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23日報道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5月20日報道,雖然拜登的“印太經濟框架”大部分內容仍模糊不清,但現在可以明確的是:它不會降低進入美國市場的關稅。有專家表示,加入此框架的“條件很多”,但“參與者的經濟好處卻不多”。

報道稱,亞洲地區許多官員對“印太經濟框架”不太明白。“印太經濟框架”是拜登計劃在此次爲期5天的亞洲之行中公佈的主要政策倡議。美國駐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紐爾說,一些國家政府在問:“我們要加入的是什麼東西?”

報道認爲,雖然框架的大部分內容仍模糊不清,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它不會降低進入美國市場的關稅。

報道援引新加坡亞洲貿易中心執行董事德博拉·埃爾姆斯的話說:“中國是所有亞洲國家的頭號或第二大進口國和出口國。所以,我想在多大程度上與我最大的經濟夥伴爲敵,來換取美國不明確的好處呢?如果有好處的話。現在看來,條件很多,給參與者的經濟好處卻不多。”

報道稱,對拜登來說,問題主要在於國內政治。美國政府知道,要抗衡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美國必須增加與亞洲的接觸,但它也不想投入政治資本。拜登已經受到低支持率的困擾,他應對汽油、食品和其他日用品價格飆升——以及嬰兒配方奶粉短缺——的能力可能會決定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的成敗。

報道認爲,因此,美國試圖提出一個看起來像是重大貿易協議、同時又不會引發國內民意風險的東西。

報道還引述了新加坡和印尼的領導人的相關看法,他們認爲,該框架應具有包容性。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說:“我想說,你們可以儘可能使其有實際意義。讓我們朝着市場準入和貿易自由化邁出一些小的步伐。”準備接任李顯龍的黃循財也說,美國的框架應該對中國開放,以“建立共同的相互依存”,並“確保一條擺脫未來衝突的道路”。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本月也說,這一倡議“肯定必須要有包容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