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爲人知的老長安!

【皁河】

“皁河源頭”這塊大石標在西安市長安區局連村,大石頭的南邊看不見河道,大石頭下面一汪泉水咕咚只冒。實際上這下廟埋了一條管道,引潏河水而來。潏河源出長安縣南秦嶺, 古代西北流於樊川分爲兩支: 一北流爲皁水 ,注入渭河;一西南流合滈水,注於灃。

新編《長安縣誌》第四篇“自然環境”下第四章“水文”條載:皁河源於申店鄉局連村,水源主要是潏河滲水,稻田退水,韋曲鎮排水。

【皁河】

皁河在長安的發展歷史進程中名氣很大,最早爲“長安八水之一”。“長安八水”最早可追溯西漢司馬相如所著《上林賦》“且夫齊楚之事又烏足道乎!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始終霸(灞)、產(滻),出入涇、渭,鄷(灃)、鎬(滈)、潦(澇)、潏,紆餘委蛇,經營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

但是《上林賦》文中並沒有皁河,爲何要說皁河最早爲“長安八水之一”呢?民國《咸寧長安兩縣續志》卷五《地理考下》給出了答案:皁水(皁河)即潏水(潏河)之下游。可見在古代皁河就是潏河,是潏河的下游。

新編《長安縣誌》第四篇“自然環境”下第四章“水文”條載:潏河 古稱泬水,源流爲大峪河。出峪後於王莽鄉下紅廟村以西和小峪河匯流,大峪河與小峪河會合處以下稱潏河,向西北流;申店橋以下轉向西南流,至香積寺西納入滈河水(會流以下亦稱洨河),於五星鄉和迪村東北與灃河會合,是渭河的二級支流。實際上最早的潏河可是渭河的一級支流。《漢書.地理志》曰:潏水,北過上林苑入渭。

【皁河】

關於秦漢時期潏河的河道走向,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十九《渭水注》記載:南有泬水(潏河)注之,水上承皇子陂於樊川,其地即杜之樊鄉也……其水西北流,逕杜縣之杜京(杜城村)西,西北流,逕杜伯冢南……泬水又西北,左合故渠(潏河另一條河道)渠有二流,上承交水(一條匯合河),合於高陽原,而北逕河池陂東(在河池寨),而北注泬水。……泬水又北,逕長安城西,與昆明池水合,……泬水又北,分爲二水,一水東北流,一水北逕神明臺東……泬水又北流注渭,亦謂是水爲潏水也。

《水經注》所書潏河從在樊川分爲兩支,主流從皇子陂,過杜城、經昆明池、長安城,這條潏河主流在漢長安城西南支分爲三股:泬水正流穿城西建章宮區北流入渭;支流稱泬水支渠,東流從章門入城,流經未央宮、桂宮、長樂宮,出青門;另一支流稱泬水支津,北流折東北繞城西、城北兩面又北入渭。

《水經注》這條潏河下游河道正是後來的皁河。文中所書“潏河故渠上承交水”,說的就是潏河在樊川分出的那一條支流,這條支流就是今日潏河的主河道,在今香積寺處與滈河相匯,入洨河再進入灃河。

關於這條潏河支流,《三輔黃圖》文載:漢代漢武帝開鑿蓄水庫昆明池洨河爲最大的進水源。《長安志》載:“滈水本南山石鱉谷水(石砭峪),至香積寺與泬河(潏河支流)相交,謂之交河,西北入石巷口,灌昆明池。

【皁河】

隋唐時期長安人口已達百萬,爲了解決城市供水,修了龍首渠(水源滻河)、永安渠(水源引洨河),清明渠(水源潏河)。潏河的水源在終南山的大峪,除了上述三渠,又在潏河上修建黃渠和漕渠。

黃渠從大峪口開鑿引水,在今王莽街道分兩支,一支西北流入入曲江池(今大於水庫引水渠),另一支渠東入庫峪河,轉進滻河,進入龍首渠。

漕渠又稱漕河,實際上就是秦漢時期的潏河下游主流,爲了向京城長安水運秦嶺木炭,修繕潏河古道爲漕河,分潏水北流,至外郭城西金光門入城。《新唐書》黎幹傳載:“黎幹遷京兆尹,頗以治稱。京師苦樵薪乏,幹度開漕渠,興南山谷口,尾入於苑,以便運載。帝爲御安福門觀之。”

