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受訪者供圖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科技日報通訊員 王紅蕾

五月,杏花綴滿枝頭。這是在黑土地上播種玉米的最好時節,也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站長錢春榮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整地、劃方、備種、施肥……49歲的錢春榮擼起袖子說幹就幹,生長在黑土地、常年下鄉,這些農活兒根本難不倒她。

都說搞農業研究“土掉渣”,但錢春榮卻“土”了近二十年,還被稱爲“最會過日子”的玉米專家。“我一直從事玉米研究工作,聚焦玉米全株利用,目標是將每株玉米都‘喫幹榨淨’,促進玉米農戶實現增產增收。”錢春榮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前不久,錢春榮憑藉突出的科研成績,獲得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從水稻轉向玉米栽培研究

出生在東北農村的錢春榮,說自己“是吸着黑土地的土味長起來的”。13歲時,錢春榮跟隨父母返城,離開了伴她長大的黑土地。“可是家鄉那黑黑的土地、綠油油的莊稼,一次次闖進我的夢鄉。”她回憶道。

高考那年,錢春榮沒跟父母商量,將所有志願都填上東北農學院(東北農業大學前身)。家人得知此事時,錄取通知書已寄到家中。

“大學期間,我整天泡在圖書館裏學習。我想盡可能多地學些知識,用它們幫助農民種出高產、質優的作物。”錢春榮回憶道,那時她希望自己畢業後能從事農業科研工作。

可是,夢想的實現並非一帆風順。大學畢業後,錢春榮被分配到一所農業中專學校,她走上了三尺講臺。

然而,錢春榮沒有就此放棄科研夢想。2003年,她辭去教師工作,重返校園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

2006年,錢春榮碩士畢業後來到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由於工作需要,領導希望她放棄碩士期間的研究方向——水稻,組建一支玉米研究攻關團隊,開展玉米高產高效栽培理論與技術研究。

變更方向,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全部歸零,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但錢春榮欣然答應。

第一個擺在錢春榮面前的難題就是——“怎麼種玉米”。不會種,她就跟在玉米專家身後,從播種學起;沒經驗,她就帶着新招的研究生,從基礎摸索。爲了及時準確獲取玉米的生長信息,她和團隊成員每到生長季都駐守在田裏,進行大量調查。

到了夏天,下田時錢春榮穿着迷彩服,頂着驕陽穿梭在玉米地,調查花期、記錄性狀。炎炎烈日下,一上午四五瓶礦泉水進肚居然一次廁所也不用去,全隨汗液蒸發了。從四月到十月,一整個玉米生長季,錢春榮和團隊成員幾乎無休,許多人的皮膚都被曬脫了皮。

一分汗水一分收穫。

錢春榮帶領團隊創造了一年內完成1440個田間試驗小區的紀錄,被栽培界同行稱爲“神話”,並先後參加和主持了科技部973計劃項目課題、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課題。此外,她和團隊成員率先開展的玉米全程機械化耕作栽培技術、玉米密植高產水熱高效利用技術先後獲得2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技術成果在黑龍江全省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累計爲農民增收60億元。

推廣秸稈肥料化利用技術

“科研成果只有讓老百姓真正用到,才能發揮出最大效能。”這是錢春榮常說的一句話。

一次到黑龍江省巴彥縣講課後,當地一家主營速食大碴粥的企業負責人找到錢春榮,向她諮詢“不同批次加工出來的大碴粥口感味道不一樣”的生產難題。在詳細瞭解企業相關技術流程後,錢春榮找到了癥結所在——加工所用原料品種不一致。爲此,錢春榮爲企業量身定製了兩款大碴粥專用玉米品種,並針對專用玉米品種配套了標準化栽培技術,指導企業與農戶合作,形成專用品種訂單生產,從品種源頭、栽培過程、加工品質等方面徹底解決了困擾企業多年的難題。

在錢春榮的助力下,這家企業打造了“小園玉米”品牌,相關產品於2021年被遴選爲全國“一鄉一品”優質產品,系黑龍江省唯一入選產品。通過企業加工,每畝小園玉米可以創造4萬元產值,種植小園玉米的農戶,每畝保底收入1800元。

爲了提高玉米種植效益,錢春榮帶領團隊成員選育了玉米與玉米鬚產量雙高的藥食同源型玉米專用品種,首創龍鬚粥和胎須茶等產品,延伸了玉米產業鏈,開闢了玉米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2016年,錢春榮參加項目答辯。會上,一位評委向她提問:“你幫農民生產了那麼多玉米,同時也產生那麼多秸稈,這秸稈怎麼處理呢?”就是這樣一個與答辯項目毫不相關的問題,深深地觸動了她。

此後,錢春榮深入田間地頭,與種植戶、養殖戶交流,向專家、同行請教,經過無數次生產調研、田間試驗,在前人研究基礎之上,終於打造出了玉米“一翻兩免”秸稈全量還田輪耕技術模式。該技術入選黑龍江省農業主推技術,成爲黑土地保護“龍江模式”關鍵技術,爲黑土地保護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爲了讓老百姓掌握秸稈肥料化利用技術,錢春榮利用農閒時間,走鄉串戶來到農戶家,和農民嘮家常,告訴他們“秸稈就是土地的‘糧食’,千萬不能再燒秸稈了”,還給農民做示範,教農民具體操作技術。

爲切實幫助貧困鄉解決秸稈問題,錢春榮與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宏豐村、哈爾濱市呼蘭區雙合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聯手,指導村民進行秸稈還田,爲村民引進直燃式生物質鍋爐。

開通直播間線上“雲”答疑

2020年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年近五旬的錢春榮“推”進了直播間。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攔住了錢春榮下鄉入屯的腳步,卻攔不住科技助農的心。爲了滿足疫情下農民科技培訓需求,她想到了藉助短視頻平臺進行科普的辦法。於是,她開始學習使用從未接觸過的短視頻App,開通直播間,就農民關心的春耕整地、秸稈還田、免耕播種、品種選擇、高效施肥等問題,爲農民進行“雲”答疑。

每次錢春榮直播,觀看人數少則幾百,多則數千人,五花八門的問題,她都一一細心解答;直播間回答不完的,她就在微信羣裏解答。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沒機會走上第一線。不過,因爲這場疫情,許多農業科研人員都變成了直播達人,用這種方式走在了服務三農的最前線。”錢春榮說。

爲讓農民朋友可以隨時在線反覆學習技術內容,錢春榮直播後還會精心製作通俗易懂的視頻課件,發佈到短視頻App上,供農民觀看,她也因此不小心成了“網紅”,相關事蹟被多家媒體報道。

有人曾問錢春榮,有了這麼多榮譽和成果,爲什麼不想換個更好的平臺?

“誰都想擁有更好的生活,但每個人對‘好’的定義是不同的。”錢春榮說,“這是片神奇的黑土地,我的根在這兒,離開黑土我恐怕難以生長。這裏養育着數不清的作物,蘊藏着創新發展的科學基因。我有責任和義務把前輩們傳授的經驗,以及自己的所想、所知、所得傳承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