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白帆

“物流是经济的血脉,抓好了物流畅通,就等于打通了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在6月3日“中欧教授话未来”之“重振经济,从凝聚共识到共同行动”主题线上论坛上,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发言中提到。

自6月1日起,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正式落地。该方案提到,要“畅通国内国际物流运输通道,加快推广使用全国统一互认的通行证,提升跨省运输中转站运行效率,推广无接触物流方式,提高货运通行效率”。 

对此,顾金山表示,上海港是港航物流大通道中的重要节点,也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圈连接世界的桥头堡,对这一条的体会尤其深刻

随着上海复工复产的持续推动,以及从6月1日起进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上海港的恢复情况也愈加明朗。 

顾金山在会议中提到,从5月下旬以来,整个港口的作业量回升非常明显。以集卡为例,平时每天集卡进场的数量在4.5万辆左右,3、4月份最低的时候,每天进场的集卡只有1万辆。5月份开始,每天进场的集卡数量基本恢复到4万辆。另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5月24日时,上海港集装箱日吞吐量已经回升至正常水平的95.3%。

与此同时,随着大面积复工开始,物流需求更多反弹,上海港方面预计运力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跟不上。因此,目前上海港正在进行协调,船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的波动,尽快安排一些加班船投入到挂靠上海的航线中。 

上海港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运转不暂停,也与多种方式联运的策略有关。疫情期间,“陆转水”“海铁联运”通过用内河运输、铁路运输等多种方式,弥补公路运输造成的堵点,让各地的货物能够顺利运抵上海港。 

顾金山也介绍,此次“陆改水”的运输方式增长幅度很大,水水中转的比例提升了30%。同时,上海港也加大了“公转铁”的力度,进一步通过铁路运输来提升整个上海港的接货能力和集疏运体系。与往常对比来看,“公转铁”大约增长105%,增加了近5万个集装箱。

顾金山表示,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加强河海联运和海铁联运,通过这两方面完善集疏运体系,进一步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绿色运输的能力。

《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还提出,鼓励港口企业减免特定时期内的货物堆存费,鼓励航运公司减免特定时期内的滞箱费,倡导港航相关企业减免外贸进出口相关物流操作费用。

顾金山说,受疫情的影响,国外港口的提货时间普遍较长,2021年全球前20个港口的滞港费堆存费平均上涨了104%。而上海港从4月中下旬就开始了堆存费50%优惠减免的措施,“到目前为止,上海港大概已经减免了1.4亿元。”顾金山表示,这一举措主要是帮助大家降低特殊时期的物流成本。

顾金山还表示,要通过三大举措来提高港口韧性,增强上海港的国际枢纽功能,保障我国最重要经济地区的供应链安全畅通。

首先,要打造安全、高效、便捷、韧性的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河海联运,加快推进路改水。重点要畅通内河集疏运系统,释放长三角地区内河运输的优势,应对紧急状态下公路资源紧缺导致陆运不畅的问题,同时也要努力补齐铁路集疏运的短板,提高海铁联运能力。

其次,要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强管理协同,尤其是提升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来降低客户成本,提高综合物流的效率。

此外,要着力通过科技赋能来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港口智慧发展是大势所趋,疫情期间也在大力加快这方面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