可見隋唐時期潏水主流河道有了變化,《水經注》中潏河“上承交水”的潏河支流,反客爲主成了主河道(今天的潏河河道)。文中“泬水又北,逕長安城西,與昆明池水合”這條潏河主流反而成爲支流,變成了運送木炭的漕河。

【皁河】

到了宋朝時期,張禮《遊城南記》中記載:“潏水今不至皇子陂,由瓜州村附神禾塹,上穿申店。而原愈高,鑿原而通,深至八九十尺,謂之坑河是也。”可見宋朝張禮看見的潏河,潏水今不至皇子陂,這就說明潏河下游的主流故渠(唐朝漕渠)已經與潏河不通水了。張禮看見的潏河沿着神禾原壁而西流,至香積寺塔,滈河交流,西合於灃,北注入渭水。已經與今天潏河走向大致趨同了。

【皁河】

到了明清時期,潏河河道基本定型。潏河最早的支流有一條向昆明池供水的支渠也已經乾涸(興隆街道甘河村還有老河道殘跡).明清時期唯一能看見的潏河,就是過神禾原至香積寺塔,與滈河交流西合於灃的這條潏河。潏河最早的主流古河道(漕渠)已經和潏河沒關係了,而是開挖了一條通濟渠。

據明嘉靖《陝西通志》載“潏水自南山下分爲二……一自杜曲、樊川南,又西過韋曲、華嚴寺南,又過下杜城南、神禾原北,折而過神禾原,西至香積寺,西南與滈水合爲洨河;一自東岸爲渠……皁河即漕河之訛稱。自牛頭寺入縣境西北之八丈溝,一分流爲通濟渠,一西北流經三橋鎮入渭。”

通濟渠,是明清時期西安城的引水渠道之一。是明成化元年陝西巡撫項忠與西安知府餘子俊爲解決府城西安西城內供水問題而開鑿的一條人工渠。此渠從府城西南丈八溝設閘遏水,引皁河水北上,過丈八頭小石橋,又北至南窯頭,又北過甘家寨,又東北過糜家橋、解家村,又北至外城郭,再東至安定門吊橋,然後經洞口入甕城南流。清乾隆二十八年陝西巡撫鄂弼修繕西安城時,將入城水門廢棄,自此通濟渠之水不復入城,成爲灌於城壕的護城河水。

清嘉慶《長安縣誌》卷十三《山川志》上,也是如此:皁河與潏水同出咸寧義谷,經皇子陂至韋曲西入縣界。皁水與潏水同源自大義谷口,西北流分爲二,一自東岸北經流胡公堰爲皁河,河上承胡公堰水及潏水枝津入長安界,即樊川西境。

【皁河】

民國1941年西京籌備委員會《西京規劃》中寫道:皁河,亦名藻河。上游即潏河,西北流至丈八溝南會碌碡堰水立閘,又分爲二:一東北流入城,名西龍渠,亦名通濟渠;一由閘口放水南流,復自西而折北,爲皁河正身,經漢故城入於渭。

建國後疏通通濟渠時,其引水處已經高於潏水河道1米多,無法再直接引潏河水入渠。今皁河自局連村起爲稻田排水、潏河滲水、韋曲城鎮排水集流而成,經申店、韋曲、杜城、丈八溝北流入渭河。

上世紀70年代,皁河的源頭枯竭,皁河河道穿城而過,成了一條排污河,雨污不分,排入污水處理廠。2015年規劃3630畝的皁河生態公園提上日程,今天的皁河已經成爲西安城南的一道風景。

【皁河】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於2020年2月25日,張新武:世居灃西周禮之鄉,長於長安物華之地,自幼好文筆。而立之年從軍,歸鄉自詡:“宗周先聖遺民,豐鎬故里之子”。隨以“豐鎬遺子”爲筆名,醉心周秦漢唐文化研究,因地理之便,對灃河兩岸宗周豐鎬故地鄉土人文歷史研究頗深,筆不輟耕,文章多發表於報刊,多次參與本地人文歷史書籍編寫、電視節目錄制。現爲長安作協、西鹹作協、西安地名研究會會員。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