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開一輩子車會調幾次方向盤?”對於車主而言,方向盤調節這一“冷門”功能最近成了“熱門”話題,卻是因爲國際知名豪華品牌保時捷擅自減配方向盤電動轉向柱,而“甩鍋”芯片短缺、賠償方案“中外不一”則讓保時捷“減配門”不斷髮酵。業內人士認爲,車企因供應鏈問題導致的“缺芯”尚能補救,若對消費者“缺心”則是沉痾難治。

“電動”變“手動” “減配門”快速發酵

從2021年年底開始,一些已經等待了七八個月的車主終於等到了自己購買的保時捷汽車,但在接車的時候,他們才被告知原定的可以電動調節的方向盤因爲芯片短缺被減配爲手動調節。同時,保時捷也承諾,正在與供應商一起加緊採購所需部件,一旦採購完成就可以加裝電動轉向柱,並且明確加裝將是免費的。然而不久後,保時捷又表示,因零部件短缺問題解決時間未知,取消電動轉向柱的恢復更換計劃。對於由此給消費者帶來的損失,保時捷的做法是提供2300元代金券作爲補償。

保時捷的這一做法引起了車主的極大不滿。在車主看來,保時捷未能兌現承諾已然是違約在先,即使因某種原因確實不能兌現承諾,也應該退還與之相應的款項。而單獨加裝方向盤電動調節功能的價格在上萬元到幾萬元不等,2300元的代金券無法讓人接受。

在反對無效、投訴無門的情況下,衆多車主的憤怒和不滿快速蔓延。4月27日,保時捷首款純電動跨界多用途車在國內直播上市,而上市現場也變成了大型“翻車”現場,直播間裏湧進了大批維權車主。由於直播關閉了評論功能,這些車主紛紛改名爲“保時捷涉嫌銷售欺詐”“保時捷還我電動轉向柱”等名稱,通過刷禮物的方式接力“霸屏”。

壓力之下,保時捷終於在4月30日發佈“致車主的一封信”。在信中,保時捷將減配原因歸結爲芯片短缺,並表示此前的恢復更換計劃將置客戶於持續的不確定性和無限期的等待中,因此被迫決定取消電動調節功能轉向柱的恢復更換計劃,同時希望徵得客戶的理解,給予多一些時間來尋找解決方案。

衆多車主並不認同保時捷的表態,認爲通篇都是在找客觀理由,對於如何解決問題卻沒有任何實質的表示。車主紛紛表示,既然承諾的做不到,要麼把東西給補齊,要麼就退錢,這是最基本的道理,哪裏還用得着“多一些時間來尋找解決方案”?

此後,保時捷“減配門”開始快速發酵,大批車主不斷加入維權行列,涉及保時捷多款熱門車型。

“獨特”又“雙標” 消費者不買賬

疫情引發的芯片短缺的確給全球汽車業帶來巨大沖擊,很多汽車企業的生產和交付都受到了影響,由此對部分車型減配的車企並非只有保時捷,但在處理問題的方式上保時捷堪稱“獨樹一幟”。

此前,理想汽車小鵬汽車曾發佈公告稱,由於芯片短缺對車載雷達進行減配,並向消費者提供了選擇方案。其中,小鵬汽車推出兩種交付方案,一種是等待提車,按順序進行交付;另一種是選擇軟件權益,簽訂補充協議,分批補裝雷達。

不僅是中國車企,其他國際車企對於減配的處理方式也大同小異。此前寶馬汽車也曾因芯片短缺取消部分車型的自動泊車輔助系統、手機無線充電及Wifi熱點功能,並下調車型價格,待芯片問題緩解後,寶馬才宣佈後期繼續加裝相應配置並恢復原售價。

保時捷不但與其他車企的處理方式不同,在不同市場其處理方式也有很大差別。

有了解歐美汽車市場的車主表示,保時捷在美國市場也因芯片短缺導致減配,但保時捷之前就發郵件通知車主,並且提供了500美元左右的補償。另外,在美國市場銷售的保時捷雖然沒有方向盤電動轉向功能,但電動轉向柱總成已經安裝了,只是少了芯片而已,而中國市場的產品卻是什麼都沒有裝。

對此,專家表示,雖然保時捷減配事件客觀上受芯片短缺影響,但主觀上也不應該對中國車主“雙標”、與其他市場區別對待。此次事件直接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保時捷的品牌口碑和形象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保時捷近日終於再次給出了“解決方案”。內容包括:將從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陸續爲此前承諾過恢復轉向柱電動調節功能的客戶,免費提供相關功能的恢復服務;對於最終未能恢復之用戶,將提供統一金額的補償方案。此外,對於所有受影響客戶,保時捷將提供整車一年延長保修服務。

與之前的“致車主的一封信”相比,這一新方案似乎更具實際內容,但有車主表示,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大的進步,甚至只是部分回到了保時捷一開始就承諾的免費補裝的狀態。因爲後面明確了會有最終未能恢復的用戶,而針對這部分車主只是說了將提供統一金額的補償方案,至於具體金額是多少並沒有明確,最終還是要看保時捷的真正落實情況。

“故意”還是“傲慢” 誠信精神存疑

2021年年報顯示,保時捷全年營業收入攀升至331億歐元,同比增長15%;全年純利潤53億歐元,同比增長27%。儘管受到疫情、原材料漲價和供應鏈短缺等不利因素影響,保時捷依然保持着高增長,創下了新的營收紀錄。而這樣成績的取得,中國市場功不可沒。數據顯示,保時捷2021年在全球累計銷售車輛超過3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售量佔到近三分之一,已經連續7年成爲保時捷品牌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但現在看來,這個最大的市場似乎並沒有得到與之相應的尊重。

翻看保時捷中國官網,車型最低的價格是50多萬元,最高的達到200多萬元。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不太相信保時捷從一開始就抱定了要減配坑消費者的主觀故意。一是這個問題太容易被發現了,只要是拿到車的消費者馬上就可以發現;二是責任太明顯了,明顯到保時捷根本沒有不承認或不認賬的機會;三是違規的成本太高而收益太低,電動與手動轉向柱的差價在整個產品成本中所佔的比例很小,但卻要冒着品牌和企業形象受損的風險。

“不是主觀故意,那原因就只有一個,就是保時捷一直以來對中國市場的傲慢和缺乏尊重。”這位業內人士表示,保時捷可能根本就沒把這件事對消費者造成的損害當回事,或是認爲其之前所作出的解釋和處理是非常合適的,中國消費者就應該接受,而這樣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今年3月,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副主席麥思格在2022保時捷全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是保時捷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保時捷希望能夠更走近中國消費者,更瞭解他們的需求。

“希望這些不只是因爲漂亮數據才說的漂亮話,而是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中。”業內人士表示,不是隻有說到做到了纔是誠信,有時候在說到沒做到的情況下,更能體現誠信精神,只是看企業是否始終把誠信和尊重放在第一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