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控人協議轉股私募1.57億接盤?Q1業績“變臉”博士眼鏡前景如何? | 公司匯

受部分門店暫停營業影響,2022年第一季度博士眼鏡業績變臉,淨利潤同比降幅近七成,僅實現679.41萬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子西

實控人擬轉讓公司股份5%,私募1.57億元接盤,這番操作有何“深意”?

日前,博士眼鏡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士眼鏡,300622.SZ)公告稱,實控人之一ALEXANDER LIU與飛象(杭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飛象資產)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前者擬將持有的862.09萬股流通股轉讓給後者管理的私募基金,轉讓總價款1.5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私募基金成立時間較短,投資方向、投資理念尚不明朗,截至2022年3月末,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未有基金身影。而今年3月初,博士眼鏡曾披露,部分董事、高管計劃減持合計104.34萬股,減持時間至今年9月27日。

另據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業績增速不穩。2021年因淨增直營店數較多,且優化產品品類結構等原因,該公司業績表現較好,收入及淨利潤同比增速均爲上市以來最佳。但受疫情部分門店暫停營業影響,2022年第一季度該公司業績變臉,淨利潤同比降幅近七成,僅實現679.41萬元。

此外,博士眼鏡直營店集中在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面對其他全國性連鎖品牌、區域性龍頭品牌競爭,如何搶佔市佔率仍是擺在公司面前的問題。

針對線下門店恢復等情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投資時報》研究員表示,疫情防控常態化,部分地區不時反彈,可能會對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公司將積極調整經營策略,降低運營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同時制定、執行有效防控機制和措施,保障員工安全,降低疫情不利影響。

截至5月23日,博士眼鏡股價收盤於23.35元/股,較上述協議轉讓價18.22元/股溢價超兩成。

博士眼鏡近半年股價走勢(元)

浙江私募接盤

根據公告,博士眼鏡實控人之一ALEXANDER LIU擬將所持流通股862.09萬股(佔總股本5.0%)以18.22元/股,轉讓給飛象資產管理的飛象尊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飛象尊享),轉讓總價款1.57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ALEXANDER LIU與另一實控人LOUISA FAN爲夫妻,並是劉開躍的兄長,三人爲一致行動人。若本次股份轉讓完成,ALEXANDER LIU持股將由4411.26萬股,降爲3549.17萬股,持股比例由25.58%降至20.58%。LOUISA FAN、劉開躍持股仍爲3842.09萬股(佔總股本22.28%)、108.02萬股(佔總股本0.63%)。

由於此前飛象資產管理的飛象優選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飛象優選)持有博士眼鏡64萬股,那麼,若權益變動,飛象優選、飛象尊享將合計持有926.09萬股,持股比例達5.37%。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3月末,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除了排名第三的建水縣江南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江南道)外,其餘均爲自然人,尚未有基金身影。江南道是博士眼鏡員工持股平臺,持有流通股份3.45%。

根據公告,飛象尊享成立於2022年3月28日,備案時間爲4月2日,對於該私募基金的投資方向以及此次受讓股份是否秉持長期投資理念等情況,博士眼鏡相關負責人向《投資時報》研究員表示,飛象尊享基於對公司及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及投資價值認可,受讓股份。本次權益變動後,上述兩基金將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等相關增減持規定。

另需提及的是,今年3月初,博士眼鏡曾披露,董事、高管劉開躍、楊秋、劉之明等6人因資金需求,計劃減持合計不超104.34萬股,減持時間至今年9月27日。

Q1業績“變臉”

作爲目前國內唯一眼鏡零售行業的上市公司,博士眼鏡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方式銷售光學眼鏡及驗配服務、成鏡系列產品、隱形眼鏡系列產品及眼健康周邊產品,爲消費者提供從引導挑選、驗光配鏡到佩戴調試等一站式服務。

從數據來看,該公司近幾年業績增速不穩,營業收入由2017年的4.71億元增至2020年的6.56億元,同比增速13.31%、20.10%、15.72%和0.20%;淨利潤則由0.52億元增至0.68億元,同比增速爲38.14%、12.67%、6.40%和8.51%。

博士眼鏡的營收主要來源於直營門店,對加盟門店的批發收入佔比極小;近兩年線上銷售收入佔比也基本爲一成,且集中在天貓平臺,京東、微商城貢獻營收不過百萬元、幾十萬元。

2021年,該公司新開門店114家,其中直營門店110家、加盟店4家;關店43家,其中直營店關店35家、加盟店8家。也就是說,該年公司淨增直營店75家,淨增數大超上年的14家。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有門店481家,其中,直營店、加盟店各464家、17家。

因淨增直營店較多、優化產品品類結構和渠道、中高端消費客羣佔比上升等因素,2021年,博士眼鏡營收、淨利潤均錄得“中雙位數”增長,爲8.87億元、0.95億元,業績表現爲上市以來最佳。

不過,作爲全國連鎖眼鏡零售企業,博士眼鏡直營店主要集中在華南、華東和西南,且公司收入排名前10門店也多在深圳。行業來看,眼鏡零售業本身集中度較低,業內還有寶島眼鏡、木九十、LOHO等全國性連鎖品牌以及區域性連鎖品牌,競爭較爲激烈。

此外,該公司毛利率逐步走低。2020年、2021年,零售行業線下毛利率爲73.99%、69.19%。綜合毛利率則由2017年的76.47%,降至2021年的64.93%,幾年下來減少近12個百分點。若公司“控費”能力下降,淨利率勢必受到影響。

事實上,2022年第一季度,該公司業績已經變臉,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8%至2.21億元,但淨利潤同比降幅近七成至679.41萬元,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公司盈利能力最弱季度。

在財報中,該公司將利潤下滑歸於廣東、江西等門店較集中區域受疫情影響,2—3月大量線下門店暫停營業3—15天,有暫停營業記錄的門店280家,佔整體門店數量近60%,部分未暫停營業的門店也因疫情客流量下降。公司雖採取措施,包括引導客戶線上下單、直播帶貨等,但仍需支付薪酬和租金等,導致平均單店收入和利潤下降。

博士眼鏡近年來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同比增速

智能眼鏡能否成爲增量?

此外,光學技術的突破、“元宇宙”概念爆發等,讓消費級AR眼鏡回暖,一些原本面向企業市場的AR眼鏡廠商紛紛推出消費級AR眼鏡,不少初創企業也在此領域展露頭角。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早在2019年,博士眼鏡與華爲合作,在部分線下門店銷售華爲智能眼鏡。2021年,該公司又爲配合華爲三代智能眼鏡首發,在華爲商城提供線上配鏡服務;且爲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的AR 眼鏡“ROKID AIR”在部分門店、微商城提供展示、銷售支持等。但年報中,該公司並未明確顯示智能眼鏡銷售情況。

有業內人士認爲,2022年國內消費級AR眼鏡將迎規模化增長;但也有分析稱,今年消費級AR眼鏡新品不斷,但能否成爲新一代互聯網關鍵設備,還待觀察。對此,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公司一直都有關注VR/AR領域發展動態,未來如有達到披露標準的相關佈局事項,會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及時信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