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肖恩

近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在ASCO年会上汇报了重磅抗体偶联药物(ADC)Enhertu,在治疗HER2低表达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与化疗相比,在HER2低表达患者群体中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0%。

在这HER2低表达患者群体中,也包括此前被定义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部分患者。

可见,阿斯利康通过Enhertu既改善了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同时也手握Enhertu与Trop-2 ADC药物DS-1062,在预后差的TNBC市场与吉利德、云顶新耀的戈沙妥珠单抗(Trodelvy)角逐厮杀。而在ADC领域,第一三共的竞争力早已声名在外,对于云顶新耀来说,王牌产品的确定性无疑有所动摇。

戈沙妥珠单抗:第一个批准用于TNBC的ADC

脱胎于康桥资本的云顶新耀,在创业初期受限于自研能力的欠缺,目前的产品管线全部是通过License-in积累的。在其一两年内将要上市的产品中,戈沙妥珠单抗(Trop-2 ADC)无疑是公司寄予最大期望的“王牌”产品。

2019年4月,云顶新耀与Immunomedics(后被吉利德收购)订立许可协议,通过累计高达8.35亿美元获得其戈沙妥组单抗在大中华地区、韩国、新加坡等地区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的权益。

作为港股18A的Biotech企业,云顶新耀本身靠着融资过活,能如此大手笔引入Trodelvy,主要是其看好TROP-2这个靶点。TROP-2为一种在多种实体瘤中高度表达的表面抗原,宫颈癌、三阴乳腺癌和尿路上皮癌中的Trop-2表 达率分别高达89%、88%和83%。这一表达率超过PD-1约30%出头的水平,有可能成为超过PD-1的广谱靶点。Trodelvy通过靶向癌细胞Trop-2蛋白抗体sacituzumab,能够将高浓度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SN-38递送至肿瘤细胞,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及RNA合成。

相较于化疗(艾力布林或长春瑞滨等),在至少接受过两种疗法的mTNBC患者,Trodelvy单药可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59%。与化疗组相比:

  • 中位PFS:6个月vs 1.7个月;
  • 客观缓释率ORR:35%vs5%;
  • 中位OS:1 vs 6.7个月。

由于明显改善患者预后,Trodelvy是目前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Trop-2 ADC药物。适应症为mTNBC(2L):美国(BLA上市),新加坡(NDA上市)。

此外,Trodelvy在中国和韩国的上市申请均受理,NMPA并给予优先评审资格。鉴于FDA的批准,预计云顶新耀将在2022年收获Trodelvy在中国、新加坡、韩国的2线mTNBC适应症。

阿斯利康Enhertu/DS-1062联手紧逼

尽管Trodelvy既是第一个获批的Trop-2 ADC药物,又是第一个获批TNBC适应症的ADC,但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竞争无处不在。

近日,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在ASCO年会上汇报了HER2 ADC药物Enhertu在治疗HER2低表达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与化疗相比,在HER2低表达患者群体中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0%。Enhertu组中位OS为23.4个月,化疗组为16.8个月。

通常乳腺癌根据肿瘤细胞表达的受体类型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HER2阳性,HR阳性/HER2阴性,和三阴性乳腺癌。归类为HER2阴性的患者,并非代表其癌细胞完全不表达HER2,只不过是在免疫组织学化学(IHC)染色检测中评分为1+,或者IHC为2+但是原位杂交(ISH)检测为阴性,但实际上她们的肿瘤其实也表达少量的HER2。

而在临床被归类为HER2阴性但仍表达少部分HER2的患者的数量庞大,占乳腺癌患者的比例高达50%,当然也包括此前被定义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部分患者。以至于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Shanu Modi博士表示: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划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方式。

在阿斯利康的这项临床试验中,作为HER2 ADC药物Enhertu治疗的患者群体称为HER2低表达患者,同样也包括三阴性乳腺癌的部分患者。

实际上,Enhertu并不需要通过抑制HER2活性产生疗效,肿瘤细胞上表达的少量HER2只是引导ADC将细胞毒性药物递送到细胞内部的信号。在毒素杀伤吞入ADC的癌细胞之后,能够杀死附近的癌细胞,产生“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这让它能在HER2表达水平更低的肿瘤中产生效果。

