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充質幹細胞特殊的生物學性質,使其對免疫排斥反應具有很強的免疫抑制的潛力,近年來在器官移植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日前,發表在《Stem Cells International》雜誌上的研究再次證明,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腎移植患者排斥反應的安全性[1]


國內王福生院士團隊在《幹細胞轉化醫學》發表文章也初步證實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肝移植後急性免疫排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表明輸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肝移植後急性移植排斥反應是可行的,並且可能介導治療性免疫抑制效應。

間充質幹細胞作爲一種具自我複製、多向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調節作用於一體的多能幹細胞,已成熟運用於器官移植術後免疫排斥的治療。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間充質幹細胞有潛力解決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問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間充質幹細胞在器官移植領域的臨牀應用研究進展,並通過新進發表的科學研究成果,總結間充質幹細胞推動這一臨牀領域發展的三大科學依據。


證據一: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免疫排斥具有安全性


2021年發表在《Stem Cells International》雜誌上的研究證明,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腎移植患者排斥反應(AMR)的安全性[1]


這項臨牀試驗納入了經一線治療(利妥昔單抗聯合免疫球蛋白)2個月後仍未得到改善的腎移植患者,在爲期4周的試驗期間,患者每週接受1×106個細胞/Kg的間充質幹細胞靜脈注射治療,同時,分別在1周、1個月、3個月和6個月對患者進行檢查。

圖1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方案 (圖片源於參考文獻[1])


結果顯示,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和觀察的整個階段,除了個別患者表現爲輕度腹瀉和血壓升高外,沒有出現其他任何不良反應,這個再次證明了間充質幹細胞在治療腎移植術後AMR表現出的良好安全性


證據二:間充質幹細胞維持受體與移植物之間的長期穩定性


一項獲得意大利貝加莫“Ospedali Riuniti/Azienda Ospedaliera Papa Giovanni XXIII”機構審查委員會審查的臨牀試驗納入了進行腎移植手術的患者,一部分患者接受1-2×10^6個細胞/Kg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另一部分患者接受利昔單抗聯合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治療作爲對照組。治療後每6個月,對上述患者進行腎移植功能檢測,隨訪時間長達5~7年[4]

圖2 隨訪期間CD8+細胞變化(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圖3 識別自然殺傷細胞亞羣和自然殺傷T細胞的控制策略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上述結果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長期調節記憶CD8+T細胞的增殖和供體特異性CD8+T細胞的溶細胞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免疫抑制藥物尚不具備這種功能;另外,間充質幹細胞還能誘導受體的外周免疫調節過程,並且該免疫調節還可以進行自我維持,這對長期維持受體與移植物之間的穩定性來說非常有利。


證據三:間充質幹細胞有助於免疫抑制劑的成功停用


雖然這項研究的目的不是評估患者的耐受性,但是結果意外發現,間充質幹細胞還能誘導受體對移植物的耐受性,以至於當受體停用免疫抑制劑後,也不再出現AMR。目前,大多數腎移植患者在逐步減少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後都會誘發AMR,而該項研究的發現也爲器官移植患者成功停用免疫抑制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可見,間充質幹細胞不僅具備強大的免疫抑制能力,維持器官移植受體與移植物之間的穩定性,同時還具有很少的不良反應。


目前間充質幹細胞已廣泛用於腎臟、肝臟、胰臟等器官移植的臨牀試驗中。我們始終相信,通過科研人員的不斷探索和國家的大力支持,間充質幹細胞會在器官移植舞臺上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科普器官移植面臨世界難題:免疫排斥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療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最有效方法,每年我國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需進行器官移植手術的患者約30萬人,並以腎移植、肝移植、心臟移植和肺移植爲主[2]。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2019年的新聞發佈會可知,我國從2015-2018年每年完成的器官捐獻手術不斷呈大幅度增長,其中2018年完成了6302例,據世界第二位[3]


然而影響移植器官正常功能、患者長期生存期、甚至移植手術成功與否的主要問題便是器官移植術後的排斥反應(antibody-mediated,AMR),這也是目前醫學界共同面臨的難題。


雖然,目前聯合應用多種免疫製劑可以降低移植術後的AMR,但是仍存在2大問題:①使用免疫抑制劑不可避免地會抑制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導致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誘發感染、惡性腫瘤等多種併發症;②且迄今爲止,尚沒有免疫抑制劑能夠完全有效的抑制AMR,移植器官難以長期存活。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的臨牀研究發展,爲器官移植患者更好的康復提供了全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Tae Hyun Ban, Sua Lee, Hyung Duk Kim, et al.Clinical Trial of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for Chronic Activ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i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Unresponsive to Rituximab and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J].Stem Cells Int. 202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92211/

[2] 2022-2028年中國器官移植行業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3]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11月26日例行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http://www.nhc.gov.cn/xcs/s7847/201911/b828da9ce7ae490595d9d46905497772.shtml.

[4] Norberto Perico,Federica Casiraghi,Marta Todeschini,et al.Long-Term Clinicaland Immunological Profile of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Given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Immunotherapy[J]. Front Immunol. 2018.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014158/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