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中和與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貢獻了新的價值和定義,另外科技的自主可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產業浪潮

A股自4月27日觸及2863點後開始穩步回升。隨着復工復產有序進行,穩經濟一攬子政策陸續出臺,市場信心正逐步恢復。

目前市場企穩了嗎?對下半年的A股表現有何預期?如何更好地把握當前市場的機會?5月25日,第一財經對話正圓私募基金合夥人、基金經理華通,對上述話題進行了交流。

經濟轉型期會出現一些新產業浪潮

第一財經:你如何看待目前的A股市場? 對下半年的市場表現有什麼預期?

華通:目前看,我覺得現在應該是未來幾年裏比較低的一個低點。

市場給我們的反饋並沒有特別樂觀,但我們對下半年的經濟狀況還是比較樂觀的。迴歸到主線的話,我們主體還是看轉型。整個經濟的主邏輯是在轉型預期當中,所以整個市場的主旋律可能不是圍繞着經濟波動去做,而是圍繞着轉型去做。從轉型去做的話,我們並沒有說比去年好特別多,也不會比去年差很多,應該是維持在上升通道。

當前的股價如果從轉型的角度去看,有自己的問題,也有自己的優點。今年下半年應該會表現得不錯,但市場的主體表現應該是以轉型爲核心邏輯,我覺得就是維持一個比去年稍微好一點的行情。但畢竟經歷了三年的高估值,以及行業的競爭、產業的週期,各個層面其實都是略微有些問題的。

第一財經:你之前提到,成長行業的研究需要立足於產業週期和估值週期,能具體談談近幾年市場上的產業週期和估值週期變化嗎?如何更好地把握這些週期中的機會?

華通:從中國的角度來說,我們面臨着一個巨大的轉型期,會出現一些新的產業浪潮。

估值週期則是處在擴張期的後半程,需要通過研發去突破產業裏面的瓶頸,通過更加良好的品性管理和產品管理、生產管理去度過一些比較艱難的經濟波動,其次我們還可能面對一些競爭對手,以及產品價格週期也不是那麼好的未來。

第一財經:新的產業浪潮是指哪些產業?

華通:碳中和與新能源汽車領域是中國爲全球經濟產業貢獻了新的價值和自己定義的,科技的自主可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產業浪潮,還有航空航天,隨着我們在航空事業上的不斷投入,將來可能會出現經濟產值比較大的新的機會,這個要邊走邊看。

科技領域最值得關注的板塊是碳中和

第一財經:你一般如何挖掘大賽道機會?

華通:第一點,定義好經濟週期是最重要的。要理解整個宏觀的指向,這樣我們才能知道產業浪潮的底層價值在哪裏,對產業浪潮的理解和和觀察可能會更加細緻,也比較準確。

第二點,要明白時代需要什麼,應該往哪個方向去做。

第三點,看好大賽道的大週期波動。一個大賽道基本上能夠持續20年,基本上以三年爲一個小週期,每一個小週期的產業邏輯不一樣。能夠貫穿產業週期的上市公司,本身是要應對很多不同小週期波動,每個階段要做不同的事兒,要產生不同的競爭力。

第一財經:你如何看新能源板塊目前的投資機會?

華通:清潔能源應該是在進入產業黃金段的第一階段。整個新能源的成本已經具備競爭力了,與此同時傳統能源價格以上漲爲趨勢,兩者造成了清潔能源需求的大爆發,所以整個清潔能源可能處於最黃金的階段。

黃金段的第二階段是什麼?清潔能源,尤其是以光伏爲主的新能源成本再次大幅下降,進入一個新的成本下降的循環。將來在技術提升之後,光伏的成本可能再降50%以上。

第一財經:目前科技領域,哪些板塊最值得關注?

