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柳寧馨  廣州報道

5月22日,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開幕。

廣東提出,做實做強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擴內需穩外需並舉塑造強大市場優勢,全面加強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的戰略優勢。

廣東地處改革開放前沿,如今在我國構建發展格局背景下,如何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加快形成以我爲主、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格局?5月23日,圍繞黨代表們熱議的“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統一大市場”等熱詞,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下稱:南方財經)專訪了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

他表示,廣東可抓住中央提出的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契機,促進商品要素互聯互通,讓小市場變大市場,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內生的成長動力。同時,通過進一步對內開放,廣東要在參與國內大循環中發揮主導性,主動把握整合國內其他地方的資源,這也將給廣東未來參與國際分工、獲取對外資源帶來優勢。

內暢外聯增強內生動力

南方財經:廣東正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如何進一步發揮好內外聯通作用?

白明:除了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廣東正在推進與港澳在規則機制層面的互聯互通。廣東可順應中央提出的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契機,促進商品要素的互聯互通,最主要是讓小市場變大市場,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暢通大循環,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內生的成長動力,也推動向全國其他地方更加開放。

產業方面,廣東正加快發展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羣,但是粵港澳大灣區整體層面的集羣效應還應該進一步提高,廣東需要從產業集羣方面加強與港澳的連接,充分利用港澳的國際市場、國際資源優勢。

規則銜接方面,粵港澳大灣區要有一個超前規劃,與國際規則對標,尤其要用好廣東三大自貿試驗區和兩個合作區的載體,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增強信息、金融等方面的規則對接。

南方財經:廣東擁有自貿試驗區、經濟特區、橫琴與前海兩個合作區等衆多政策疊加,如何用好這些機遇?

白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廣東和港澳的協同發展方向,但我認爲當下更重要的是理清這些特殊區域之間的關係。只聚焦於某一個“政策特區”的規劃,可能出現沒有完全用好用足政策資源的情況。廣東的優勢是開放區域多,有些地方政策資源疊加,需要進行進一步梳理,把“政策特區”列出來,區與區之間相互補充,發揮各自的強項。下一步,廣東要把資源優化整合,綜合評判,理清對於具體區域發展的政策限制和政策支持,然後把利好疊加帶來的“化學反應”“乘數效應”充分釋放出來,形成巨大撬動效應和強大虹吸效應,加快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推動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

加快推進集成式開放

南方財經:把大灣區作爲有機整體來打造中國經貿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平臺有哪些作用?如何更好打造這個平臺?

白明:未來高水平的全球化中,粵港澳大灣區將率先成爲高水平對外開放區域,因爲它在制度開放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不僅是開放某一個產業,而是集成開放產業鏈;不僅是開放某一個城市,而是產城融合多維度開放,廣東將享受高水平全球化帶來的開放紅利。

要打造這一對外開放戰略平臺,廣東最主要的是改善營商環境,推動“放管服”改革,給企業創造更好發展空間。廣東要用足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使開放範圍越來越大,也要用好鼓勵投資的正面清單,使開放質量越來越高。

南方財經:爲何在當下提出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廣東應如何加強國內市場開拓?

白明: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紐帶。中國市場必然是全球市場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國際市場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不是相互割裂的,是相互打通的,那麼中國市場內部自然也是相互打通的。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對外開放,而且也要對內開放。通過進一步對內開放參與國內大循環,廣東要由一般性的參與變成主導性的參與,主動把握國內其他地方的資源,互利共贏。這樣,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參與國際分工時將更有自信,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對外開放資源。

突出比較優勢協同發展

南方財經:廣東如何加強同京津冀協同、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海南自由貿易港等重大國家戰略對接聯動?

白明:廣東與其他重大國家戰略發展區域的協同和聯動,需要找準自己的比較優勢,集中於這個優勢下功夫,對於有些廣東並不佔優勢的產業要有“斷舍離”的心態,不能什麼都要,要突出關鍵優勢。

例如,廣東沿着新能源汽車配套發展氫能電池產業,由一個產業影響到產業鏈,再順着產業鏈方向拓展,帶動經濟、民生等領域提升,形成一個產業生態。

南方財經:廣東正全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廣東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未來應朝着什麼方向轉變?

白明:廣東要麼作爲全球的產業鏈的上游,要麼作爲產業鏈中下游,目前這兩種情況都存在,也都面臨一些挑戰。

在產業鏈中下游環節,一些來廣東投資的外商轉移到東南亞,不排除一些產業轉移項目符合國際產業轉移的規律,但廣東仍應積極留住關鍵產業鏈環節,帶動廣東產業鏈轉型升級,通過“走出去”戰略延伸產業鏈,也可以將部分產業鏈環節往中西部、東北地區轉移。在產業鏈上游環節,廣東應該做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工作,重視技術研發的價值,增強企業的科技創新競爭力。同時,廣東在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已經實現了“搶跑”,接下來要更注重市場佈局,保持先發優勢,積極拓展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