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凱 翟亞男 北京報道

近年來,我國汽車品牌一直加速轉型升級,深耕海外,這也使得我國汽車出口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21年一舉突破200萬輛大關,創下歷史新高。不過,自今年以來,因俄烏衝突以及全國多地疫情的影響,我國汽車出口增速出現了放緩。

日前,海關總署發佈 4月汽車和汽車零配件進出口數據。數據顯示,在汽車進口方面,4月份我國汽車進口9.2萬輛,相較去年同期下滑6.12%;1-4月累計進口31.7萬輛,同比下滑4.9%。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進口量下滑,但金額同比上漲了9.4%,達1279.9億元。這意味着,我國高端汽車產品進口量正在逐步增加。在汽車出口方面,4月份,我國汽車出口量爲17.1萬輛,同比上漲10.31%。雖然同比上漲,但對比前3月累計57.2%的高增速,明顯放緩。

多重因素致使汽車出口量下滑

事實上,進入2022年後,我國汽車出口量曾在1月份創下了單月新高,爲23.1萬輛,同比增幅達87.7%。但在2022年3月份,我國的汽車出口量增幅開始大幅下降,爲17萬輛,同比增僅爲28.8%。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汽車出口增速放緩,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多地疫情爆發所致。

今年3月份以來,伴隨疫情蔓延,使國內兩個汽車生產基地—上海和長春的不少整車廠及零部件廠商減產或停產。例如一汽集團在長春的五大整車工廠、華晨寶馬在瀋陽的工廠,以及上汽集團旗下上海多家工廠、特斯拉上海工廠、蔚來汽車等均宣佈停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廣東、吉林、上海三地產量分別爲313.3萬輛、265.6萬輛和264.7萬輛,位列全國前三位;產量佔比分別爲12.4%、10.5%、10.5%,合計佔比高達33.3%。但據中汽協統計,4月份我國汽車產量爲120.5萬輛,環比下降46.2%,同比下降46.1%,增速爲近10年來新低。由此可以看出,疫情所導致的上海、長春等地生產受限、相關汽配企業無法生產、產品無法提供等問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中汽協副祕書長陳士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4月以來,國內疫情總體呈現多發態勢,形勢更爲嚴峻複雜,市場主體困難顯著增加,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汽車行業產業鏈供應鏈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爲嚴酷的考驗,部分企業停工停產,物流運輸受到較大阻礙, 生產供給能力急劇下滑,同時受疫情影響,消費能力和信心明顯下降,因此行業穩增長任務十分艱鉅。”

除生產方面受阻外,運輸方面的停擺也是汽車出口輛降低的因素之一。公開資料顯示,天津、上海、廣州等是我國汽車進出口主要港口城市,其中,2021年上海市出口汽車48.4萬輛,佔全國總出口量的24%。4月份,上海港口雖未停擺,但集裝箱吞吐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6萬標準箱。不過,隨着疫情逐步緩解,上海港口也開始恢復運作。據中國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李國平日前透露,上海港目前集裝箱日吞吐量穩定在10萬標準箱,回升至疫情前八成以上。

不過,除了疫情影響外,國際環境複雜也對汽車出口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中汽政研汽車產業政策研究部稱,俄烏衝突地區的物流基本停滯,部分港口上調了“集裝箱綜合費率附加費”(GRI)、“燃油附加費”(BAF),國際集運巨頭甚至開始加徵“港口滯期費”。這使得整車出口的運輸成本大幅上升,而俄羅斯恰巧又是中國汽車品牌出口海外的重要市場之一。陳士華表示:“中國每年出口俄羅斯的汽車大概在12萬輛,出口烏克蘭也有1萬輛左右。”這意味着,在高成本的運輸條件下,車企也將會受到不小的損失。根據歐洲企業協會數據顯示,4月份長城哈弗在俄羅斯僅售出 812 輛汽車,同比下降73%。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看來,俄羅斯面臨的制裁,使得中國對俄出口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前期中國車企在俄羅斯的損失極其巨大”。

壓力之下,車企保內還是供外?

隨着上海各行業逐步有序復工,汽車行業也在逐步恢復。在5月13日召開的疫情防控發佈會上,上海市相關負責人對汽車行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了介紹:“上海市內重點產業鏈有序復工,汽車領域中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上汽大衆、特斯拉四家整車企業全面復工,基本實現連續穩定生產,每天下線整車約2000輛,帶動上下游11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恢復生產;汽車出口加快恢復,特斯拉復工以來離港出口約4900輛整車,上汽集團出口1.5萬輛整車。”

據瞭解,截至5月19日,特斯拉上海工廠共生產了約2.6萬輛Model 3和Model Y。在此期間,共有兩艘貨船駛往歐洲,每艘船載貨量超過 4000 輛汽車,其中有 4767 輛運往斯洛文尼亞,4027 輛運往比利時。洋山海關物流監控五科科長何東安面對媒體採訪時表示:“特斯拉非常着急,車子剛下產線,便趕緊裝船,絕對熱氣騰騰。”

從上述情況來看,作爲我國汽車出口“大戶”,特斯拉依舊要保證外部供應,畢竟其在全球的訂單量已經達到了供不應求的狀態。而除特斯拉外,中國自主品牌現階段在海外市場的訂單量有限,所以仍然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爲主。畢竟受疫情影響,大部分車企也已經累積了不少訂單。

此外,雖然4月份我國汽車銷量下滑,新能源車卻逆勢上漲。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1.2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增長43.9%和44.6%,市場佔有率達到25.3%。因此,無論是從市場需求還是運輸成本的層面考慮,大部分國內品牌還是會優先滿足國內汽車市場需求。

在業內人士看來,整個汽車產業鏈恢復過程中,汽車出口增速也將恢復正常水平,四月份的異常不會持續太久。雖然現在車企都將拓寬海外市場作爲重要的戰略,但對於大部分車企而言,保內比供外更加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