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尤方明 北京報道

常態化核酸檢測正在全國多地鋪開。由於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居民免費提供,財政與醫保基金應承擔怎樣的支付責任?

抗疫期間,醫保基金有力支撐了確診和疑似患者救治、疫苗接種等工作。參保患者在看病就醫期間發生的核酸檢測費用亦可按比例進行報銷。還有部分地方規定,“願檢盡檢”人羣可使用醫保個人賬戶餘額支付檢測費用。

多位受訪學者及官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醫保基金只應承擔發熱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及其陪護的核酸檢測費用,出於醫保制度可持續發展與法治醫保建設的考慮,醫保基金不應爲常態化核酸檢測買單。

2022年5月26日,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明確指出,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所需費用應由各地政府承擔。目前各地均由財政部門對常態化核酸檢測提供資金支持。

受訪人士指出,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應根據屬地疫情形勢與財政狀況開展,對檢測頻次、範圍、人羣等不應“一刀切”確定。

醫保基金未運用在大規模人羣檢測上

醫保基金在抗疫過程中貢獻了穩定力量,其中主要用於負擔確診和疑似患者救治費用以及疫苗接種費用,核酸檢測費用雖有涉及,但並未運用在大規模人羣檢測中。

2022年4月29日,國家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鬍靜林發表署名文章,明確指出對於確診和疑似患者救治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綜合保障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異地就醫不執行轉外就醫待遇調減政策,醫保支付的費用由就醫地醫保部門先行墊付,事後清算。

對於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累計預撥醫保專項資金200億元,結算費用29.7億元。

在疫苗與接種費用方面,截至2022年4月初,我國已接種32億劑次疫苗,疫苗費用1200餘億元,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分擔,疫苗支出費用在醫保基金可承受範圍內。

在覈酸檢測費用方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2020年5月印發的《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應檢盡檢”所需費用由各地政府承擔,“願檢盡檢”所需費用由企事業單位或個人承擔。

深圳方面於2022年2月披露,“應檢盡檢”人羣的核酸檢測費用由醫保統籌基金承擔90%,財政資金承擔10%,個人無需自付費用。

廣州方面則指出,屬於“應檢盡檢”範圍的參保人在定點醫療機構門(急)診發生的核酸檢測費用,醫保基金按規定支付後,由財政負擔。

“此外,參保患者看病就醫時發生的核酸檢測費用,可以按規定由醫保基金支付。”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表示。

國家醫保局於2020年6月印發《關於配合做好進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檢測能力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在綜合考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需要、本地區醫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按程序將針對新冠病毒開展的核酸、抗體檢測項目和相關耗材納入省級醫保診療項目目錄,並同步確定支付條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各省發佈的醫保診療項目目錄後發現,支付條件並非針對所有人羣。如浙江規定,核酸檢測被納入甲類收費項目,醫保支付範圍限發熱門診或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的患者。

遼寧省醫保局則發佈通知,自2022年4月25日起,參保患者住院期間確因臨牀需要發生的多人混檢核酸檢測費用,臨時性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在門診發生的多人混檢費用,可由醫保個人賬戶支付。

記者注意到,包括遼寧、深圳在內的多個地方,允許“願檢盡檢”人羣使用醫保個人賬戶餘額支付。

根據國家醫保局公佈的數據,2022年一季度基本醫療保險收入爲8313.73億元,而基金支出則爲4583.98億元,當期結餘明顯。

科學確定核酸檢測頻次

步入免費常態化核酸檢測階段,包括河南、山東、北京在內的多地明確,費用由醫保基金與財政資金共同承擔,但承擔比例暫不明朗。

“醫保基金只應承擔發熱門診患者、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其他住院患者及其陪護的核酸檢測費用。‘應檢盡檢’人羣發生的費用也應由財政支出。”一位地方衛生系統官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中國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廖藏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險是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國情,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承受能力,依法建立的保障參保人基本醫療需求的民生制度。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主要用於參保人患病就診發生的醫療費用進行合規報銷,以避免或減輕參保人因患病、治療等所帶來的經濟風險。

“醫保基金的錢是用來治病救人的,而常態化核酸檢測屬於傳染病預防、監控的公共衛生範疇,兩者不能混爲一談。”廖藏宜表示。

廖藏宜指出,讓基本醫保基金兜底或按比例支付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既不利於醫保制度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合法合規。醫保基金的收支管理要接受各級人大的審議和監督,不得侵佔、挪用和濫用。《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和《國家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明確規定,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費用,不在醫保支付範圍。

5月26日,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明確,常態化核酸檢測所需費用應由各地政府承擔。目前各地均由財政部門對常態化核酸檢測提供了資金支持。

前述地方衛生系統官員向記者介紹稱,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費用屬於預算外支出,由財政部門在既定的衛生健康費用外再劃撥一筆資金予以承擔,需通過人大預決算。

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表示,國家醫保局切實履行醫藥耗材價格管理職能,部署各級醫保部門採取跨省聯盟集中採購、競價掛網、區域價格聯動等措施,持續將檢測產品價格導入更低區間;廣大檢測機構也不斷優化採、運、檢各環節工作,持續降本增效。在此基礎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連續多輪降價,不斷降低疫情防控成本。

5月22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印發最新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人單檢降至不高於每人份16元,多人混檢降至不高於每人份5元。對於政府組織大規模篩查和常態化檢測的情況,要求檢測機構按照多人混檢不高於每人份3.5元提供服務。

前述地方衛生系統官員亦表示,基於其所在地區的疫情形勢與財政狀況,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仍在財政可承受範圍內。檢測項目價格的一再下降也是一個利好消息,關鍵是要因時因勢調整核酸檢測的頻次。

如何科學劃定常態化核酸檢測的頻次?

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譚曉東向記者表示,在經濟發達、人口活躍地區,根據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特點,當本土發生疫情時,通過兩天一次的區域核酸檢測可以儘快找出社會面隱匿的傳播鏈條。當本土未發生疫情時,三至四天一次的區域核酸檢測能夠起到最佳的預防效果。至於縣城、農村地區,或人口較少、人口流動不頻繁的地區,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既無必要,也無相應的財政實力、儀器設備、採樣人員等條件。

“同時,應該切記對於重點行業、重點人羣進行常規監測,點面結合推進疫情早發現。”譚曉東說。

在譚曉東看來,即使是要求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也應當根據各市縣的情況“一地一策”確定檢測頻次,不應“一刀切”執行。

各地對於常態化核酸檢測帶來的財政壓力有不同考量。如在要求全省人員每48小時進行一次核酸採樣的河南,無特殊原因隨意增加檢測頻次的,省財政、醫保不予經費補助,並根據調查情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個人在 24 小時內主動申請重複核酸檢測的,費用自理。

南方某城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地只要居民到常態化核酸採樣點進行採樣,即便在規定時限內增加檢測頻次,也一律免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