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北京汽車再次換帥。

5月18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董事長姜德義因工作調整原因,已於2022年5月16日向董事會遞交辭任聲明,不再兼任公司董事長、非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及提名委員會主任職務。

董事會已於5月18日會議上建議委任陳巍爲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及提名委員會主任,任期自股東大會批准之日至第四屆董事會任期結束。

卸任之後,姜德義僅擔任北汽集團、北京奔馳董事長,是目前國有汽車集團擔任下屬公司職務最少的掌門人。

2020年7月,北汽集團對外發布消息,徐和誼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由姜德義接任。

雖然是一個“外行”的空降兵,但姜德義的履歷也是頗有看點的。

在進入北汽集團之前,姜德義曾先後擔任北京金隅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務。

在金隅集團任職時,姜德義主導了金隅和冀東兩個水泥區域龍頭企業的戰略重組,一舉讓金隅水泥成爲了行業龍頭。或許北汽集團正是希望姜德義能夠對目前的集團各業務板塊做出行之有效的改革。

不過,姜德義上任一年多的時間,改革的收效似乎並不明顯。

從銷量上來看,數據顯示,2021年北汽集團累計銷售整車172萬輛,同比下降9.5%,排在傳統六大汽車集團的末位。特別是北汽集團的自主品牌,北京汽車和北汽藍谷的銷量始終低迷,看不出任何止跌的跡象。

從營收上來看,北汽集團2021年全年營收1759.16億元,同比微降0.6%;毛利376.43億元,同比下降10.67%;淨利潤151.51億元,同比增長16.95%,整體來看錶現尚可。但是從各業務板塊來說,北京奔馳貢獻了絕大部分的營收和淨利潤,而北京汽車、北汽藍谷、北京現代、福建奔馳都還處於虧損狀態。

如今各大汽車集團都逐漸把重心轉移到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和新能源上,逐漸擺脫對合資項目的依賴。北汽集團的業務所存在的問題顯而易見。

這些問題姜德義不會不清楚,上任之初姜德義圍繞着改革與放權,緊鑼密鼓地在集團內部做了一系列的調研、以及人員架構的調整。

先是將北汽營銷公司升爲集團內的二級公司,與北汽股份和北汽新能源平級,這也意味着是把營銷工作放到了與品牌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人事方面,姜德義主張提拔年輕高管,放權給擁有豐富一線實戰經驗的幹部。北汽集團下屬多家子公司的主要領導隨後都發生了調整: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劉宇升任北汽集團總經理助理、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北汽研究院總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不再兼任北汽福田董事長,鞏月瓊升任董事長一職,常瑞接任鞏月瓊任總經理。

原北汽股份總裁陳宏良升任北汽集團總經理助理兼經營管理部部長,北汽股份副總裁黃文炳升任北汽股份黨委書記、總裁。北汽集團副總經理蔡速平不再兼任海納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原北汽越野車主管研發的副總經理王磊升任北京汽車研究總院院長,同時兼任北汽越野車研究院院長。

這些調整都反映了同樣的用人思路,即集團領導不再兼任子公司董事長,要讓更專業的人做專一的工作。但看得出來,姜德義還僅僅只是在原有的北汽領導班子上做調整,而不是輸送更多新鮮血液。這在一個派系林立的國企當中,並非易事。

接任北京汽車董事長一職的陳巍,現任北汽集團總經理助理、北京奔馳高級執行副總裁。陳巍是老北汽人,自1994年起先後在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等任職,具有近30年的行業經驗。

陳巍的接任看上去也符合姜德義放權用人的思路,把集團唯一掙錢的子公司高管調來扶持自主品牌。北汽集團方面也表示,此次調整系正常工作調整,“符合國企管理的相關政策要求,目的是更加依法合規地構建企業現代治理體系,明確權責關係,進一步釋放二級企業的經營活力。”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陳巍在北京奔馳的5年任期已滿,參照其兩屆前任的晉升路線,陳巍被提拔進入北京股份內部,似乎也是約定俗成的慣例。

目前來看,姜德義的這種改革思路理論上雖然正確,但究竟是換湯不換藥,還是用時間換成效,尚未可知。而陳巍接任後能不能扭轉北京汽車的頹勢,也是一個疑問。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爆發式增長的當下,留給北汽集團的時間確實不多了。(文/優視汽車 老炮)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