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北京汽车再次换帅。

5月18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姜德义因工作调整原因,已于2022年5月16日向董事会递交辞任声明,不再兼任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及提名委员会主任职务。

董事会已于5月18日会议上建议委任陈巍为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及提名委员会主任,任期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至第四届董事会任期结束。

卸任之后,姜德义仅担任北汽集团、北京奔驰董事长,是目前国有汽车集团担任下属公司职务最少的掌门人。

2020年7月,北汽集团对外发布消息,徐和谊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由姜德义接任。

虽然是一个“外行”的空降兵,但姜德义的履历也是颇有看点的。

在进入北汽集团之前,姜德义曾先后担任北京金隅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

在金隅集团任职时,姜德义主导了金隅和冀东两个水泥区域龙头企业的战略重组,一举让金隅水泥成为了行业龙头。或许北汽集团正是希望姜德义能够对目前的集团各业务板块做出行之有效的改革。

不过,姜德义上任一年多的时间,改革的收效似乎并不明显。

从销量上来看,数据显示,2021年北汽集团累计销售整车172万辆,同比下降9.5%,排在传统六大汽车集团的末位。特别是北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北京汽车和北汽蓝谷的销量始终低迷,看不出任何止跌的迹象。

从营收上来看,北汽集团2021年全年营收1759.16亿元,同比微降0.6%;毛利376.43亿元,同比下降10.67%;净利润151.51亿元,同比增长16.95%,整体来看表现尚可。但是从各业务板块来说,北京奔驰贡献了绝大部分的营收和净利润,而北京汽车、北汽蓝谷、北京现代、福建奔驰都还处于亏损状态。

如今各大汽车集团都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新能源上,逐渐摆脱对合资项目的依赖。北汽集团的业务所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

这些问题姜德义不会不清楚,上任之初姜德义围绕着改革与放权,紧锣密鼓地在集团内部做了一系列的调研、以及人员架构的调整。

先是将北汽营销公司升为集团内的二级公司,与北汽股份和北汽新能源平级,这也意味着是把营销工作放到了与品牌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人事方面,姜德义主张提拔年轻高管,放权给拥有丰富一线实战经验的干部。北汽集团下属多家子公司的主要领导随后都发生了调整: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刘宇升任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北汽研究院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不再兼任北汽福田董事长,巩月琼升任董事长一职,常瑞接任巩月琼任总经理。

原北汽股份总裁陈宏良升任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兼经营管理部部长,北汽股份副总裁黄文炳升任北汽股份党委书记、总裁。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蔡速平不再兼任海纳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原北汽越野车主管研发的副总经理王磊升任北京汽车研究总院院长,同时兼任北汽越野车研究院院长。

这些调整都反映了同样的用人思路,即集团领导不再兼任子公司董事长,要让更专业的人做专一的工作。但看得出来,姜德义还仅仅只是在原有的北汽领导班子上做调整,而不是输送更多新鲜血液。这在一个派系林立的国企当中,并非易事。

接任北京汽车董事长一职的陈巍,现任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北京奔驰高级执行副总裁。陈巍是老北汽人,自1994年起先后在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等任职,具有近30年的行业经验。

陈巍的接任看上去也符合姜德义放权用人的思路,把集团唯一挣钱的子公司高管调来扶持自主品牌。北汽集团方面也表示,此次调整系正常工作调整,“符合国企管理的相关政策要求,目的是更加依法合规地构建企业现代治理体系,明确权责关系,进一步释放二级企业的经营活力。”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陈巍在北京奔驰的5年任期已满,参照其两届前任的晋升路线,陈巍被提拔进入北京股份内部,似乎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

目前来看,姜德义的这种改革思路理论上虽然正确,但究竟是换汤不换药,还是用时间换成效,尚未可知。而陈巍接任后能不能扭转北京汽车的颓势,也是一个疑问。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爆发式增长的当下,留给北汽集团的时间确实不多了。(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