼會這樣呢?

保時捷爲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並非首次出現,在此之前,包括保時捷母公司的大衆等品牌有過的先例不在少數,但最後都是不了了之,且過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依舊堅挺。

或因如此,某些外資品牌、豪華品牌纔會如此不把中國消費者“當回事兒”。另一方面,中國有句話叫“好了傷疤忘了疼”,也是汽車消費市場的真實寫照。

不過,從根本原因來看,這樣能夠節約不少的成本,當然,尤其在疫情爆發,全球供應鏈緊張的當下,節約成本,是所有商業公司的共識,即便是保時捷,也承擔着大衆集團發展的重任,需要給大衆汽車集團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利潤。

能省則省,能矇混過關就矇混,也就不足爲奇。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過去,中國消費者維權意識相對薄弱,加上中國自主汽車品牌贏弱,中國消費者沒什麼購車的選擇,最終以妥協告終;如今,中國消費者不僅有了維權意識,發達的互聯網信息還讓消費者對汽車更加了解,各種評測層出不窮;每年的3·15更是讓不少品牌聞風喪膽。

另一方面,中國車企吉利、長城、比亞迪等品牌與產品力大幅提升,不乏成功推出高端品牌者,而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等品牌崛起,以及特斯拉這種鯰魚,讓中國消費者,也有了更多的高價選擇餘地。

因此,保時捷之類的外資、豪華品牌,若繼續保持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態,不把中國消費者“當回事兒”,那麼,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也總有清理購物車的一天。

保時捷無法承擔失去中國市場的後果

自2015年開始,中國已經連續七年成爲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對其銷量、利潤貢獻不可爲不巨大。

數據顯示,2021年,保時捷全球交付新車30.19萬輛,同比增長11%;其中,中國市場交付新車9.57萬輛,同比增長8%,佔比全球銷量的31.69%。這意味着,保時捷每賣出3輛新車中,差不多就有一輛賣給了中國消費者。

得益於銷量提升,保時捷的營收和利潤水漲船高。

財報顯示,保時捷2021全年營業收入33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54億),同比增長15%;全年銷售利潤5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7億),同比增長27%。

這意味着,一輛保時捷汽車平均銷售利潤約爲12.5萬元左右。

所以,擁有如此高的利潤水平,保時捷也並非出不起這份賠償損失。據媒體報道,保時捷電動轉向柱芯片模塊、電機總成本約1.6萬元,此次減配車輛約3萬輛,全部按照合同爲“減配”車輛更換電動轉向柱,花費不到5個億。

這對或將於今年四季度IPO的保時捷來說,應該也不是什麼大錢。大衆汽車集團已選擇高盛、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和花旗銀行作爲旗下保時捷品牌的IPO聯席全球協調人。

知情人士稱,保時捷IPO估值有望達到900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6331億元),市值直逼中國車企比亞迪,有望成爲歐洲今年最大的IPO之一。

因此,5億元的成本,相對於在中國市場賺取的利潤,是小巫見大巫。

因此,保時捷應該將眼光放長遠些,莫要因爲眼前的“蠅頭小利”,在中國市場失了誠信,臭了品牌,丟了用戶。除非保時捷能夠承受,失去中國市場帶來的損失。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畢竟,保時捷想要繼續在中國市場賺錢,還需要中國消費者的大力支持。

寫在最後

作爲一個公司、一家企業,保時捷想賺錢、盈利無可厚非,但請記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不要忘記“貪心不足蛇吞象”。

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爲保時捷貢獻了三分之一的銷量。中國市場對保時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保時捷能夠認真對待中國市場、誠信面對中國消費者,積極妥善解決“減配門”事件,拿出體面且讓消費者買賬的補救方式。

莫要因一時之利,毀了保時捷百年時間建立的品牌和口碑。要知道,毀掉一個品牌很容易,但想要修復、建立一個品牌,並非朝夕之功。

文字爲【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