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全球各大央行,尤其是歐洲央行感到焦慮的,不僅是對上世紀70年代式通脹的擔憂,還有多年前爲了讓工人們滿意而制定的且有可能將被迫再度實施的一系列漲薪措施。國際清算銀行近期指出,將工資增長與消費價格上漲掛鉤的“生活成本機制”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捲土重來,並警告稱,這可能導致工資-物價螺旋上升。

智通財經瞭解到,所謂的“指數化”制度雖然在比利時和塞浦路斯等國仍然盛行,但隨着通脹趨緩,它已不再廣受歡迎。這裏的“指數化”指的是工資與物價掛鉤的指數化制度,即按照價格指數自動調節員工收入的一種工資制度。但在全球利率已經大幅上調的情況下,該措施有可能延長並擴大價格上行趨勢,這令政策制定者十分頭痛。

“指數化”呼聲漸旺

歐洲央行管理下的一員工工會要求薪資增長與歐元區的通脹率保持一致,這一要求凸顯人們對購買力下降的不滿。歐元區目前的通脹率達到創紀錄的7.4%,是官方目標的三倍多。

毫無疑問,歐央行行長拉加德拒絕了這一提議,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央行並不是唯一一家被勞動力市場如此要求的央行。在2022年前兩個月,西班牙近三分之一的登記勞動協議包含指數化條款。在美國,家樂樂(K.US)員工去年年底結束了一場薪酬糾紛,在此之前他們獲得了指數化方式提高薪資的機會。

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Ricardo Reis看來,與通脹掛鉤的薪酬制度重新燃起市場的熱情,表明人們對政策制定者控制價格能力的信心在減弱。他表示:“各大央行應該擔心的是,人們對它們通脹目標的信任程度如此之低,以至於他們選擇用指數化方式來防範通脹。”

歐元區工資增長跟不上通脹步伐

在美國也有少數類似案例,比如拖拉機制造商迪爾公司(DE.US)的工會成員達成了與家樂樂工人類似的協議,但歐洲勞工組織的權力更大,意味着人們可能更加支持與通脹掛鉤的加薪要求。

西班牙央行的數據顯示,此類掛鉤安排的比例從不到五分之一大幅上升至五分之一。歐洲央行發現,直到最近,西班牙在降低歐元區私營部門通脹調整機制中的比例發揮了關鍵作用,從2008年的近四分之一降至2021年的16%。西班牙副總統德金多斯表示,正在監測此類措施的第二輪效應。

政策制定者顯然在考慮這個問題,據媒體報道,歐洲央行官員曾在10月的會議上討論工資指數化如何在上世紀70年代引發滯脹和通脹。

“指數化”有可能造成惡性循環

即使沒有徹底完成指數化,其他應對通脹飆升的措施也會使得局面更加複雜化。德國鋼鐵製造商工會希望加薪8.2%,德國和法國要麼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要麼繼續面臨指數化的呼聲。

歐洲央行經濟學家、IPSO員工工會副主席Carlos Bowles表示:“沒有指數化意味着,在受到價格衝擊時,工人總是首當其衝。”拉加德拒絕的正是Bowles的提議。Bowles表示,在過去,指數化有助於恢復社會穩定和諧,而如今工會的議價能力往往不足以彌補通脹造成的損失。

目前,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工資-價格螺旋上升正在出現。但國際清算銀行警告稱,通脹仍可能爲這種現象變得根深蒂固創造條件,並指出工人們正呼籲彌補失去的購買力。

斯洛文尼亞央行副行長Tina Zumer一直密切關注着歐元區工資的增長情況,她認爲,在某些情況下,工資保持增長是適當的,也是經濟健康的跡象。她表示:“這種情況下(工資指數化)的風險是,在經濟增長放緩之際,風險可能隨之上升。這將迫使企業將更高的勞動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而加劇通脹問題,造成惡性循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