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選和使用寫作工具時,一定要做到恰到好處、恰如其分。不要在一個故事或者章節中使用所有的工具和方法,而是要根據特定的場景、人物和情節妥善去處理和使用。

在某種情況下,拓展隱喻會比明喻和隱喻效果更好;有時候,接連三個形容詞的效果遠勝過一個形容詞;有時不用形容詞卻是最好的選擇。

一、隱喻、明喻、類比、典故、擬人和象徵

將特定意象傳達給讀者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向讀者呈現一些類似的事物。常用的類似性寫作方法有隱喻、明喻、類比、典故、擬人和象徵等,通過這些,可以讓你同讀者之間建立某種聯繫。

1.隱喻。隱喻是一種隱含類比,它暗示着某種不會直接表現出來的相似性,會讓讀者聯想到其他事物或活動,目的是希望讀者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所指的事物或活動。

隱喻可以幫助讀者看到故事裏的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並沒有真正出現在故事中。

2.明喻。明喻通過“好像”“如同”等詞語體現出來,讓人看一眼就明白是什麼意思。合理使用明喻,可以收到很好的表達效果。

3.類比。類比是對兩個事物進行謹慎地對比,找到共同之處。它與明喻和隱喻相比,顯得更加婉轉巧妙,也更加直接明瞭地體現了事物的相似性。

隱喻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隱含性,明喻是闡述性的,類比則體現在細節上。每一種修辭手法都有其用途,取決於你在故事或小說中想要表現的相似性程度。

撰寫小說時,如果簡單描寫事物的相似之處,可以採用明喻和隱喻。如果想不厭其詳地比較兩個人物或者事物,可以使用類比。

4.典故。運用典故就是通過借用其他事物來描寫某件事或某個人。你所引用的典故必須是衆所周知的,否則只會讓人覺得不知所云。

引用典故,是通過一些家喻戶曉且類似的場景或事件來吸引讀者,讓其沉浸於故事之中,從而不斷地提升故事的價值。

5.擬人。擬人是把非人的事物擬人化,給毫無生氣的事物和想法賦予了人類的行爲或情感的一種常用修辭手法,它的使用有助於讀者更加清晰地認識故事中的重要人物或活動。

比如直接描寫手臂感受到風輕輕地刮過,未免太過乏味,但使用“微風撫摸着我的手臂”的擬人手法,就會更加引人入勝。

6.象徵。上學時,老師總是和我們一起分析小說中的人物、事物和情景有何深刻的含義,這其實是老師、教材或學習指南,片面地認爲某個事物代表着什麼,具有某種象徵意義。

這樣做,只會讓我們認爲作品中的核心和靈魂是老師指明的各種象徵,而忽視了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甚至忽視了故事本身的意義。

事實上,能夠讓故事中的意象自然生長,毫不費勁地浮出水面,纔是體現象徵手法的最佳方式。

盡你所能寫好小說或故事,真實自然又流暢優美,不要管它是否具有象徵意義,只是讓事物和角色自身去表現其象徵意義。

二、意象、反覆、伏筆

意象通過在故事中的言行舉止體現出來,而不是按照你的意圖刻意去設定。讓你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就可能發展成爲某種意象。在描寫故事情景和地點時也是如此。

故事背景應該是一個充滿生氣、值得信賴的地方,而不是像舞臺幕布一樣,隨着場景的變化而改變。有時故事中的某個地點並不是真實的地點,而其實只是一種象徵。在爲人物角色命名時,也可能會賦予他某種象徵意義的暱稱。

反覆通常是指在營造某種具有一定音韻或抒情效果的氛圍時,重複使用詞組短語來獲得節奏感。

反覆與重複不太一樣。重複是指弄糟某件事之後,立馬重複之前的行爲。而反覆是一種奇妙的描寫方式,可以讓讀者聽到某種旋律時聯想某些類似物。在寫作中可以使用反覆,但不能使用重複。

比如我們想表達“他深愛着她”,可以這樣寫:“他一直想她,早上起牀時想她,坐公交車上班時也想她;白天想她,工作時想她,晚上坐車回家時也想她;喫晚飯時想她,想象她上次離開時的樣子,是那樣的美麗動人;閉上眼睛入睡前還是忍不住去想她。”

通過使用反覆手法,讓描寫像精心編排的旋律響徹讀者的雙耳,讓讀者明白這個男人現在完全沉浸在愛河裏。

反覆,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表達方式,而且能夠喚醒人們對語言本質的認識,可以給讀者帶來聽覺上的享受。同時,也能傳遞出許多重要的信息,形成某種獨特的敘述風格。

伏筆是非常重要的寫作手段之一,是對未來的事先體驗,可以爲讀者提供線索,極大地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這也是伏筆的魅力所在。

對未來的展望,就像是在讀者面前擺放了一大桌美味佳餚,更像是埋藏在地下的寶貝,不斷地吸引着讀者繼續閱讀下去。

三、倒敘、故事背景、未來故事

倒敘、故事背景和未來故事,都是構建背景和進行描寫的很好的方式。將讀者的注意力從當前的故事進行轉移,能夠讓讀者更加關注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更加洞悉人物角色和場景。

1.倒敘。倒敘是突然間暫時回到前面某個時間段,然後又瞬時回到當前的故事。

在倒敘中,人物通常會聯想起過去的某件事或某個人。飯菜的香味可能讓我們想起過去的廚房。某個人物看着他的妻子,可能會突然想到,剛結婚妻子美麗的模樣。

當故事中穿插着一兩條線索,或是想要強化或解釋某人的性格時,便可以使用倒敘。倒敘的內容通常都比較短。

2.故事背景。故事背景是故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時甚至是整個故事的主要部分。故事背景不斷出現在故事的各個場景中,可能成爲整個小說的靈魂和核心。

故事背景的時間跨度一般比較長,因爲涉及到人物或情節,所以篇幅也相對比較長。

3.未來故事。未來故事是對未來的一瞥,有時是距離當下很遙遠的事情。它偏離了當前的故事,並對未來有所展望,這種方式並不十分常見。

四、重視句子和段落的長短變化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反覆使用相同的句子結構,但這樣會造成大量的重複,所以必須考慮打亂句子的結構,分散句子的成分,讓內容分散開來。這樣做,既重視了句子的結構,也重視了句子的長度。

寫作時,要時刻關注句子長短的變化,最好的方法是,不斷地在腦海中或在電腦上反覆斟酌,多思考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將句式結構打亂,有規律地交替使用短語、從句、形容詞和副詞,對句子進行調整,不斷變化句子的長度,將長句改寫爲短句,將幾個短句改爲長句,最終選擇合適的長度呈現給讀者。

在文章中,句子太長會讓人失去閱讀興趣,但句子太短也會讓讀者興致索然。寫作時,調整段落長度,寫一個長段落,後面跟着一個短段落。這樣相互交錯,不失爲一種行之有效的寫作方法。

有的文章開頭句直接明瞭,言簡意賅,接下來的句子逐漸加長,內容更加豐富,爲讀者刻畫了一個美妙的場景。這樣通過句子和篇章的精妙佈局來吸引讀者,或是用行雲流水般的文字讓讀者印象深刻,這樣纔是我們想傳遞給讀者某種信息的有效方式。

讓讀者滿意,是最重要的寫作標準。小心謹慎地使用每一種工具,並將其視爲一個整體,而不是支離破碎的小片段。經過不斷地修改,反覆使用這些寫作工具,調整句式結構,改變詞語搭配,我們將寫出讓讀者滿意的故事或章節。

#讀寫雜談#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