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風雲錄#

黑土地,誰主沉浮(九)

作者:愛軍

陳誠兵敗東北,衛立煌繼任後不到一個月,蔣軍丟掉了5個整師。但衛立煌知道,東北解放軍的目的和戰術就是圍城打援,不能再上這個“圈套”。無論大城市周邊哪個城市再受到攻擊,死守和救援都是死路,而且賣一個搭一個,損失更大。所以,堅守待援遼陽、法庫、鞍山的三個師都被喫掉了,蔣氏讓他派兵救援,他一概置之不理。只有棄城逃跑的72師帶回一些部隊,蔣氏要求他槍斃擅離職守的師長,衛立煌也沒有執行,因爲這個師至少保存了部分實力,符合他收縮兵力,固守大據點的思路。

在“固點”這個戰術思想的指導下,衛立煌又將吉林守軍祕密撤到長春,把71軍調到瀋陽附近的新民。

東北解放軍於3月9日進至吉林。與此同時,林彪集中4個縱隊,以4比1的兵力再次向四平發起攻擊,此時的四平,88師已殘缺不全,剩餘保安部隊更難堪大任,解放軍強大的攻擊部隊,只用幾個小時就攻佔了四平。衛立煌依舊沒有救援,守軍僅抵抗一陣後即舉手投降。

這個中長線上的樞紐,曾經打得昏天黑地,而幾度夕陽紅的四平一旦回到解放軍的手裏,也意味着與瀋陽相距四五百里的長春,已經孤懸在我軍的後方。但林彪籌劃的冬季攻勢到此終於結束了,雙方又開始了休整。

後邊這段時間很長,各個戰場都打得轟轟烈烈,全國的形勢在發生急劇變化。在此期間,粟裕指揮華野打了豫東戰役,殲敵9萬多人,儘管自身傷亡很大,但在長期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艱難地實現由守轉攻;劉鄧大軍在傷亡近半的形勢下,轉出大別山,並利用豫東戰役時機攻克固若金湯的襄陽;徐向前在山西以6萬兵力發起晉中戰役,殲滅閻錫山10萬大軍,再一次創造了以少勝多的範例。

而東北的戰爭車輪此時卻停止了轉動,雙方都在猶豫、爭論,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將帥爭論,一直到九月大決戰開始,雙方的戰略都反覆了半年之久。

蔣軍方面,蔣氏儘管一直自負,打到這個時候,對東北的戰局也有了基本清醒的認識了,他兩年半前的雄心已蕩然無存,他不再奢望在東北能戰勝解放軍,但他在東北押寶太多,不甘心輕易拱手相讓。於是,他一心想打通沈錦線,將瀋陽主力撤到錦州,因爲這裏更靠近華北,一旦出現危機,可與華北部隊相互支援,進可重奪華北,退可撤到關內,甚至華東,不讓解放軍堵在東北全部喫掉。從決策者的位置來看,這個思路沒有錯。

然而,衛立煌卻不這樣想。他要堅守瀋陽,保全東北。其實,這個戰略並非比蔣氏更加進取,反而是更加謹慎。因爲此時的東北,除了長春、瀋陽、錦州三城及就近區域外,已全部成了解放軍的地盤,我軍本來就擅長圍城打援,大量的部隊就在沈錦線兩側,400多里的路途上無堅可守,難保在路上不被消滅。另外,從瀋陽撤退,也就意味着放棄長春守軍,丟失整個東北,這個責任太大,他背不起。

衛立煌(中)

我軍方面,冬季戰役結束後,除了三大據點外,東北的中小城市已全部解放,主力已無仗可打。蔣氏看到的這一步,主席自然瞭然於胸。早在冬季戰役結束前的2月7日,主席就致電林羅劉:“要預見敵人撤出東北的可能性。對我軍戰略利益來說,是以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爲有利。”具體想法,就是先打下錦州,切斷東北與華北之敵的聯繫,關門打狗,將東北之敵就地殲滅。

林總則認爲,錦州城防堅固,又有15萬重兵把守,如果像夏季打四平一樣久攻不下,敵援兵上來將陷於危險境地。因此,他不願意冒這個險,他認爲長春之敵最弱,援軍又遠,先弱後強更有把握。爭論的過程在各種資料及影視作品中常見,本文不再重複,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兩軍將帥在同一問題上的爭議。

應該說,雙方陣營的最高決策者,想法都是戰略層面的,屬於立足全國,放眼未來的思維。正確與否已爲後來的歷史所證明,毋庸置疑。

衛立煌的想法,也不能說沒有戰略意識,他向蔣氏解釋的理由,是先保住現有實力,待有機會再重新打通三大據點的聯絡,那時再全軍撤出甚至與解放軍再決高下。但他所謂的機會,怎麼聽都覺得牽強,軍事力量壯大了就有機會,途徑呢?無非是兩方面:一是再調兵,蔣氏都已無能爲力,不可能有盼頭。二是再就地招募,按現有地盤和人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解放軍增加得快。

說白了,就是寧可等死,也不找死。但以40多萬之衆,如果早下決斷,從沈錦兩地南北對進,滾動到錦州並非沒有可能,之前林彪也從來不敢去喫這麼大的出城部隊。儘管從後來實戰的結果看,廖耀湘帶10萬大兵確實沒有衝過去,但這不是南北對進,瀋陽的部隊也未傾巢而出。所以,衛立煌的“戰略”怎麼看都有些匪夷所思,於是,敵我雙方很多人都猜測他是不是有意在幫我們的忙,甚至暗中投降了。

