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險業通過增加抗疫相關產品和責任的供給、加強資金支持、減費讓利、延遲保費繳納等多種方式,助力上海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自此輪疫情發生以來,位於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的農業企業上海浩豐果蔬專業合作社,每天從外地調運100多噸蔬菜到上海基地進行包裝加工,再面向全市配送。合作社總經理劉元軍介紹稱,每天要安排多名司機和配送員直送全市各社區,很擔心疫情傳染帶來的風險。

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和劉元軍有同樣擔憂的企業管理者不在少數。復工防疫風險以及再次營業中斷的連鎖風險、流動性資金捉襟見肘等,是企業普遍反映的困難。

收到太平洋安信農險的“三農安疫保”的保單後,劉元軍安心了不少。“雖然我們已經嚴格按照要求做好防護,但有了保險保障,如果因爲工作不幸感染,或者引起公司的停工,會獲得相應的補償和保障,我們更安心。”

事實上,從此輪疫情暴發到目前恢復全面復工復產的階段,上海保險業一直在發揮着保險“天職”。第一財經記者從業內瞭解到,上海保險業通過增加抗疫相關產品和責任的供給、加強資金支持、減費讓利、延遲保費繳納等多種方式,助力上海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用保險主業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本身就是發揮社會‘穩定器’的作用,同時也是響應政策號召及體現保險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的必然選擇。”一名保險業資深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發揮保險“天職”,聚焦企業紓困

從3月末上海市政府發佈的抗疫紓困“21條”到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受疫情影響困難行業企業等金融服務的通知》(下稱“42條”),保險業在紓困企業方面都被賦予了重要責任。

“42條”中就有多條提及需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包括鼓勵針對因疫情暫時遇困行業企業特點,積極發展財產保險、責任保險業務,創新保險產品;進一步提高營業中斷險、財產損失險、僱主責任險、貨物運輸險等業務覆蓋面等。

上述“三農安疫保”即爲此次上海保險業爲疫情期間企業生產經營量身定製而創新提供風險保障的典型例子。據瞭解,“三農安疫保”是爲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量身打造的,涵蓋了今年疫情防控中才出現的“封控”、“確診人員”等新名詞和新概念,保險責任範圍更廣,全方位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有效緩解企業和羣衆的後顧之憂。

而對於此次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爲支持其復工復產,各險企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例如,針對餐飲、商務、服務三類行業,中華財險上海分公司推出“復工無憂”小微商戶保險產品,保障內容包括財產綜合保障、營業中斷保障、公衆責任保險、僱員保障四部分;國壽財險上海市分公司則推出冷鏈貨物無害化處理保險,爲中小微企業因標的物被政府相關部門檢測出攜帶法定傳染病病毒而被進行無害化處理造成的損失提供風險保障。雖然產品名稱各異,但基本都覆蓋了員工感染風險、營業中斷風險、貨物因疫情影響受到損失等復工復產中的主要風險,解決了企業管理者的部分後顧之憂。

有了風險保障之後,在風險事件發生後理賠金何時能到賬,對於在疫情期間資金鍊原本就喫緊的企業來說也是一樁要事。在“42條”中,就特別強調了需要加快保險理賠服務,做到應賠盡賠快賠。

據瞭解,針對疫情期間的保險理賠,上海保險業堅持“能賠則賠”原則,建立理賠“綠色通道”,設立24小時接案和報案電話,簡化理賠程序,提高線上化理賠時效,確保及時高效地做好各項理賠服務。例如,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與市商務委合作開通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信保綠色通道”,公佈實時風險信息、快速受理報案、專業人員一對一報務等三項承諾,幫助中小微企業更好應對突發風險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大地財險上海分公司則建立綠色通道,對於受疫情影響的出險客戶實行優先賠付,特別是對於中高風險區域發生的小額案件,在事故真實、責任明確的情況下,靈活減免現場復勘與相關證明材料,爲客戶提供方便,提高理賠效率。

據上海銀保監局統計數據,本輪疫情期間,在滬保險公司在多款保險產品上擴展新冠肺炎責任,覆蓋參保人數500餘萬人,目前涉疫保險賠付金額已超3400萬元。

減費讓利,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減費讓利,是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最需要的、也最有即時效果的扶持措施之一。

