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或者說現在已經成爲了打造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的重要的戰場。”

5月27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文創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岑在新京智庫春季峯會“金融之策”分論壇上表示,數字時代的到來,以文化和數字技術融合爲特點的文化新業態不斷豐富着國際傳播的形式與內容,也爲中華文化突破時空界限、文化壁壘、語言障礙,以及進一步擴大文化傳播力、影響力提供了更多空間和可能。

我國提出2035年要建成文化強國的發展目標,未來要以講好中國故事爲着力點,而金融在文字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實施以及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文化事業繁榮方面都發揮着非常積極的重要的作用。金融全面支持和支撐發揮了中華文化軟實力的優勢。爲提升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金融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

此次新京智庫春季峯會分論壇主題爲金融之策:“數字時代”金融助力打造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

趙岑發表主旨演講稱,金融發揮着資源配置的作用,推動文化與科技的融合。通過文化產業的投融資市場,推動必要的資本流向文化與科技融合的重點領域。

根據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文創金融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報告(2021)》,2019年~2021年,以智能化、虛擬化爲方向的文化產業融資項目數量增加明顯。2021年,兩個方向融資項目數量佔當年總融資項目數量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從科技和文化產業各行業融合情況看,2021年音樂與音頻、體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智能化項目數量的佔比分別爲34.5%、31.4%和23.2%,影視和遊戲行業虛擬現實方向的項目數量佔比分別爲16.0%和12.5%。同時,文化企業通過滬深股市股權再融資獲得資金主要用於“文化+科技”新項目的開發,2021年滬深股市文化產業股權再融資超80%的項目爲自有項目開發融資,其中,超70%的項目將再融資資金投入到5G、VR、AI、高清視頻、新一代媒體服務與大數據平臺等領域。

提及更好地發揮金融作用,趙岑認爲,當下尚需進一步提升文化企業的治理能力,提升文化金融的活躍度。數字時代文化企業需要加大對優質內容及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的投入,需要更多資本投入、更靈活的金融工具組合。目前而言,我國文化產業主體運用資本市場的活躍度還有提升空間。

“比如科創板、創業板等市場針對文化科技類企業實施的服務和政策還需要加強,自注冊制改革以來,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的文化科技類企業數量佔比仍不足5%,2019年到2021年,我國文化科技類上市企業每年在A股市場進行股權再融資的金額佔整個市場再融資金額的比例還不足4%,債券融資的金額佔比不到1%。所以,需要進一步推動和提升文化企業治理能力,發揮好金融,特別是資本市場對文化產業的促進作用。”趙岑稱。

文化產業數字化有風險,金融政策可精準幫扶

演講中,趙岑表示,金融發揮着風險管理與分擔的作用,爲文化的科技化、數字化發展以及國際化傳播保駕護航。

他認爲,文化產業的數字化和國際化有特殊風險。首先,由於文化企業創意性的特點,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較高的經營風險;其次,文化出海面臨着“文化折扣”的影響,各國關於文化企業類的政策不同,文化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也會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此外,文化作爲輕資產是國家軟實力的一種體現,但是,金融在服務文化產業的過程中面臨着與傳統業務不同的問題,評估難度較大,標準化程度不高,造成了很多文化金融項目難以實現精準的風險定價,金融行業對文化產業的特點和特徵把握還不是很準確。這些因素都制約了文化金融本身的有效性和效率,所以出現了有效供給長期不足的問題。

“我們也看到各地,各機構通過制度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積極發揮着金融在風險管理和風險分擔中的作用,增強文化金融的有效供給。”趙岑稱,可以看到各地充分發揮擔保、保險和風險池的風險分擔作用,通過設立針對文化的政府、金融機構聯合分擔的風險池,來設計專有的文化類政策性擔保產品、創新的信用保障保險,分擔文化企業本身的融資風險,緩解融資難的問題。

此外,各保險公司在積極創新各類保險產品的同時,還推動文化金融服務下沉,化解文化類企業經營中的風險,比如針對非遺產品、古建築等項目的溯源、保護等,保險公司開發了非遺保險產品、文保建築創新的保險機制等,針對影視類公司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風險,保險公司也推出如完片擔保、影視類責任險等多種產品。

趙岑表示,各地聯動金融政策和產業政策,在疫情期間建立了完善的應急紓困機制,通過再貼現、再擔保、再貸款等政策,與產業發展政策相協調,相融合,進一步精準幫扶文化企業。

發揮金融穩定器作用,推動線上線下業態融合

在趙岑看來,金融發揮着穩定器的作用,對於加大文化與旅遊產業的支持力度提供了可能性,推動線上線下業態的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線下實體企業仍面臨着營業中斷的影響,恢復速度並未達到預期。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影票房總收入爲140億元,同比下降22.7%,“五一檔”電影票房共計收入2.9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2.26%。

統計局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文化娛樂休閒服務營業收入達218億元,下降6.4%。

趙岑表示,文化娛樂休閒服務領域是文化產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文化旅遊的重點領域,是文化內容變現的主要渠道,也是數字化技術應用的重要場景。“針對文化產業與線下業態爲主的一些領域,各地應做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向文化與旅遊產業傾斜,對區域重點企業要進行摸底,摸排,保證抗疫紓困政策更有針對性、精準性和持續性,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他認爲,在鼓勵金融助力文化產業的同時,還要關注引導,做好相應的風險把控。文化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也是民生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一直強調文化不能成爲市場的奴隸,要避免過度資本化和商業化。一方面,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制度建設,引導金融在助力文化產業過程中堅持“雙效統一”,正確理性地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

另外,政府可通過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各種重大的公共服務項目和重要的文化建設項目,發揮金融促進共同富裕的作用。各地也可以通過創新的政府專項債,包括文旅PPP項目等模式,支持新時代文化建設工程落地,同時,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到各類公共文化場館、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中。深化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進一步高標準地推動優質的文化惠民工程。

“我們說要引導政策性的金融機構,包括三大政策性銀行去爲整個鄉村振興、鄉村文化和旅遊的項目提供長週期、低成本的綜合優質的金融服務支持,以此推動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能夠對當地文化保護,藝術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趙岑在演講中還提及,政府可以依託金融天羅地網的檢測防禦系統,嚴厲打擊利用文旅項目非法集資,包括惡意逃債、逃廢債等行爲,建立核心企業重大項目常態化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精準防禦,化解企業股權抵押,包括資金斷裂相應的風險,促進文化金融的健康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王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