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規律變化的節令,一年四季,週而復始,無論是春生夏長還是秋收冬藏,無不凝結着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春雨驚春清穀雨,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節氣歌,便是二十四幅美麗的畫卷。

歷代文人騷客也從不吝惜筆墨表達對四季變換的深切感受,這裏整理了120首關於節氣的詩詞,細細品味,看萬物生長,時序流轉,體會古老中國的風味。

立春

古人將立春十五天分爲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裏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着一般浮在水面。一個鳥語花香的節氣,耕耘播種的節氣,春季就此開始。


立春

(南宋)白玉蟾

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從此陽春應有腳,百花富貴草精神。


立春日

(南宋)陸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盤放手空。

天地無私生萬物,山林有處著衰翁。

牛趨死地身無罪,梅發京華信不通。

數片飛飛猶臘雪,村鄰相喚賀年豊。


立春偶成

(北宋)張拭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立春日郊行

(南宋)范成大

竹擁溪橋麥蓋坡,土牛行處亦笙歌。

麴塵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淺淺波。

日滿縣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來不飲兼無句,奈此金幡綵勝何。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也就是每年陽曆的2月1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的時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勸。”天氣回暖,降水增多,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

祭魚盈浦嶼,歸雁過山峯。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春雨

(唐)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驚蟄

“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爲鳩。”驚蟄意爲春雷炸響,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它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天氣,標誌着仲春時節的開始。


驚蟄

(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衆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驚蟄

(唐)劉長卿

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鯽鰣早成蔭。

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爲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秦樓月

(南宋)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

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春雷起蟄

(金)龐錆

千梢萬葉玉玲瓏,枯槁叢邊綠轉濃。

待得春雷驚蟄起,此中應有葛陂龍。


春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也就是每年陽曆的3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0°的時候。分者,半也,這一天爲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晝夜等長,燕子飛回,桃紅李白迎春黃。


踏莎行

(北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仲春郊外

(唐)王勃

東園垂柳經,西堰落花津。

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

初轉山院裏,何處染囂塵。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答丁元珍

(北宋)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賦得巢燕送客

(唐)錢起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羣。

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雲。

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清明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爲鵪,三候虹始見。”桃花初綻,雨後天晴,處處是明朗清秀的好氣象。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

(唐)白居易

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

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閒。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江城子

(北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穀雨

“一候萍始生,二候嗚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寒潮過後,氣溫回升,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雨生百穀”便是反映了穀雨的農業氣候意義。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謝中上人寄茶

(唐)齊己

春山谷雨前,並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臺城

(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大觀間題南京道河亭

(宋)史微

穀雨初晴綠漲溝,落花流水共浮浮。

東風莫掃榆錢去,爲買殘春更少留。


立夏

“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溫度升高,酷暑將至,雷雨增多,農作物旺盛生長,此爲立夏。


小池

(南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立夏

(南宋)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三衢道中

(南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約客

(南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小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夏熟作物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此爲小滿。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其二)

(北宋)歐陽修

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

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

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

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繅絲行

(南宋)范成大

小麥青青大麥黃,原頭日出天色涼。

姑嫂相呼有忙事,舍後煮繭門前香。

繅車嘈嘈如風雨,繭厚絲長無斷縷。

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


鄉村四月

(南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故里行

佚名

小滿晨風故里行,時有布穀兩三聲。

滿坡麥苗蓋地長,又是一年豐收景。


芒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快種,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由此而來。因此,芒種也稱爲“忙種”。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芒種後積雨驟冷

(南宋)范成大

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

良苦吳農田下溼,年年披絮插秧寒。


村晚

(南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梅雨五絕(其二)

(南宋)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

插秧先插蚤秈稻,少忍數旬蒸米成。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南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也就是每年陽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的時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正午太陽高度最高,天氣越來越熱,此爲夏至。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日作

(唐)權德輿

璇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裏,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羣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糉絲係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閒伴兒嬉。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糉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絃。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小暑

“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農作物也到了茁壯成長的季節。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詠廿四氣詩·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答李滁州匙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文殊院避暑

(唐)李羣玉

赤日黃埃滿世間,松聲入耳即心閒。

願尋五百仙人去,一世清涼住雪山。


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爲大小,月初爲小,月中爲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極端的熱,旱澇、風災等也最爲頻繁。


銷夏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爲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過然去伏盡秋初皆不過

(南宋)陸游

赫日炎威豈易摧,火雲壓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蘄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過,天方悔禍素秋來。

細思殘暑能多少,夜夜常佔斗柄回。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大暑

(南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立秋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穀物成熟,秋高氣爽,寒蟬鳴叫,秋天也就到了。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裏,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癸巳夏旁郡多苦旱惟漢嘉數得雨然未足也立秋

(南宋)陸游

畫檐鳴雨早秋天,不喜新涼喜有年。

眼裏香粳三萬頃,寄聲父老共欣然。


立秋

(南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涼。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立秋

(元)方回

暑赦如聞降德音,一涼歡喜萬人心。

雖然未便梧桐落,終是相將蟋蟀吟。

初夜銀河正牛女,詰朝紅日尾觜參。

朝廷欲覓玄真子,蟹舍漁蓑煙雨深。


處暑

處暑,即爲“出暑”,意味着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一場秋雨一場寒。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處暑後風雨

(元)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宋)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彌千里,羣心迫望霓。

