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爲人知的老長安!

清康熙21年康如璉《戶縣誌古豐景圖》中繪出鄠縣十二景,康熙59年吳廷芝依次制《甘亭十二景詩》碑,無不是鄠邑地區的絕世美景,今天說的就和三大景觀有關,分別是:紫閣青冥、圭峯夜月、高冠瀑布。

【紫閣峪紫閣峯】

今天主說紫閣峪。紫閣峪位於西安市鄠邑區終南山北麓,也是秦嶺72峪之一。紫閣峪現在還沒有開發,所以名頭不大,但若深入瞭解其歷史,則肅然起敬。早在漢代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就在峪中無量洞隱居修道;北周時期高僧法藏在此修行八年,唐代時期,高僧道宣、飛錫、慧昭等在此修行,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來暢遊。宋朝司馬光、程顥、章惇等人來此觀景;明朝王九思、康海、王九峯等文壇大家在此以文會友,清代傅龍標、王心敬、長松居士等到此談詩作賦。

紫閣峪所對的山峯古時稱紫蓋山,因形似女人紫色頭蓋而名。每當晴朗之日,觀紫閣峯,陽光燦爛,紫氣騰昇,峯面如紫色閣樓,於是改名爲紫閣山。主峯叫紫閣峯,海拔高2150米。自古是遊覽勝地。傅龍標豪稱:“紫閣山頭寺,終南第一峯”。

[唐]李白詩云: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憑崖望咸陽,宮闕羅北極。

[唐]白居易詩云:晨遊紫閣峯,暮宿山下村。村老見餘喜,爲餘開一尊。

【高冠峪】

【高冠瀑布】

紫閣峪東面臨高冠峪,因山內有座“石帽峯”,恰似巨人頭戴高帽,便以“高冠”命名。峪中所流的高冠河是灃河支流,也是鄠邑區和長安的界河。高冠峪口山形陡絕,有瀑布飛下,如銀河倒瀉,水下爲潭,廣可數丈,深不可測。所以高冠瀑布榮列“甘亭十二景”之一,氣勢頗爲壯觀。

[唐]岑參詩云:"崖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

【太平峪】

【太平河望圭峯山】

紫閣峪西面臨太平峪,唐《元和郡縣誌》記載:“隋太平宮在戶縣東南三十一里,對太平谷,因名之。”可見隋唐時期,太平峪名:太平谷。

清《戶縣誌·古蹟》記載:“太平宮隋建,在縣東南三十里草堂寺東,唐高祖避暑處。”

民國《重修戶縣誌》載:“太平峪口有真武廟即隋太平公主故址。廟背山腰有洞深闊丈餘,名朝陽洞”。

太平峪口有“尖山”,筆直挺拔,孤峯高聳狀若“玉圭”,又名:圭峯山。海拔近1500米。民國年間的《重修戶縣誌》曰:“山峯重疊似圭,故又謂圭峯”。圭峯山虛空崖下,有四泉成四潭,稱“夜月池”,秋夏之夜,明月高懸,銀光灑瀉,四池清澈如鏡,宛生四月,故有“天上一輪月,圭峯十二圓”。所以“圭峯夜月”也榮列“甘亭十二景”之一。

[北宋]范仲淹遊圭峯山,即興說道:“對酒羣樂,豈如圭峯月下,倚高松聽長笛,忘天下萬物之際樂”

【神水峪】

【遠處紫閣峯】

車沿西太路行至太平峪口東拐紫閣峪,中間會碰見一個小峪口,名曰:“神水峪”,其名不揚,在太平峪和紫閣峪之間,有細水一道,恍似天來,故名:神水。

繼續向東前行至杜家莊村口,即爲上紫閣峪之正道。遠觀紫閣峯,筆直挺拔,紫氣環繞,蒼翠奪目,這就是戶縣十二景之一的"紫閣青冥"。

《雍勝錄》載:“紫閣峯在戶縣東南,旭日射之,爛然而紫;山形上聳,若樓閣然,故名紫閣。”

[清]長松居士詩云:“紫閣層巒列翠屏,巍然形勢入青冥。”

紫閣峯又名:紫金巖,其北有黃閣峯,其南有白閣峯,峯頂常年積雪不融,其西有仙掌峯,斷層絕壁千仞,似刀砍劍劈,形似一擎天仙人掌,依峯巒而起,勢壯沖天,故有“紫閣仙掌”之稱。

