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 劉黎霞 劉雪 廣州報道

工業大省必須有高水平工業人才,也必須要有高水平工科大學。作爲廣東省屬理工科大學“長子”,廣東工業大學(下稱:廣工)僅用十餘年時間就從一家教學型高校躍升爲教學研究型高水平大學。

尤其在回答“建設什麼樣的廣工,爲廣東提供什麼樣的支撐”重大命題時,廣工提出實施“1+2+3”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獲得廣東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該工程首期投入1.45億元,將重點建設29個校級科研團隊。

未來五年,廣東要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在全力支撐廣東創新驅動發展、培養高水平工科人才方面,廣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期間,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下稱:南方財經)專訪了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廣工黨委書記胡欽太。

“國家需要、廣東需求,就是廣工的行動指南。”胡欽太表示,近年來廣工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問題,加強了對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通過搭建政校企“三位一體”大平臺形成了共建共享聯合體,力圖爲廣東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與人才保障。

爲產業提供科技支撐與人才保障

南方財經:如何理解當前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工有何實踐?

胡欽太: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國家需要、廣東需求,就是廣工的行動指南。

2021年,廣工主動對接國家和廣東省重大戰略需求,緊緊圍繞廣東省“雙十”戰略性產業集羣,舉全校之力高質量推進“1+2+3”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打造高層次人才高地、科技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使創新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爲廣東創新驅動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具體而言,“1”是建設1個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2”是建設高端電子製造學科羣和綠色材料化工學科羣;“3”是建設智慧醫療創新技術中心、國際先進設計中心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

南方財經:廣東正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廣東路徑”,廣工在聯合攻關關鍵技術上有哪些探索?

胡欽太:近年來,我們學校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問題,加強了對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集成電路作爲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2021年,我們學校成立了集成電路學院,將圍繞國家所需、廣東所急,匯聚人才、組建強有力的教師隊伍,很快拿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博士點;同時,搭建政府、高校、企業“三位一體”的大平臺,打破傳統實驗室的運作機制,三方形成共建共享的聯合體,合力攻克契合國家戰略需求的核心技術,培養集成電路領域的科技英才,爲廣東集成電路產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與人才保障。

同時,我校在2018年成立了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生態環境與資源學院。在楊志峯院士的帶領下,研究院/學院用了三年半時間就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建設成果。

南方財經:廣工目前與政府以及工業界聯合共建的“造血式”重大協同創新平臺進展如何?

胡欽太:我們學校積極協同政府、高校、產業、企業聯盟等單位,集聚創新優勢資源,在廣東省8個地級市聯合建立了11個協同創新平臺,平臺擁有院士工作站、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衆創空間等平臺20餘個。

其中,佛山研究院以“半導體與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雙輪驅動,已成爲珠江西岸最具代表的協同創新平臺;東莞創新院立足“科技+設計”,支撐地方泛家居、智能終端、人工智能、健康養老等產業發展;惠州研究院、河源研究院瞄準“新基建”,打造5G+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平臺;汕頭研究院、東源研究院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爲政府及企事業單位提供一系列的科技服務。

接下來,我們學校將着力優化平臺佈局,爭取在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城市和粵北地區取得更大突破,同時積極對外拓展,在廣州番禺區、白雲區、黃埔區以及深圳、珠海、陽江、江門、清遠、韶關等地謀劃佈局新平臺。

打造“跨界跨境多維協同”廣工模式

南方財經:廣工的發展與產業融合緊密、特色鮮明,未來如何繼續打造新工科教育“廣工模式”?

胡欽太:5月18日,廣東工業大學-華爲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項目對標交流會暨2021“智能基座”項目獎教金及獎學金頒獎儀式舉行。作爲教育部—華爲“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項目首批72所簽約高校之一,廣工與華爲的合作是新工科教育的一個縮影。

爲了對接快速發展的廣東產業技術創新需求,我們學校自2012年以來面向機器人、集成電路、軟件和新能源汽車等前沿技術,積極開拓校內外資源,聯合行業龍頭企業,構建了跨界跨境多維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有五種:以教育部華爲智能基座爲代表的面向鯤鵬/昇騰計算與人工智能生態建設的產教融合模式;以粵港澳機器人聯合學院爲代表的歐林工學院模式;以南航廣州飛機維修公司爲代表的面向高精尖企業培養模式;以廣工騰班、廣汽埃安班爲代表的面向專精特新企業模式;以印製電路板行業協會爲代表的面向行業協會的培養模式。

廣工通過這些多樣性、個性化的因材施教,打破了千人一面的流水線人才培養模式,爲那些入學基礎好、學習上有更高夢想追求的同學,創造了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和成才條件,成爲未來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

新工科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厚基礎、強能力、寬視野、多樣性、敢擔當”,很受市場歡迎。如集成電路設計和電子設計自動化專業班的本科生就業平均月薪超過1.1萬元、研究生就業平均月薪超過2萬元。

南方財經:能否介紹一下廣工圍繞廣東重點產業佈局學科、培養人才的例子?

胡欽太:2021年9月,廣工揭陽校區落成啓用,迎來了1000餘名新生。校區建設被譽爲“在全省新建高校、校區中推進最順利,成效最顯著、模式最典型”。對於揭陽校區,廣工堅持“兩化三新”的辦學路徑。即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一體化”培養,“一體化”推進廣工“1+2+3”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努力將揭陽校區建設成爲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新基地、高層次人才匯聚的新高地和粵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人才培養方面,揭陽校區的教學採取小班制、班導師制,實現精準化培養、精細化管理,我們的目標是培養有家國情懷、有國際視野、有堅實基礎、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時代新人,瞄準了粵東地區先進材料、綠色石化、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等產業集羣,2021年開設國家一流專業4個,省一流專業2個;今年再新增3個專業,其中國家一流專業1個。目前,該校區國家一流專業達75%。

在科研平臺方面,學校加快構建“1+2+N”高水平科研平臺體系,即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揭陽分中心,建設“綠色化工與先進材料研究院”“AI智能研究院”2個研究院,推進與巨輪股份、中石油廣東石化公司、國家電投前詹風電公司等粵東地區龍頭企業共建N個產學研創新平臺。

南方財經:在“衝一流”方面,廣工有怎樣的安排和進展?

胡欽太:2020年底,廣工第五次黨代會確立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到2025年,努力建成“特色鮮明、國內前列、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創新型大學;到2035年,努力建成“特色鮮明、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創新型大學;到本世紀中葉,努力建成“特色鮮明、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創新型大學,這是我們的理想藍圖。

“十四五”期間,我們學校將通過紮實推進高端電子製造和綠色材料化工,努力實現第一步,力爭1-2個學科進入“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行列,爲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真正實現“廣東需要廣工,廣工離不開廣東”。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劉黎霞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