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这一情况得到明显好转。

交通运输部和多家机构公布的最新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铁路、公路货运量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九成左右。随着相关政策发力,强力推动大动脉和微循环畅通,物流保通保畅效果明显,供应链恢复速度正在加快。

4月份,本土疫情多发频发,波及全国多个省市,物流需求受到较大影响。但5月以来,这一情况得到明显好转。

在交通运输部26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鹏飞介绍,以港口航道运行情况为例,5月以来,全国港口航道保持畅通,主要生产指标稳定向好。5月1日~24日,全国重点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9亿吨,环比4月同期增长4.2%。其中上海港集装箱日均吞吐量10.75万标箱,环比4月日均增长4.6%,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日均量的84%,并继续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此外,与4月18日相比,5月24日高速公路货车流量上升约10.9%;铁路、公路货运量分别增长9.2%和12.6%,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九成左右。近一周,全国邮政快递日均业务量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本月25日介绍,今年4月份,疫情防控升级导致部分区域出现阶段性中断,物流企业服务网络受阻。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对工业品物流带来较大冲击。工业大类中,超过五成的行业物流需求有所下降。从区域来看,部分地区工业生产受到较大冲击。4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工业物流需求下降15%左右。1-4月份,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1个百分点;当月下降7.3%,降幅收窄7.6个百分点。

此外,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增速也持续放缓。1-4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个百分点。从地区来看,4月份以来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长三角、东北地区快递业务量同比降幅在30%左右。

1-4月,重点调查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1%,较一季度回落明显。不同行业中,除水上、冷链运输企业外,各行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快递、铁路、仓储服务企业业务收入降幅超过10%。重点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回升至一个月,比3月末增加5天。

“因各地道路运输管控造成提货难、改单次数频繁,物流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一位物流企业的老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情期间,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普遍增加20%以上。而有些疫区的特殊线路,成本可能两三倍地增加。

上述两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从亏损面来看,1-4月份,重点物流企业亏损面达到39%,比一季度扩大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主要分布在道路运输服务领域。从利润率来看,重点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回落至2%,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进一步降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部分道路运输小微企业亏损严重,面临较大生存危机。

5月24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主持召开部务会,强调要全力以赴保通保畅。持续推动落实保障物流畅通重要举措,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问题和民生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

德邦证券日前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称,根据货运、仓储库存、工业生产3方面的11个月度指标,比较今年4月与2020年2月的供应链受冲击幅度。供应链冲击大致遵循从“货运-仓储库存-生产”的传导链条。其中货运环节跌幅最大,仓储库存次之,生产环节跌幅最小。

德邦证券分析师芦哲表示,未来一个月,京沪疫情逐渐结束将驱动全国公路货运的大幅改善,供应链恢复速度有望加快。德邦证券预测,目前上游行业的生产恢复已经超过了疫情之前,钢铁、炼化都基本恢复正常,尤其是华东地区电炉开工率、焦化厂开工率均已出现拐点。从中游行业来看,轮胎、化工的恢复较上游的拐点约延后3周左右,5-6月供应链恢复速度将加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