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7日訊(編輯 瀟湘)對於美股和新興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年內一路飆升的美元與美債收益率,幾乎就是長時間壓在他們頭頂上的兩座大山。不過,隨着過去兩週美國一系列疲軟的經濟數據表現開始打壓美聯儲加息預期,美元和美債收益率年內的升勢似乎正開始出現動搖。

行情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十個交易日,衡量美元兌一籃子六大主要貨幣強弱的ICE美元指數僅有三個交易日出現上漲,本週二一度最新跌至101.64,爲近1個月以來的新低。

而與此同時,各期限美債收益率見頂的跡象也尤爲明顯,指標10年期美債收益率隔夜尾盤再度下挫,最新交投於2.755%附近,較兩週前錄得的3.124%的年內高位已跌去了近40個基點。

隨着糟糕的美股企業財報和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引發市場避險情緒,交易員開始陸續下調了對今年美聯儲加息幅度的預期。隔夜公佈的多項最新美國經濟指標依然表現不佳,由於部分企業難以抵消成本飆升,第一季度美國企業利潤創下接近兩年來最大降幅,與此同時整體經濟也出現進一步萎縮。

美國商務部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經過通脹調整後的國內生產總值摺合年率下降1.5%,之前公佈的初值爲下降1.4%。面對原物料、運輸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的局面,許多公司尋求通過提高售價將這些成本轉嫁給客戶。然而,投入成本不斷上升,消費者也在面對達到數十年高點的通脹。

隨後公佈的另一項數據也顯示,美國4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環比下降3.9%至兩年低點99.3,爲連續第6個月下降,這進一步表明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和房價上漲正在抑制住房需求。

在週四最新的低迷經濟數據出爐後,市場對美聯儲年內加息幅度的預期繼續下滑,而對未來降息的預期則持續升溫。

此前,週三公佈的美聯儲5月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與會者認爲,爲對抗通脹,在6月和7月的政策會議上美聯儲繼續加息50個基點可能是合適的。不過紀要也顯示,許多與會者預測,加快撤出支持性貨幣政策將使委員會在今年晚些時候處於有利地位,可以更好評估政策緊縮的影響。市場人士認爲,美聯儲可能在暗示年底時貨幣政策將存在靈活性。

對此,美銀週四表示,美聯儲官員的最新政策言論爲交易員提供了押注7月後暫停加息的機會。

該行策略師指出,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過去兩週的講話均令人意識到金融市場環境可能推動美聯儲在9月份放慢,甚至停止升息步伐。這對隔夜指數掉期利率及5年期利率都產生了影響。

美元與美債收益率有望同時見頂?

目前,許多業內人士已經在美元與美債收益率流露見頂跡象之際蠢蠢欲動。

貝萊德到普信集團(T. Rowe Price Group),華爾街一些對判斷債市榮枯頗有經驗的市場老手已經看到了預示可重新買入美債的跡象。當然,還沒有人急着下市場見底的判斷,因爲美國通脹率仍處於四十年高點,而且美聯儲剛開始收緊貨幣政策。

普信集團投資管理公司的策略主管David Giroux表示,“很多債市利空消息已經被消化,現在的環境讓人聯想到2013年和2018年,當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超過3%。我們削減了現金配置,一直在購買美國國債。”

Lazard Asset Management全球固定收益團隊投資組合經理Yvette Klevan表示,“我們並沒有完全擺脫通脹困境,因此收益率還可能略有上升”。但她補充稱,鑑於很多事情已經被消化,10年期美債收益率應該會停留在3%左右。

對於近期債券市場變化,三菱日聯美國宏觀策略主管George Goncalves也指出,市場關注點已從通脹轉變爲對經濟衰退的擔憂。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可能已經達到近期的高點,伴隨着市場衰退擔憂加劇,美國長債收益率今夏有望繼續下滑。

美銀策略師週四則表示,“我們認爲未來兩個月,市場對美聯儲暫停緊縮步伐的預期可能升高,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中長期收益率可能已見頂”。

而衆所周知,外匯市場的波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息差因素的影響,因此美債收益率如果出現見頂,對於美元年內的升勢也絕非一件好事。從行情圖表看,美元指數近來走勢的頂部要比美債收益率晚上幾天,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便是受到了相關關聯市場的拖累。

瑞穗資深分析師Colin Asher表示,“美國經濟放緩的跡象可能迫使市場降低升息和通脹預期,我的感覺是,美債收益率很可能已經見頂,美元也可能隨之見頂。我認爲價格不會從現在開始大幅下跌,但緊縮政策的定價應該暫停。”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Ed Moya則指出:“市場已更加樂觀,認爲美聯儲不會過度激進收緊政策,且部分風險資產可能已遭過度拋售,尤其是股票,這對風險交易非常有利,但大致上對美元不利。”

不過,目前顯然也並非所有業內人士均已篤信美元與美債收益率已然見頂。

法國興業銀行首席全球外匯策略師Kit Juckes在本週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就表示:“我仍然難以接受美債收益率或美元可能已經見頂、或者股市已經找到了底部的觀點。對於市場而言,現在就果斷轉向還爲時尚早,而且市場上還存在太多巨大的尾部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