切換到這個角度去看,當然有道理,因爲許多講不通的怪事,一下子都順理成章了。

衛立煌雖然是蔣軍的“五虎上將”,從北伐到抗戰都屢立戰功,西安事變中他和蔣氏一起被扣,被釋放後,他對我軍就明顯有好感,擁護抗日。抗戰時期,他擔任第二戰區總指揮,給八路軍調撥、支援了不少武器彈藥、食品、服裝等軍需物資。以至中統、軍統都他,蔣軍上層包括蔣氏都指責他偏袒八路軍。他與朱總司令私交甚厚,還受邀到延安考察,是蔣軍到訪我根據地的最高級別將領。

【朱德與衛立煌】

到東北後,他不僅軍事思想與蔣氏一直相悖,行動上也毫無作爲,因爲主張固點堅守,所以自始至終未對解放軍主動發起一次攻擊。最後廖兵團南下救錦州,是蔣氏親自下的令,履職期間,對我軍未造成主動傷害。戰後,他的祕書曾經披露,他回國去東北前,在巴黎曾與我方的一位人士接觸,表示希望加入我方陣營,但與我方高層“搭不上話”。

當然,蔣氏對他一直放心不下,只是苦於一將難求。遼瀋戰敗後,蔣氏將他撤職查辦,帶回南京軟禁。好在沒多久,蔣氏下野了,衛立煌趁機逃到港島。再過半年多,新中國成立,他第一時間給毛朱首長髮了電報,1955年,在北京方面的周密協助下,他終於從港島回到了新中國。

從這些經歷看,無論敵方我方,誰對當時衛立煌的所作所爲不理解甚至懷疑,都是正常的,只是沒有證據證明他是否真的祕密加入了我方陣營。1955年回國後,他也沒有和任何人公開說過內幕,至少沒有資料披露過此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使他不是我軍的臥底,也沒有想組織“東北剿總”起義,毋庸置疑的是,他看好了我方將得天下這個未來,因此,在行動上主動給自己留好了後路,堪稱智者。

林總與主席的爭論衆所周知,一大原因也是站位不同所致。他是我軍公認的常勝將軍,其常勝離不開他的謹慎。沒有八九成的勝率,他通常不會下決心打,而後來他得知粟裕敢打六成勝的仗,也着實欽佩,“一生唯謹慎”已經刻在骨子裏,“諸葛”如果膽子再大一點,恐怕不至於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他後來沒有帶兵入朝,其中一個因素也是謹慎。他希望打勝仗,而不肯打冒險的仗。戰場上的險,多大才能冒?這難有統一的標準,但以東北當時的形勢,不僅粟裕,換上其他任何主將,應該都不會退縮。看一下數據,再評價筆者的推測:

1948年3月,東北解放軍冬季攻勢結束後,蔣軍被分割包圍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大塊,總兵力爲4個兵團,44個師,加上地方雜牌武裝共55萬人。而東北解放軍已發展到12個縱隊,17個獨立師,共53個師,70萬正規部隊,加上地方部隊,總兵力已達到105萬人。雙方兵力無論正規軍還是總兵力,解放軍不僅反超,而且都已接近2倍於的數量。

這於全國其他戰場上,都是可望不可及的。淮海大戰開打時,敵我兵力對比是80萬對60萬,4:3的比例,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已經相當知足了。

所以,林總的謹慎,引起主席的不滿甚至發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總體看,在東北戰局的最後關頭,雙方雖然都發生了將帥之爭,但結果大不一樣。儘管雙方決策者誰都沒有強令戰場主將無條件執行,但方法決定了出路。

蔣對衛,先是遷就,然後是越級干預,給上下級製造矛盾,以致官兵上下莫衷一是,最終分崩離析。

毛對林,先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引導,林轉不過彎,不強迫,放手先讓他自己決定,然後在實踐中醒悟,一旦意見達成一致,則堅決執行。

這個差距,就是勝負的差距。

4月22日,主席同意了林總的計劃。5月中旬,林彪用兩個縱隊試打長春,結果發現守敵比原來估計的要強大,於是,改強攻爲“長久圍困”。經東北局會議討論,決定以一部分兵力圍困長春,主力南下作戰。

然而,儘管林總在5月中旬即同意南下,但大家知道,遼瀋大戰的發起時間是9月中旬,又推遲了4個月,說是雨季等原因,還是太牽強了。

可見,遼瀋決戰的發起時間至少推遲了4個月以上,不休整,則有半年的時間,而雙方都共同休整了。所以,許多人才會有一個假設:如果這半年時間,雙方都毫不猶豫地打,會怎麼樣?

其時,雙方都毫不猶豫,也總能分出快慢,而且時機的把握和臨機處置等諸多因素,都將影響最終結果。誰把握好了,都將改變歷史進程。

如果衛立煌立即執行蔣氏的計劃,將東北的部隊撤出來的可能性很大,除去長春10萬人,撤出40萬,最少20萬進入華北,全國的解放戰爭要延長多少時間很難精確預計,但必定會延長。

如果林總按主席的指示,在二、三月份就徹底截斷北寧線,形成“關門打狗”,東北決戰很可能提前,再如果提前獲勝、提前入關,全國的解放戰爭進程還會加快。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