“42條”就明確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嚴格落實各項金融服務收費政策,鼓勵加大對因疫情暫時遇困行業企業金融服務收費的優惠減免力度。在受疫情影響較爲嚴重的地區,鼓勵保險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保單到期日或延期收取保費。

第一財經記者從各個險企採訪瞭解到,通過加強履約保證保險、降低保費、延遲交費、降低租金、輸送資金彈藥等多種方式,上海保險業從各個維度爲企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緩解資金壓力。

在履約保證保險方面,人保財險上海市分公司制定了“一企一策”的專項紓困方案,建立“暫時困難”企業清單,3月至今,已協助16個科技履約貸項目獲批4400萬元授信,爲9家企業放款3350萬元。而太保產險上海分公司亦全力支持科技貸參保企業的融資需求,僅3月當月,就爲14家企業辦理了科技履約貸款保證保險,總保額達7500餘萬元。

在降費方面,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於4月作爲全國首批分支啓動降費工作,針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型企業及小微企業,降費幅度原則上分別不低於10%和15%,其餘小微企業降費幅度不低於10%;太平產險表示其加大保供物資、防疫物資的貨運險保障力度,全面支持物流保通保暢,對部分線上化產品做階段性費率下調;中銀保險上海分公司則採取降低部分客戶車險自主定價係數的方式降低車險保費。

而在延期繳納保費方面,各大險企也均出臺了相應措施。例如,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針對疫情影響下企業現金流偏於緊張的情況,爲企業提供月交、季交、半年交等多種靈活的保費繳納方式,緩解企業資金週轉壓力;對於受疫情影響而無法及時完成續保的企業,在企業提供員工名單報備後,可無縫銜接上一年度的保險期間,或指定日期追溯生效,切實保障企業員工的保險權益。中國太保則稱,爲了確保中小企業在疫情期間保險保障不缺失,中國太保壽險爲客戶提供免息復效、延長交費寬限期等政策,使客戶保障得以延續。

另外,爲響應國有企業減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屋租金的措施,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等國有企業發佈了減租通告,免除其2022年3個月-6個月的租金。第一財經記者近日從中國人壽上海市分公司瞭解到,其首批租金減免金額已超160萬元。

同時,保險資金也爲企業提供了金融“活水”。太平資產表示,近期提供了9.5億元融資,爲上海城投集團充實運營資金,支持保障城市公路管理、供水服務、防汛排水、污水污泥處理等運營管理工作。

數字化轉型,滿足便利度期盼

在2020年疫情期間,滬上許多保險公司就已加快了線上化轉型的步伐。在此輪疫情期間,這樣的努力獲得了成效,大多數在滬保險機構都可以做到疫情期間服務不停頓。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疫情帶來線下服務壓力的陡增,滬上保險機構努力克服疫情管控影響,強化保險科技賦能,推進數字金融發展,不斷豐富線上服務,不斷優化業務流程,通過官方APP、官方微信、客服熱線等線上保險服務渠道,加大對客戶非接觸服務,確保服務不間斷、服務質效不降低,滿足民衆對於保險服務“便利度”“數字化”的期盼。

例如,上海人壽疫情期間開通個人保全綠色通道服務,制定更爲寬鬆的核保政策、便捷的線上保全和續期交費功能,並優化線上投保流程,豐富官微線上功能。泰康養老上海分公司進一步升級網上投保、網上保全、網上理賠等服務,實現“非接觸式”服務。富德生命人壽上海分公司在承保環節實行全流程無接觸服務,通過移動展業APP和智能雙錄APP完成遠程投保、遠程雙錄、電子照會、電子保單發送等流程。另有多家公司對其所有客戶免費開放24小時電話醫生服務或視頻醫生服務。

而在查勘理賠方面,基於5G通話和視頻查勘技術,平安95511客服則創新推出車險視頻查勘新模式,實現一通電話就能完成報案、查勘、理賠,3月底以來,視頻查勘模式已服務1000餘名上海客戶。國壽財險上海分公司通過“國壽準行”“雲端賠”“人傷新工具”等線上化工具開展全流程線上化理賠服務。這樣的線上化工具也讓疫情期間的理賠流程得以順暢進行,及時對出險企業和個人客戶進行風險補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