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朱麗娜 香港報道 隨着疫情逐漸穩定,香港商業地產投資市場正在悄然復甦。

根據戴德梁行5月24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受第五波疫情影響,香港商業地產市場第一季度大額成交(成交額超過1億港元)較同期減少,但疫情僅令投資者延遲了投資決策而並未打擊他們的入市信心,自第二季開始成交明顯增加。 

截至今年5月15日,香港商業地產投資市場共錄得43宗交易,總成交金額爲214億港元,平均每宗成交額爲4.98億港元。

戴德梁行董事、香港研究部主管陳健珩指出:“平均每宗成交金額在2017年曾接近700億港元,但近年來呈現持續向下的趨勢。這反映在疫情持續、經濟前景未明朗的環境下,投資者普遍審慎,傾向追逐小金額的物業。我們估計上半年成交宗數將錄得約50宗,成交金額有望達到280億港元。隨着疫情逐步緩和,預計下半年投資市場氣氛較上半年佳,全年總成交額將達到700億港元。” 

酒店物業價格大幅下挫

一直以來,寫字樓、商鋪等傳統物業在香港商業地產市場的成交最爲活躍,以成交金額計算,佔比一度接近90%。然而,投資者追逐的標的近年來已有所改變。今年上半年,香港商業地產投資市場中工業大廈、酒店和地盤(site)的佔比最大,佔整體成交金額超過70%。

陳健珩表示,其中工業大廈最受到投資者青睞,成交金額佔整體約32%,超越過去十年平均水平的 15%。

今年上半年,酒店物業亦受到投資者的追捧,成交金額佔整體約20%,較去年所佔比重激增 5 倍。戴德梁行執行董事、香港資本市場部主管高偉雄坦言:“過去12個月酒店成交火爆是我入行這麼多年未曾見到的。由於疫情,很多酒店面臨很大的經營壓力。因此酒店業主的報價普遍比2018年高峯時期折讓20%-30%。”

據瞭解,近年來香港房屋需求龐大,不少本地營運商與國際性房地產基金合作發掘“共居空間”的商機,積極購入酒店並將之改裝成爲共居生活空間。例如,外資基金近期購入尖沙咀晉逸精品酒店、紅磡逸酒店和中環荷李活道彩鴻酒店等,預期改建後將加入共居及學生公寓等元素。

今年上半年,地盤成交金額佔整體市場的比重約 20%,遠超過去十年平均9%,主要原因是住宅物業的需求仍然強勁,發展商積極收購合適地盤以增加市區土地儲備留待日後發展。 

國際房地產基金趁機掃貨

市場資金來源方面,今年上半年仍以本地投資者主導,佔市場成交總額逾 56%。

然而,不少於本地設有據點的國際房地產基金則趁機頻頻出手,期內基金佔總市場成交額 42%,較去年同期的 14%大幅攀升。其中不少酒店與工廈項目均由基金承接,並與本地發展商聯手,爲其業務擴張提供資金支持。相比之下,由於遲遲未能通關,內地投資者在香港商業地產市場表現不太活躍,佔總成交額僅約2% 。

高偉雄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房地產基金的資金大部分來自歐美市場,以往主要投資於寫字樓、零售地產,主要由於這類資產的透明度較高,“雖然疫情以來這兩類租金有所回落,但成交價格並無太大波動。相比之下,新經濟相關的如長租公寓、工業大廈等,更適合他們的投資策略。”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目前香港商業物業的整體投資回報率約爲2.5%-3%,相比短期的收租回報,更多投資者更注重物業重建後長遠的投資前景。

(作者:朱麗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