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報道 澳大利亞新總理阿爾巴尼斯正式走馬上任。 

當地時間5月23日,澳大利亞工黨黨首安東尼·阿爾巴尼斯宣誓就職,成爲該國第31任總理。截至發稿,有消息指出,工黨在組成政府的衆議院151個席位中至少贏得了72個席位,而自由黨莫里森領導的中右翼聯盟獲得了至少55個席位。據悉,工黨需要在衆議院獲得76個席位才能成爲獨立執政的多數派政府,目前最終結果仍然未定。

在獲勝的當天,阿爾巴尼斯在工黨總部發表其勝利演講。他稱成爲澳總理是“非凡的榮譽”,並表示澳大利亞人已經受夠了分歧,他將帶領人們團結在一起,“明天起,我們將開始爲澳大利亞更好的未來努力。”

據瞭解,在阿爾巴尼斯勝選之前,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已連續執政了九年。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寧團輝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歷經九年,工黨得以重新執政,其實並不容易,“因爲自二戰以來,包括此次獲選的阿爾巴尼斯,只有四位工黨領袖成功帶領工黨從在野黨成爲執政黨。”

被稱爲“工黨孤狼”的阿爾巴尼斯,由於一直以來保持低調的風格,因此他在澳大利亞民間的知名度並不算高。阿爾巴尼斯向來低調,且個人支持率又落後於對手——自由黨黨魁莫里森,最後爲何能取得勝利?阿爾巴尼斯帶領新一屆內閣成員就任,他將面臨哪些挑戰?

“建設者”的勝利

本次澳大利亞大選的結果與選前民調保持一致,但對阿爾巴尼斯的當選,不少人依舊有種“出乎意料”之感。

現年59歲的阿爾巴尼斯雖然擔任議員已有26年,但他在澳大利亞的知名度並不算高。值得注意的是,在競選過程中雖然工黨的支持率持續領跑,但從個人支持率來看,時任總理莫里森的民調始終高於工黨黨魁阿爾巴尼斯。當地媒體在5月13日公佈的民調顯示,43%的澳大利亞選民表示,自2018年起擔任總理一職的莫里森是更好的下任總理人選,另有42%的選民看好工黨黨魁阿爾巴尼斯。

可以說,阿爾巴尼斯與莫里森無論是在家庭出身,還是在處事風格上都迥然不同。

據瞭解,前總理莫里森是“市長公子”,而阿爾巴尼斯則出身草根,成長於貧困環境。他大學畢業後隨即步入政壇,26歲時成爲了新南威爾士州的助理祕書長,1996年當選聯邦衆議院議員;在2007年至2013年間,阿爾巴尼斯擔任內閣部長,包括基礎設施和運輸部部長,並在前總理陸克文任期內短暫擔任副總理;2019年,阿爾巴尼斯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成爲工黨領袖。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周方銀教授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其實阿爾巴尼斯成爲工黨領袖已有三年,但由於其風格較爲低調和樸實,所以存在感並不強,以至於他在澳大利亞民衆中的知名度並不高。

在行事風格上,兩者也存在較大的差異。莫里森自詡“推土機”,風格較爲強硬;而阿爾巴尼斯則誓言要做“建設者”,更加務實溫和。根據澳大利亞民調機構Newspoll在 3月公佈的民調顯示,選民認爲莫里森“更有決斷而且強勢”,並且是“更有經驗的領導人”;阿爾巴尼斯則被認爲是“值得信任”、“對國家的未來有規劃”、“關心民衆”。

“莫里森風格過於強硬,這一特點能讓他在處理危機時表現出較強的執行力,但同時,過於強硬也會引致反感,容易因此而失去民心。”周方銀向記者說道。

在寧團輝看來,這也是工黨的競選策略。“在競選策略上,阿爾巴尼斯採取了十分穩健的路線,並沒有公佈雄心勃勃的政策或計劃。”他向記者表示,隨着競選臨近,莫里森團隊的缺點逐漸暴露,阿爾巴尼斯的支持率有所提升。他舉例稱,在莫里森的任期內,他曾被詬病疫苗接種速度緩慢、未能成功控制通脹等。另外,莫里森在處理山火和洪水危機、外交關係上的表現也不如人意。

據澳媒統計,有超過1720萬澳大利亞人登記參加2022年聯邦選舉投票,該數字比2019年的上一屆大選多了80萬登記選民。對此,周方銀表示,“此次阿爾巴尼斯獲選,實際上反映澳大利亞民衆對聯盟黨的不滿,由於澳大利亞是聯邦制選舉,因此大部分民衆更傾向於把票投給工黨。”

關注氣候、住房等熱點話題

在競選過程中,阿爾巴尼斯和莫里森曾圍繞着氣候變化、住房、公共衛生等多方面話題展開激烈的辯論。當地有民調顯示,有29%的選民把氣候變化視作最重要的大選議題。

近年來,由極端天氣帶來的自然災害頻發,給人以深刻印象的就包括澳大利亞南部山火、東部水災等。也正因如此,氣候問題成爲了大選中備受關注的領域。而在處理氣候變化的目標上,兩黨的主張也有所區別:莫里森政府曾經設定減排目標,到2030年該國碳排放量比2005年水平相比要減少26-28%;工黨則進一步承諾,在上臺後將把澳大利亞的減排目標提高到43%。

