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2022年初至今,民企地產債近乎“零發行”。但隨着一系列支持民企融資政策的落地,5月下旬,民企融資出現破冰。

繼碧桂園、龍湖集團美的置業作爲“示範房企”在信用保護工具的護航下陸續開展債券融資後,5月24日,包括新城控股中梁控股等在內的多家民營房企扎堆披露發債公告。碧桂園、龍湖集團、美的置業三家也被業內稱爲“三好生”。旭輝集團相關負責人5月25日上午也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融資發行目前已在籌備過程中”。

5月26日下午,據媒體報道,爲促進潛在的新債券發行,上交所將於5月27日下午4時爲碧桂園、龍湖、旭輝、美的置業、新城控股5家開發商舉辦投資者路演,這5家房企均爲首批啓動信用保護工具融資的民營房企。目前,《華夏時報》記者已從部分房企方面確認了該消息。

天風證券研報認爲,當前,房地產需求端進一步鬆動、房貸利率下行,中央對於問題房企表態比較積極的背景下,地產債的市場底可能已經出現,未來可以更樂觀一些。

融資需求獲支持

5月20日-23日,作爲示範房企,碧桂園、龍湖集團、美的置業在信用保護工具的護航下,陸續開展債券融資。強烈的破冰信號和示範意義之下,民企融資渠道重新暢通起來。

5月24日,多家民營房企披露發債公告。其中,作爲首批創設信用保護合約發債示範房企,新城控股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發行文件發佈,本次債券註冊金額爲30億元,發行金額上限爲10億元。本期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搭配債券的品種爲中期票據,期限2+1年,有效支持了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

在兩筆美元債共6.3億美元完成展期後,中梁控股集團實現再融資。同在5月24日,公司發行優先票據海外監管的公告顯示,中梁控股集團擬發行2期票據,其中一期發行金額2.02億美元,利率爲8.75%,到期時間爲2023年4月;另一期發行金額約爲4.29億美元,利率爲9.75%,到期時間爲2023年12月。

有消息稱,旭輝集團擬於本週(5.23-5.29)發行融資產品,涉及公司債及供應鏈ABS,覆蓋CDS及CRMW信用保護工具,最終將依據審批流程決定先後發行順序。5月25日早間,旭輝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確認了獲得了民營房企發債入場券的消息:“融資發行目前還在籌備過程中,我們會以公告形式進行信息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營房企融資環境改善的同時,國企的發債動作同樣不甘落後。例如,5月24日,越秀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通過境內經營主體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成功發行21.5億元公司債券。此次發行公司債3+2年期品種發行規模10億元,票面利率2.84%;5+2年期品種發行規模11.5億元,票面利率3.35%。

葛洲壩集團則在同一天發佈了2022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可續期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公告:本期債券發行規模爲不超過20億元,基礎期限爲3年;南京未來科技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當日也發佈公告稱,將發行2022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3.5億元,期限270天。

5月25日,魯能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項目狀態更新爲“已受理”。本次債券品種爲小公募,擬發行金額20億元。

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下半年起,房地產行業步入深度調整階段,民營房企在融資端舉步維艱。根據華創證券發佈的研報,截至2022年5月,民營地產債淨融資額已連續20個月爲負;尤其是2021年8月之後,民營房企新發債券規模大幅下滑,2022年初至今,民營地產債近乎“零發行”。

監管層支持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的一系列積極政策,被認爲是5月以來房地產融資環境逐漸改善的關鍵。5月25日,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房企債券融資得到積極支持,是因爲近期民營房企融資環境得以改善,加上多個部門的密集表態和一系列實質性動作,傳達了清晰有力的政策信號。

例如,4月11日晚間,證監會、國資委及全國工商聯發文指出,支持房企轉型,支持民營房企融資;4月29日,人民銀行召開專題會議,指出將及時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5月4日,證監會強調,積極支持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同日,銀保監會要求,商業銀行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併購的金融服務。

而在協調金融機構展期、下調房貸利率下限的同時,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也不斷推出創新工具來爲房企融資增信。例如,碧桂園通過“債券發行+信用保護”方案進行融資,這種方式在業內尚屬首次。另一方面,樓市紓困政策的力度和範圍也明顯擴大:年初至今,多地出臺了樓市調控政策,支持居民合理購房需求。

天風證券研報認爲,當前,因城施策背景下,房地產需求端進一步鬆動,房貸利率下行,中央對於問題房企表態比較積極,地產債的市場底可能已經出現,未來可以更樂觀一些;首創證券也指出,預計5月中旬後,房地產銷售動能將有所改善,隨着房地產銷售市場持續下行,預計金融端以及行政端政策還會持續增強。

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受訪人士謹慎地指出,目前啓動發債的仍以頭部房企爲主,政策實施效果以及中小民營房企能否受益還需進一步觀察。

克而瑞研究中心在5月25日發佈的研報亦指出,截至目前,經過深交所備案的信用保護合約核心交易商僅20家,信用保護憑證創設機構13家。參與者數量有限或會導致市場活躍度不夠,無法切實幫助到整體民營房企融資困境。

5月25日下午,億翰智庫研究總監於小雨向《華夏時報》記者強調,從碧桂園、龍湖、新城等企業獲得融資的情況來看,其實是監管層在釋放信號:企業足夠安全、穩健優質,纔可能獲得政策傾斜。“這也算是給其他民營房企指明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經營方向。”於小雨說。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