此外,由于Enhertu使用了第一三共的DXd ADC技术平台,细胞毒性药物和连接子上技术优势明显。其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DXd)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与伊立替康相比活性提高了10倍。

因此,阿斯利康的Enhertu可在HER2低表达的部分三阴乳腺癌市场中与云顶新耀的Trodelvy展开竞争。预计Enhertu将在2023年在中国获批上市。

如果说Enhertu还是“侧面”竞争,那阿斯利康布局的Trop-2 ADC药物DS-1062则是和Trodelvy“刚正面”。

在2021年ESMO乳腺癌大会上,DS-1062治疗三阴乳腺癌的Ⅰ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均十分优异,ORR达到43%,疾病控制率达95%,明显超过Trodelvy,有望成为TROP-2 ADC中的佼佼者。

阿斯利康以总金额60亿美元引进第一三共DS-1062(目前最高研发阶段处于III期),尽管仍未上市但已和Trodelvy一样,纳入了美国、中国、台湾的指南。

目前,继PD-1之后,国内HER2 ADC的研发已日渐拥挤,可以预见,随着DS-1062正式加入战场,国内Trop-2 ADC领域竞争愈发激烈。包括云顶新耀的Trodelvy,阿斯利康的DS-1062,科伦药业SKB264(目前处于三期临床,海外权益13亿美金卖给了MSD)。君实生物/多禧生物JS108、复旦张江、诗健生物/东曜药业,均在1/2期。

因此,在阿斯利康双药夹击下,在科伦也将上市的冲击下,云顶新耀花超8亿美金买来的Trodelvy的销售峰值的预测难度势必加大。

荣昌生物在mUC领域数据亮眼 或挤压Trodelvy的市场前景

尽管TNB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乳腺癌,但患者数量较为有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到2024年我国TNBC的市场规模仅有6.3亿元,到2030年为10.3亿元。

因此,云顶新耀针对Trop2 ADC的研发,需加速拓宽至实体瘤诸如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尿路上皮癌等市场空间较大的适应症。

目前,除2线转移三阴乳腺癌的适应症外,Trodelvy最接上市的适应症,为已经在美国上市的转移尿路上皮癌mUC(2 L/3L)。云顶新耀计划在亚太寻求基于美国批准的BLA申请,在中国进度为3期临床。

尿路上皮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五年存活率估计仅为4.6%,中国每年大约有超过8万例尿路上皮癌新发患者,近3.3万人死于该病。对于经铂类化疗和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尿路上皮癌患者,亟需新的治疗方案。

Trodelvy于2021年4月在美国获得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以及PD-1/PD-L1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使用Trodelvy的患者ORR为27.7%,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10.5个月。即使加上此前PD-1月2个月出头的mPFS,序贯下来的mPFS也不到8个月。

而在今年ASCO年会上,荣昌生物以壁报讨论的形式公布了维迪西妥单抗其在尿路上皮癌(mUC)治疗领域的明显优势。

公布的数据显示,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对标准含铂治疗失败的mUC患者,截至2022年4月22日,39例至少有两次肿瘤评估的患者中,cORR为71.8%,DCR为92.3%,总体mPFS为9.2个月,mOS未达到。

这个数据显然要好于Trodelvy的3L数据,且随着HER2或PD-L1的表达增加,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治疗的ORR值升高。

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和中国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这在中国ADC药物领域尚属首次,而Trodelvy也仅仅是加速获批。

FDA加速审批程序包括优先审查、加速批准、快速通道认定和突破性疗法认定(BTD),其中突破疗法含金量最高。此外,尽管相关适应症还没有获批,但维迪西妥单抗也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指南,而Trodelvy并没有入选指南推荐目录。

这也从侧面反映,在中美两地,疗效看维迪西妥单抗或将挤压Trodelvy在mUC的市场前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