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美推出“印太經濟框架”,投入資源有限或有名無實?

澎湃新聞記者 王露

5月20日至24日,美國總統拜登開啓上任以來首次亞洲之行,意圖讓美國再次成爲“印太地區”經濟的主要參與者。

本月23日訪日首日,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舉行聯合記者會,會上拜登宣佈推出的所謂“印太經濟框架”(IPEF)備受關注,這也是前總統特朗普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來,美國首次嘗試創建的一個多邊的、以亞洲爲中心的經濟戰略。

儘管該框架公佈的細節較少,但拜登政府表示“印太經濟框架”將包括四個工作支柱:公平和彈性貿易;供應鏈彈性;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和脫碳;稅收和反腐敗。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印太經濟框架”不包括關稅減免與市場準入等優惠政策。

既然如此,拜登政府能否吸引區域內國家加入該框架?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羅長遠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指出,“印太經濟框架”中強調的增強供應鏈安全能夠喚起地區國家的“共識”。但考慮到區域內不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跨度大,再加上美國實際可投入的資源有限,該框架恐“有名無實”。

強化“供應鏈同盟”

去年10月,拜登以視頻方式出席東亞峯會時首次提出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構想。而基於當前的國際環境與拜登政府近期的動態,美國急於加強與盟國之間的供應鏈合作。

近月來,俄烏衝突的爆發以及新冠疫情的持續讓供應鏈的脆弱性日漸顯露。《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作爲應對之策,美國及其盟友正試圖將貿易往來限制在由“可信賴國家”組成的圈子裏。

此前,美國財長耶倫4月21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表示,美國的供應鏈不安全、缺乏彈性,這對美國和其他國家來說是長期風險。對此,耶倫提出了“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策略,呼籲重塑全球供應鏈,並表示美國將劃定“朋友圈”,將供應鏈轉移到“值得信賴”的貿易伙伴國。

對於“印太地區”的國家而言,強化供應鏈合作也有其必要性。羅長遠向澎湃新聞分析稱,“在疫情衝擊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過於依賴某一個國家的供應鏈是不可靠的,故增加供應鏈安全能夠成爲該地區國家的共識。”

事實上,在拜登此次訪問亞洲之前,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於5月2日訪美,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舉行會談。《日本經濟新聞》透露,兩國將合作構建最尖端的半導體供應鏈,並建立防止技術外流的框架。

而在5月20日飛抵韓國當日,拜登下機後便前往三星電子位於京畿道平澤的半導體工廠參觀。拜登稱,美國在半導體研發和設計上領先,但生產設施不足,須要與具備半導體供應能力的韓國建立“半導體夥伴關係”。

填補退出TPP留下的“真空”?

從經濟貿易到地緣政治,拜登政府意圖藉助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實現多重目標。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美國前代理貿易代表溫迪·卡特勒告訴《日本經濟新聞》,“印太經濟框架”將成爲美國重新參與“印太地區”經濟的工具,希望藉此填補美國退出TPP後留下的“真空”。

談及推出“印太經濟框架”的意圖,羅長遠向澎湃新聞分析稱,“當前俄烏衝突未休,拜登仍盯着‘印太地區’。對他來說,以任何名義推出這一框架,只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削弱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經貿聯繫,他的目的便達到了。”羅長遠補充稱,此舉背後可能既有地緣政治,也有供應鏈安全的考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國退出TPP後,該地區的多邊貿易機制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標誌着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正式啓航。RCEP現有15個成員國,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東盟10國,從人口數量、經濟體量、貿易總額等三個方面看,均佔全球總量約30%。

此外,特朗普2017年退出TPP後,日本接替美國,與其餘10個國家經過數月談判,在2018年底宣佈達成“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去年9月,中國也正式提出申請加入CPTPP。

儘管日本曾多次表達過希望美國加入CPTPP的強烈意願,但拜登政府官員仍明確表示,美國不會再次選擇加入CPTPP。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解釋稱,此類自由貿易協定是“非常20世紀”的工具,已引起美國民衆的“強烈反彈”,他們擔心大量工作和商業機會流向美國境外,傷害美國勞工利益。

也正是基於此,拜登自執政初期便強調對外政策要“服務於中產階級”,必須考慮到勞工家庭的權益,旨在鞏固選民基礎。這也能夠解釋爲何新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不再包括關稅減免與市場準入等傳統自由貿易協定內容。

“印太地區”國家是否會“買單”?

即便拜登政府欲藉助“印太經濟框架”重新參與到“印太地區”的經濟活動之中,但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是否願意“割肉”以顯誠意?該地區國家又會不會“買單”?

日本共同社5月21日報道稱,預計有10個國家參加“印太經濟框架”,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度。

而據路透社23日報道,美國官員透露預計有13個國家或將加入“印太經濟框架”,在上述10個國家之外,文萊、印度尼西亞和泰國也被包括在內。

就地區內國家加入“印太經濟框架”的意願而言,羅長遠告訴澎湃新聞,日本可能與美國目標一致。但該地區其他國家異質性較大,很難與美國亦步亦趨。就東盟十國而言,它們之間經濟發展水平跨度大,欲實現的目標自然也與美日不同。

從現有信息來看,東盟的大多數成員國並不會成爲“印太經濟框架”的初始成員。《外交政策》指出,對東盟來說,這是一個“無痛無益”的經濟框架,一個幾乎“沒有人真正想要”的經濟框架。該經濟框架在向東盟國家提出提高勞工標準等繁瑣要求的同時,沒有提供美國的市場準入作爲回報。

實際上,“印太地區”國家目前仍對美國提出的經濟框架存在不少疑慮。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曾與“印太地區”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對話,並在今年4月的簡報中發佈了這些國家對“印太經濟框架”的看法。調查顯示,不少國家認爲,“印太經濟框架”附帶着美國的諸多要求,但美國能提供的優惠措施卻很少。相比之下,CPTPP、RCEP和“一帶一路”倡議能提供更切實的好處。

此外,在美國國內政局不穩定的情況下,不少國家對“印太經濟框架”的持久性表示擔憂。在他們看來,特朗普放棄多邊承諾的往事歷歷在目,美國民主黨恐在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中失去對國會的控制權,這或對“印太經濟框架”的持續性產生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拜登近期政治議程頗多:爲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召開美國-東盟特別峯會,訪問日韓盟友,啓動“印太經濟框架”……但這一系列行動始終未能脫離以往的“套路”。羅長遠分析指出,在美國中期選舉之際,拜登需向選民展示競選承諾的完成進度,所以他的行動很大程度是“照單行事”,沒有人真正關心最終結果和成效如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