檐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

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


白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時節,白晝溫度雖然可以達到三十幾度,但是夜晚就會下降到二十幾度,晝夜溫差大,清晨露水更加豐沛。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蝶戀花

(北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蒹葭

無名氏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情詩

(三國·魏)曹植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

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歸。

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

遊者嘆黍離,處者歌式微。


秋分

在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有這樣的說法:“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可見,秋分正好是秋季90天的中間,平分了秋季。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是宜人的季節。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秋夜

(南朝梁)沈約

月落宵向分,紫煙鬱氛氳。

曀曀螢入霧,離離雁出雲。

巴童暗理瑟,漢女夜縫裙。

新知樂如是,久要詎相聞。


秋分日憶用濟

(清)紫靜儀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道中秋分

(清)黃景仁

萬態深秋去不窮,客程常背伯勞東。

殘星水冷魚龍夜,獨雁天高閶闔風。

瘦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聽空空。

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壓斷蓬。


寒露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北方進入深秋,南方秋色漸濃,蟬噤荷殘。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秋興(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池上

(唐)白居易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爲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南宋)陸游

小詩閒淡如秋水,病後殊勝未病時。

自翦矮箋謄斷稿,不嫌墨淺字傾欹。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幹。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淨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就是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這個時期,樹葉枯黃,北方沃野一片銀色,冬天即將開始。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霜降前四日頗寒

(南宋)陸游

草木初黃落,風雲屢闔開。

兒童鋤麥罷,鄰里賽神回。

鷹擊喜霜近,鸛鳴知雨來。

盛衰君勿嘆,已有復燃灰。


送天師

(明)朱權

霜落芝城柳影疏,殷勤送客出鄱湖。

黃金甲鎖雷霆印,紅錦韜纏日月符。

天上曉行騎只鶴,人是夜宿解雙鳧。

匆匆歸到神仙府,爲問蟠桃熟也無。


立冬

“立冬爲冬日始”,萬物冬藏,空氣日漸乾燥,人需進補以度嚴冬,動物們也都藏起來準備冬眠。


今年立冬後菊方盛開小飲

(南宋)陸游

胡牀移就菊花畦,飲具酸寒手自攜。

野實似丹仍似漆,村謬如蜜復如婓。

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慚綮蟹臍。

一醉又驅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


冬柳

(唐)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立冬日作

(南宋)陸游

室小才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棉。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冬景

(南宋)劉克莊

晴窗早覺愛朝曦,竹外秋聲漸作威。

命僕安排新暖閣,呼童熨貼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熱,橙切香黃蟹正肥。

蓉菊滿園皆可羨,賞心從此莫相違。


十月十日立冬

(南宋)周南

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風。

律呂看交會,衣裳出褚中。

骭瘍時作尰,懷抱歲將終。

汗手汙牙筆,晴檐共禿翁。


小雪

《羣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時節,雖然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初冬夜飲

(唐)杜牧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杆?


子夜吳歌·冬歌

(唐)李白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南唐)徐鉉

徵西府裏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

寂寥小雪閒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

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將詩句祝巷華。


小雪

(南宋)釋善珍

雲暗初成霰點微,旋聞蔌蔌灑窗扉。

最愁南北犬驚吠,兼恐北風鴻退飛。

夢錦尚堪裁好句,鬢絲那可織寒衣。

擁爐睡思難撐拄,起喚梅花爲解圍。


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標誌着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天氣更冷,雪量增大,常常出現凍雨、霧凇、霧霾等氣候現象。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大雪與同舍生飲太學初筮齋

(北宋)陳東

飛廉強攪朔風起,朔風飄飄灑中土。

雪花着地不肯消,億萬蒼生受寒苦。

天公剛被陰雲遮,那知世人凍死如亂麻。

人間愁嘆之聲不忍聽,誰肯採摭傳說聞達太上家。

地行賤臣無言責,私憂過計如杞國。

揭雲直欲上天門,首爲蒼生訟風柏。

天公倘信臣言憐世間,開陽闔陰不作難。

便驅飛廉囚下酆都獄,急使飛雪作水流潺潺。

東方日出能照耀,坐令和氣生人寰。


冬至

冬至,古稱“日短”,正午太陽高度最低,各地氣候開始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是“數九”的第一天。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北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辛酉冬至

(南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冬至後

(北宋)張文潛

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

梅如相見喜,雁有欲歸聲。

老去書全懶,閒中酒愈傾。

窮通付吾道,不復問君平。


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這個節氣標誌着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寒天隆重登場,季冬時節正式開始。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唐)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寒夜

(南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對雪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

(宋)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臘梅香

(宋)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裏輕陰,小寒天氣。

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

搵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

問隴頭人,音容萬里,待憑誰寄。

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

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思。

電轉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

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大寒

“小寒大寒,冷成一團”,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大地呈現銀裝素裹、冰天雪地的嚴冬景象。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大寒

(南宋)陸游

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

可憐切雲冠,局此容膝室。

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

拂麈取一編,相對輒終日。

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

信能宗闕里,百氏端可黜。

爲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

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大寒出江陵西門

(南宋)陸游

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互吐吞。

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

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

不爲山川多慷慨,歲窮遊子自銷魂。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細膩準確地觀察着大自然的微小變化。時間流轉,光陰變換,不變的是人們對自然的深情,對光陰的眷戀,以及對細碎庸常生活的詩意觀照。也是這樣一種情懷,始終滋養着一個偉大的民族,薪火相傳,繁衍生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