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持續疫情影響疊加行業轉型艱難,再加上外部宏觀環境對於險資使用又提出了更高要求,讓保險市場寒冬至今未過,而反映到資本市場上,則是滬港兩地保險板塊表現持續承壓,尤其A股保險股指數已經跌回六年前,各家上市險企股價表現也是一言難盡。

面對低迷的股價,上市險企紛紛開始出手增持自家股票,以顯示對行業和公司的信心。

5月24日晚間,上交所信息顯示,中國太保(601601.SH))董事長孔慶偉分別於5月23日和5月24日買入公司A股股份23800股和5000股,買入平均價格分別爲21元/股和20.98元/股,合計增持金額60.47萬元;而中國太保總裁傅帆則分別於5月20日和5月23日增持太保H股27800股和12000股,買入平均價格分別爲17.24港元/股和17.7港元/股,合計增持金額約69.17萬港元。繼不久前太保上海國資股東增持後,管理層也選擇出手增持,用實際行動看好公司長期價值。

事實上,出手維護公司股價的並非中國太保一家。5月18日,H股上市險企友邦保險發佈公告稱,公司耗資約3933.12萬港元回購50.76萬股股份,回購價爲每股77.35-77.55港元。據公開統計,友邦保險年內已累計回購7441.28萬股;5月12日,中國平安披露最新A股回購進展,當日回購A股股份330.72萬股,每股成交價格在43.86至44.56元之間,回購總金額約人民幣1.46億元,至去年8月開始中國平安已累計回購A股股份約1.026億股,共計耗資50億元。

“從估值來看,保險股確實已經到了底部,平安、太保、人保、新華四家公司的市盈率才八倍左右,國壽的市盈率高一些在18倍左右;A股行業板塊指數也重回2016年,如果剔除歷年的分紅,現在的保險股價基本都是腰斬。但是股價的低迷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還是壽險市場不景氣,未來大概率車險市場還要面臨大的變革,市場的需求倒逼行業在定價機制上繼續往下走。”5月25日,上海保險市場資深人士辛國(化名)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但對於保險股價而言,業界關心的是隨着增持潮的出現,市場的底部來了嗎?

股價基本已破淨

從具體股價來看,根據Wind數據顯示,在A股五大保險股中,除了中國人壽股價還未破淨之外,平安、太保、人保、新華當前的股價均已破淨。截至5月26日午間收盤,中國平安股價43.45元/股,但其每股淨資產爲45.59元;中國太保收盤21.21元/股,其每股淨資產23.02元;中國人保股價4.62元/股,每股淨資產則爲4.83元;新華保險股價27.81元/股,每股淨資產32.67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24日中國太保發布的增持公告中,作爲董事長的孔慶偉首次買入自家股票。

“公司管理層近期集中增持公司股票,充分說明對公司基本面以及未來長期發展的信心。當下受經濟環境、行業轉型、疫情散發等多重因素影響,二級市場保險板塊承壓,公司股價也處於低估狀態。中國太保堅持高質量發展,穩中求進,深化核心業務轉型,推進健養、科技領域佈局,完善市場化人才機制,相信這些戰略的推進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基本面,推動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對於兩位高管的增持行爲,中國太保在5月25日表態稱。

此外,中國太保也進一步指出,管理層增持公司股票,繫個人自主行爲,不屬於公司長期股權激勵計劃,沒有鎖定要求,董監高人員持股變動嚴格遵循證券監管機構及交易所相關監管規則。

而在5月22日,中國太保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2年5月20日收到股東上海國資的通知,上海國資及其一致行動人自2021年4月9日至2022年5月20日期間通過二級市場合計增持公司股份96246246股,截至2022年5月20日,對公司持股比例達到10.32%,較2021年4月8日的持股比例增加1%。

公告顯示,其中上海國資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中國太保A股股份64166046股,因此,上海國資持股比例由2021年4月8日的5.42%變更爲6.09%;上海國資控股股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交易系統增持中國太保H股股份32080200股,因此,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國太保H股持股比例由2021年4月8日的1.83%變更爲2.16%。

針對公司近期的股價表現,中國太保董事會祕書蘇少軍5月19日在投資者關係平臺上回應稱:“二級市場的股價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長期看,公司經營基本面是股價表現的基礎。爲此,我們將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深化轉型,不斷夯實基本面,增強市場信心;另一方面,我們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將不斷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持續優化多渠道投資者溝通,幫助資本市場加深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知;同時,我們也將加強研究,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結合公司實際,進一步豐富市值管理手段。”

東吳證券非銀研究團隊發佈研報認爲,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後,持有中國太保比例從 9.32%增加至 10.32%。截至2022年5月23日,中國太保A股對應2022年動態P/EV和P/B分別僅爲0.53和0.84倍;中國太保H股對應2022年動態P/EV和P/B分別僅爲0.26和0.59倍,疫情各地散發拖累壽險新業務價值持續低迷和權益市場大幅波動拖累利潤表現是主要壓制股價因素,但是當前股價已過度反映悲觀預期。

“增持體現了大股東信心,我們測算本輪增持上海國資及一致行動人A股和H股成交均價浮虧比例爲24.7%和38.8%,側面體現當前股價安全墊較高。”東吳證券非銀團隊相關人士受訪時表示。

保險股的底部來了嗎?

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上市保險公司紛紛出手維護股價。

5月18日,友邦保險發佈公告稱,公司耗資約3933.12萬港元回購50.76萬股股份,回購價爲每股77.35-77.55港元。據公開統計,友邦保險年內已累計回購7441.28萬股。在今年的3月11日,友邦保險公告顯示,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通過公開市場回購公司普通股股份,向公司股東返還高達100億美元的資本(股份回購計劃),回購資金將以友邦保險集團的可用資本及現金儲備撥付。公司表示,股份回購計劃下所回購的股份將被註銷。股份回購計劃提升股東回報,同時讓公司保留財務實力,以繼續投資可利用的重大增長機遇。

“從超過一百港元的股價到目前75港元附近徘徊,友邦保險的市值也跌去了將近三分之一。以回購的方式註銷股票相比每年給普通股股東分紅,相信友邦此舉是經過測算的,前者支付的成本更少且能達到穩住股價的目的,而且每年可以少分紅利。畢竟友邦的投資者是分佈全球的,如果在每年的分紅上不能讓股東滿意,公司的管理層就要面臨非常大的業績考覈壓力。”5月26日,香港一位股票分析師陳星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但是在業內人士眼中,保險板塊距離真正的底部可能還有距離,只有當其它國有保險股股東管理層也開始出手增持時,才說明市場真正見底了。另外,當壽險市場企穩回暖、車險綜改影響消除、險企營收利潤重新實現穩定正增長的時候,保險股才能提前反應行業的投資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