【紫閣峪大圓寺】

沿水泥路上山前行第一座廟爲大圓寺,最早叫“魚盤寺”。傳言此地是西漢張良隱居辟穀修仙之地,亦稱子房莊。

寺內《魚盤寺盛事通記》碑文載:“漢永平13年重陽,漢明帝劉莊夜夢留侯張良,停於龍榻前留言:'吾乃留侯是也,昔時居紫蓋山北莊,擇一福地,形似魚盤。今西方天竺佛法已傳入白馬寺,爾可在吾居處建淨土道場,弘揚佛法,可保國泰民安。'言畢,駕祥光西去。翌年仲春,漢明帝下令修魚盤寺”。

南北朝時期,在此地置大寺,後秦時期鳩摩羅什曾在此地翻譯經書。西魏時期,寺院名曰:大乘寺。唐朝時期楚金禪師在此研習佛法,病逝後唐德宗追封爲“大圓禪師”,大圓寺之名也由此而來。《戶縣縣誌》載:“因寺僧大圓滿得名。”

明萬曆年間,清康熙年間先後增修。可惜清末同治期間遭兵火焚燬大半,民國時期寺院僅存佛殿,草房數間,文革四舊老佛像毀於一旦,直到今日方纔大興。

【紫閣峪】

【紫閣峪】

【紫閣峪村】

【紫閣峪】

【紫閣峪】

水泥路修建在峪內的東側,越前行峪口越深,峪內草木翠清,清水潺潺,路對面的小山頭宛如巨蟒盤臥,人稱:蟒頭山。爲紫閣十景之一,名曰:“蟒頭觀燈”,順蟒頭山可以進神水嶼上西嶺經王母宮觀睡佛洞。

沿大圓寺繼續沿水泥路前行500米,可以看見看見一個水廠,水廠前有一條大瀑布,名曰:無底潭瀑布,高約30玉米,銀瀑飛旋,恰似銀河倒瀉,傳言與高冠瀑布相通。在前行有一大片竹林,景色秀麗。行至水泥路盡頭,可以看見一個簡易大門,門後就是紫閣峪的停車場,旁邊有“紫閣峪”村碑。

從停車場往上的路,是沙土路。在向前行,深峪漸與路平,可以看到一座“便民慈善橋”的石碑,前面有一大石,中裂有樹,鬼斧神工,名曰:“望夫石”,不遠處有一汪清泉,名曰:“神仙泉”,在前行有一小村落,都是農家樂,也就是我麼要尋找的“紫閣寺遺址”。

北周建德二年,法藏禪師進紫閣山在石窟搭棚定修,立禪房高崖之下。唐武德七年,道宣祖師進紫閣山建“白泉寺”,與居住在東側嶺上的藥王孫思邈,每一往來,議論終夕。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敕建改爲寶林寺。《陝西通志》記載:"寶林寺:在縣南五十里紫閣峪,唐太宗敕建,尉遲恭監修,寶塔高五丈餘,內有湧鉢泉"。寶林寺北宋時期更名爲紫閣寺,當地人呼“閣兒寺”。到清同治年間,寺院毀於兵火,蹤跡全無,直到2003年被大水衝出遺址。

【敬德塔】

【敬德塔】

從紫閣寺遺址向南,可看到約一里外一座山頭上挺立的寶林寺塔,位於三面峭壁斷崖的山頭上,這也是紫閣峪的地標建築。寶林寺塔也稱:紫閣寺塔,因唐太宗敕建,尉遲敬德監修,老百姓俗稱“敬德塔”。唐時塔修爲五層,宋哲宗元佑七年中由紫閣山僧俗等人由原五層改建爲七級磚塔,樓閣式青磚結構,塔高17米,第一層出兩跳單昂單拱,第二層以上均出一跳華拱,僅有鬥而無橫拱。

【敬德塔】

要說這敬德塔,和唐僧玄奘法師還有一些淵源。唐貞觀元年玄奘法師上奏朝廷,請求西行求法,未獲唐太宗批准。玄奘隨偷渡玉門關,行走萬里,私往天竺(印度)追求佛法。學成歸國帶回梵文經書526筴657部,唐太宗李世民派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等親自在京城長安郊外迎接。

玄奘法師最早是請求在少林寺翻譯佛經,唐太宗讓玄奘爲官未成,見其心意已決,隨恩准其在京都長安城弘福寺翻譯經書,其後在大慈恩寺(今西安大雁塔)開辦大型譯場,晚年更是將皇室四大避暑行宮的玉華宮(銅川玉華宮)交給玄奘法師翻譯經書。麟德元年二月初五,玄奘法師在玉華宮圓寂,遺體葬於長安城東白鹿原雲經寺(今西安灞橋區灣子村)。