華通:毫無疑問是碳中和,尤其是新能源領域。光伏不是以景氣爲主要邏輯的,還是要看公司對產業鏈的佈局和研發能力。新能源車產業鏈現在到了比較高的位置,但是硅未來會衝擊到整個新能源車的競爭格局,自動駕駛出現之後,整個汽車的購買和運營模式都可能會顛覆。

以中國競爭力提升的價值角度來看,首先是軍工、民用航空製造業、大飛機等。現在大飛機比較順暢地度過了技術儲備的第一個產業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具備標誌性的能夠量產的產品,能夠拉動產值,現在曙光已經出現了,再過兩到三年,中國民用航空製造業可能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第二是自主可控產業鏈,最核心的是半導體,已經到了估值週期的尾部了,後續需要關注能否進入兌現週期,目前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很明顯是在兌現週期裏;其次是國產軟件的國產替代,軟件的開發難度沒有那麼大,慢慢也會進入一個兌現期。

第一財經:你說半導體整體已經到了估值週期的尾段,但半導體其實已經調整了近一年,現在還是一個比較高的估值嗎?

華通:半導體整體都在估值週期尾段,如果成長性上不來,這個估值還是蠻有壓力的,如果業績能上來,相對來說大家可能會給一定的時間,允許它業績穿越到讓它估值回到一個比較好的箱體。

IC設計公司的客戶在宏觀週期裏可能自身需求會有一定下降,這樣設計公司會受影響。但如果下游客戶是工業領域,或者說設計公司自身有品類擴張,能夠完成自己的一個業績持續,那這樣的半導體公司的估值應該能夠穩在箱體裏。

設備公司實際上有比較大的分化,龍頭公司普遍偏貴,但不少小公司的估值比較合理。

整體來說,想再去依託估值擴張去獲取收益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沒了,現在只有景氣,只有能夠兌現業績的公司,或者說維持訂單週期、商業模式支持業績增長的公司還是不錯的。

第一財經:汽車電子會成爲像新能源、半導體一樣的又一個高景氣賽道嗎?

華通:由於電硅結合,IGBT和碳化硅的需求支撐非常強大,同時MCU、Nor flash對上市公司業績的支撐力度也很明顯。

今年是自動駕駛往L2、L3走的元年,它涉及到了不同的自動駕駛系統,包括激光雷達系統,這裏面就涉及到很多相關的算力、傳感器,未來可能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

公司變強比變大更重要

第一財經:如何挑選好公司?

華通:首先是管理層願意肩負起產業前進的使命,願意走一條難走的路,即管理層的價值觀;

第二是公司要有很好的組建團隊、運作團隊的能力;

第三是公司具備自己特定的能力;

第四是公司如何對未來戰略節點進行佈局。

第一財經:能分享一下你的投研體系和投資策略嗎?

華通:我們主要還是以時代性的產業浪潮爲主體去做脈絡,我研究的框架會大一些,不管有沒有短期能確定的機會,或者說是不是在產業的近期高點和低點,一旦我發現它可能是能夠成爲影響整個時代的核心的東西,我都會去長期跟蹤覆蓋。這是我研究的態度。

從投資角度來說,就是在長期的研究中,找到最有價值含量、最好定價的時間週期,也就是擇股擇時。能夠對整個投資收益產生巨大影響的,核心還是要有時代性的產業浪潮。

第一財經:目前你覺得有哪些風險需要投資者關注,你平時在管理基金的時候如何控制風險?

華通:我覺得最大的風險是來源於我們轉型的迫切性。

資本比較喜歡變大,喜歡追求高景氣度、業績擴張、收入擴張、產能擴張這種邏輯,他們會爲這樣的東西買單,然後定價更高。但是我覺得更應該追求的是變強的邏輯。

未來小週期裏最核心的邏輯就是找到能夠讓產業變強或者說自身能變強的公司,這其實是我們在未來幾年裏去解決股價上漲最重要的工具。相對來說能變強的公司,自然也比較容易能變大,而且比較能夠對抗估值波動,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但風險也來自於此,市場可能太過於追求變大了,宏觀環境給不了太高的景氣支撐,競爭在加劇、宏觀在波動,這種處在追求變大過程中的個股的波動就會特別大,所以我們要買能變強的公司。

附:華通簡介

北京郵電大學工學碩士,歷任百度在線策略工程師、華商基金TMT行業研究員、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專戶投資經理,現任廣東正圓投資基金經理。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後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