寧團輝認爲,相較於工黨和綠黨,聯盟黨在氣候問題上相對保守,“比如在格拉斯哥氣候峯會上,澳大利亞拒絕美歐支持的在2030年前將甲烷排放量減少30%的承諾,表示擔心這會迫使部分農業、煤炭天然氣行業關閉,以及與英國談判自由貿易時,要求刪去有關氣候的條款。這些都表明,聯盟黨在氣候政策上比較保守,不願意在減排上做出過多的承諾。” 

事實上,在莫里森執政的四年裏,他的氣候政策和能源轉型腳步都被認爲是相對保守、停滯不前的,與澳大利亞的發展程度不符。

對此,寧團輝向記者表示,這是因爲煤炭和天然氣在當地是非常重要的產業,這跟澳大利亞國內的經濟結構,即能源結構相關。“一直以來,工黨在氣候政策上都比自由黨走得更遠,”他舉例稱,一個突出的事例是2007年,當時的工黨領袖陸克文上臺後就簽訂了《京都議定書》,顯示新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

周方銀也認爲,雖然承諾能否實現還未知,但政綱就工黨願意在氣候問題上做出更大的承諾,“毫無疑問的是,工黨和聯盟黨在立場上是有區別的。”

除了氣候變化的議題,民生議題也是本次競選中的重點。

在住房方面,5月15日,莫里森宣佈了一項購房援助計劃,同時鼓勵老年人賣房,以緩和房價壓力。工黨則提出了一項“共享產權”的計劃,提出由政府幫助購買40%的產權。

另外,在醫療衛生方面,聯盟黨承諾從7月1日起降低藥品福利計劃保障網的門檻,例如將藥品福利計劃(PBS)覆蓋的藥品費用降低10澳元,而且若人們在一年中處方藥花費達到一定數額,就可以爲其他處方藥申請折扣。工黨邁出的步子更大,承諾將藥品費用降低12.5澳元,並承諾資助50個“緊急護理診所”,減輕醫院急診室的壓力。

在衆多民生挑戰之下,工黨的優勢開始凸顯。“工黨主要是代表了中下階層的利益,比較容易獲得比如年輕選民和一些中下階層選民的支持。”寧團輝說。

澳大利亞通脹挑戰仍嚴峻

隨着今年年初的一波疫情有所緩和,而且95%人口已接種疫苗,澳大利亞陸續解除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

與此同時,被疫情打亂的經濟生產也逐步恢復。近日,澳大利亞央行預計,澳大利亞GDP將在本財年增長4.25%,另外該國4月的失業率爲3.9%,達到1974年以來的最低。雖然經濟表現不俗,但高企的通脹引發擔憂。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今年一季度澳大利亞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1%,增幅創2001年以來新高。澳統計局表示,CPI上漲主要源於汽車燃料、住宅、教育等領域的價格上漲。食品價格也顯著上漲,其中,牛肉和蔬菜價格漲幅最大。

一名居澳十年、家住悉尼的華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她能明顯感覺到當地物價上揚,特別是蔬菜、水果的漲幅特別高,“現在一家五口出去隨便喫一頓飯就要花100多澳元,但疫情前一般都不會超過100澳元。” 

而更讓民衆苦惱的是,如今工資的調整幅度,已經跟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據澳統計局今年2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CPI和日常用品價格的漲幅分別爲3.5%和7%,而工資平均漲幅只有2.3%。爲了控制通脹,澳央行在5月3日宣佈加息25個基點,這也是澳央行自2010年以來首次加息。 

但或許在短期內,通脹還將維持上漲的趨勢。澳大利亞經濟學家克里斯·墨菲表示,澳大利亞今年整體通脹水平仍將保持在高位,預計第四季度將達到6%左右,並持續至明年。“由於生活的基本開銷持續上升,人們的‘消費慾’被持續壓制。”上述居澳華人向記者說道。 

通脹問題也成爲了聯盟黨被詬病的理由之一。競選期間,工黨曾抨擊莫里森政府並未成功地控制通脹走高,在民衆工資增速緩慢的同時,物價和生活成本卻持續上漲。對此,阿爾巴尼斯並未提出大規模稅改等激進的經濟政策,而是強調自己一旦上臺,將努力根據通脹率水平來提高工資。

對於阿爾巴尼斯處理經濟的方式,周方銀表示樂觀,“採取務實的態度處理經濟問題更好。當前很多國家都面臨因原材料上漲所帶來的通脹問題,但澳大利亞有一個有利條件,它是原材料、能源、礦石的出口國。在一定程度上,原材料上漲會給澳大利亞帶來好處,因此新任總理阿爾巴尼斯還有很大的經濟政策操作空間。”

新一任政府上臺,將着力處理更多民生挑戰。寧團輝表示,澳大利亞所有內閣成員全都是議會議員,新政府的內閣具有豐富的從政經驗。但後續還要留意新政府能否成爲多數黨政府,“這將對工黨的施政產生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