白鹿原雲經寺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以:"烘可爲雲,騎可爲經,策可爲寺"之說遂定名雲經寺。據碑石記載:隋唐時代寺院規模宏大,是佛教臨濟宗活動的道場,寺內有高僧姚秦鳩摩羅什弟子云水法師講經布法五十餘年,香火鼎盛,玄奘法師在寺內譯經數年。

因白鹿原距長安近在咫尺,地勢又高,唐高宗在大明宮中,抬頭看見白鹿原雲經寺,就想起了玄奘法師,十分傷感。於是有人上奏,建議遷葬。總章二年四月八日,唐高宗命改葬玄奘法師於長安縣樊川,並在葬地營建塔宇,唐肅宗還爲舍利塔親題寫塔額“興教”二字,也就是今日長安樊川的護國興教寺,裏面至今有唐玄奘靈骨塔,兩側有其弟子窺基和新羅弟子圓測的舍利墓塔。窺基史稱“三車法師”,是尉遲敬德的弟子。有一種說法天下大亂,爲求保全,玄奘部分遺骸被興教寺僧護攜至終南山紫閣峪,寶林寺旁的敬德塔就是玄奘遺骸安奉遺骨之處,官方因此重新修繕寶林寺。

【敬德塔】

至宋朝端拱元年,金陵天禧寺住持來紫閣寺朝聖,發現寺廢塔危,隨從塔中取出發現的玄奘法師頭頂骨,迎歸金陵(今南京)天禧寺供奉。《金陵新志》言:可政和尚取走玄奘頂骨之處,現在舊寺遺址上尚存北宋元佑七年所建紫閣寺塔。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佔領南京,掘出安奉玄奘法師頂骨的石函,石函二面題字,一面寫:“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玄奘頂骨,早因黃巢發塔,今長幹演化大師可政,於長安傳得,於此葬之,宋仁宗天聖五年二月五日,同緣弟子唐文遇、弟子文德、文慶、弟子丁洪審、弟子劉文進、弟子張靄。”;另一面寫:“奘法師頂骨塔,初在天禧寺之東岡,大明洪武十九年,受菩薩戒弟子黃福燈,遷於寺之南岡三塔之上,是歲丙寅冬十月傳教比丘守仁謹志。”

得知此爲玄奘法師靈骨,日本鬼子想要偷運日本,雖嚴密封鎖消息,還是被愛國人士所知,迫於輿論壓力日軍將靈骨歸還,但仍有部分靈骨被日軍偷走供奉於日本東京增上寺、慈恩寺。解放初期日本分送一小塊靈骨赴臺,供奉在日月潭畔的玄奘寺慈恩塔內。

【敬德塔】

【紫閣峯】

從敬德塔再往上到紫閣峯,山路崎嶇有十幾裏,前行一兩裏,就到了蒼龍砭,因古槐盤繞於石砭上,形如蒼龍鎖砭,故而得名“蒼龍砭”。過了蒼龍砭,路更加難走,沿途可見姊妹潭瀑布和甕城子瀑布。

紫閣峯的峭壁上有個張良洞,也叫:無量洞。相傳是張良和赤松子對弈下棋的山洞,山腰古碑有“蓋黃石公優遊於其上,赤松子偕良於其間者也”字樣。既有說此爲黃石公與赤松子弈棋之處,也叫“黃石洞”。

唐朝時期傳說藥王孫思邈也曾在洞中煉藥,所以也叫:藥王洞。據說洞內有石炕、石桌,石棋盤,現在通道阻隔,已經無法攀登。山腰有明萬曆年間石碑一通,名《大明修建丫鬢山記》,文中就之句。紫閣峪的源頭是鐵瓦殿,房頂的瓦全是鐵做的,因所居山巔,遠觀而未至,實則一大遺憾。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於2020年2月25日,張新武:世居灃西周禮之鄉,長於長安物華之地,自幼好文筆。而立之年從軍,歸鄉自詡:“宗周先聖遺民,豐鎬故里之子”。隨以“豐鎬遺子”爲筆名,醉心周秦漢唐文化研究,因地理之便,對灃河兩岸宗周豐鎬故地鄉土人文歷史研究頗深,筆不輟耕,文章多發表於報刊,多次參與本地人文歷史書籍編寫、電視節目錄制。現爲長安作協、西鹹作協、西安地名研究會會員。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