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管丟丟

日前,元璟資本宣佈,理想汽車前CTO王凱加盟元璟團隊,擔任投資合夥人。

王凱此前擔任理想汽車CTO,全面負責智能汽車先進技術的研發工作,包括電子電氣、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算力平臺開發等。

在加入理想汽車前,王凱在偉世通公司工作,擔任偉世通全球首席架構師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總監。2002年到2012年,王凱在諾基亞、Detection Technology、大唐微電子、方舟科技等全球多家頂尖技術公司專注於專用集成電路移動通信、連通性和應用設計的核心研發。元璟資本看中的正是王凱在智能駕駛、汽車電子、芯片技術等領域的產業經驗。

此前,界面創投報道過有關VC內部晉升的文章,內部升上去的依舊是少數。近年,VC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偏好的人才類型也隨之變化。

VC一直愛精英,清北復交,麻省理工、斯坦福、哥大隨處可見,投行、會計事務所、國際諮詢公司背景也都是VC喜歡的類型。

2003年,國際主流VC開始大舉進軍中國,在中國設立辦公室,有留學背景的中國年輕人是他們的首選,沈南鵬、鄧鋒是美元VC喜歡的類型。

沈南鵬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學士學位後,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學習,後報考了耶魯大學的商學院,獲得耶魯大學碩士學位 ,同年進入花旗銀行工作 。

鄧鋒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計算機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在沃頓商學院攻讀MBA。在讀書期間,鄧鋒進入英特爾公司做工程師。

這時期的投資人像前線偵查員和情報員,將不錯的項目彙總到美國。看項目,主要看美國是否有現成的模式,如果美國有,在中國也是可行的。看項目、投項目,不懂也沒關係,利用信息差便可——沒有投資邏輯可言,都是廣撒網式的,什麼都看,什麼都投,投的好全憑運氣。

通過官方網站留的聯繫方式,打個Cold Call(第一次主動給從未謀面的人打電話)便能輕而易舉找到公司的創始人。就連沈南鵬也在用這種方式,他通過Cold Call,找到了唯品會

過去,投資沒有明確的界定範圍,一年投幾個也不做強制,很佛系。投資人有足夠的時間窗口學習掌握行業知識,投資人可以兩年不投項目,或者一年只投一個,花大量的時間研究行業再伺機出手,如果放到現在,恐投資人難逃被所在機構淘汰的命運。

經歷十幾年的發展,VC的節奏越來越快,信息差普遍拉平,大量的投資人都能掌握相同的信息,接觸相同的項目,風口一年一變甚至一年多變,留給投資人學習的時間也越來越短。認知變得極爲重要。尤其是硬科技、醫療等更爲專業的投資方向,VC喜歡引入更成熟的產業人才。

偶然地、零星的投到好的項目不能滿足一家VC的需要,GP需要系統地把握機會,越瞄越準。

以源碼資本爲例,自2014年成立,一共有八位合夥人,其中五位合夥人都是外部引進,他們中大部分都不是傳統的投資人背景,而是某個領域的資深專家。

紅杉、高瓴、高榕的情況也類似。高榕引入沃爾瑪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卜蜂蓮花執行董事陳耀昌做合夥人,加大了在生鮮賽道上的佈局。

高瓴引入前美團COO幹嘉偉做合夥人。幹嘉偉出身阿里中供鐵軍,又在美團帶團隊做過運營總,地推能力有目共睹。

2018年,曾任百貨連鎖金鷹商貿的CEO蘇凱,加入紅杉擔任合夥人,並在加入後積極推動投資泡泡瑪特

去年,《Vogue》中國版前主編張宇加入紅杉,擔任投資合夥人。2021年,紅杉中國改變了之前在消費的投資策略,直接對一些時尚品牌進行收購,這在VC是非常罕見的方式。

不僅在引進合夥人上,招投資經理也越來越喜歡產業背景的人才。一位本土VC機構的投資人對界面創投表示,他的多位同事在某個細分領域工作數年,行業經驗豐富。他作爲純財務背景的投資人正借鑑同事的經驗,試圖深耕某個領域獲得更多行業認知,看項目把行業上下游都縷一遍。

這其實借鑑了天使投資人成功的經驗,天使投資人的往往是縱深產業+自己深度參與。

著名的天使投資人龔虹嘉最爲人稱道的是2001年時對海康威視的天使投資,245萬帶來超過2萬倍的回報。龔虹嘉自己就像孵化器,同時扮演天使投資人和引路人的角色,不僅物色經營團隊,也爲公司後續發展出謀劃策。

而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做投資,只投自己懂的。懂消費品,只投消費,守住自己熟悉的領域,把井挖深,找自己的人脈圈裏最適合的人投資。他投資了久久丫、九鑽網、七天連鎖酒店、愛康國賓、喜茶等。

最好的投資人應該瞭解行業,認知深刻,又擁有人脈資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