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榮背後,比亞迪存在增收不增利,智能化欠缺的軟肋;在其頻頻衝擊的高端市場上能否站穩腳跟,也有待觀察。

 文|李亦輝 編|深海

6月9日,比亞迪股價開盤創歷史新高,總市值離萬億僅一步之遙。消息面上,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在接受CGTN主持人採訪時透露,比亞迪將會爲特斯拉提供電池產品。

針對此事,《電動勢》向特斯拉相關人士進行了諮詢,對方稱“我們沒有聽到這個信息”。截至發稿前,CGTN 主持人蕢鶯春已將昨日發佈的比亞迪採訪視頻刪除。

去年8月份,市場就有消息傳出,比亞迪將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向特斯拉交付刀片電池。在業界看來,儘管特斯拉方面沒有實錘,比亞迪首次正式評論合作的可能,很大程度屬意料之內。

值得一提的是,在廉玉波的表述中,比亞迪尊重特斯拉,與馬斯克也是好朋友。然而早在2013年,特斯拉與比亞迪兩家公司的創始人就曾隔空叫板,相互看不上眼。

在業內看來,現在“昔日敵人”能修好成爲朋友,繞不開一個利字。不愁賣的特斯拉,最大阻礙在於產能,因此亟需優質的動力電池供應來保持高增長;對比亞迪而言,力求在動力電池領域分一杯羹,擴大朋友圈可以增加旗下弗迪電池的出貨量,也爲將來上市做準備。

比亞迪向特斯拉拋橄欖枝,寧德時代股價受傷。6月9日,寧德時代沒有延續昨日的強勢反彈,大幅低開最終收跌6.23%,市值回落至1.01萬億。

反觀風頭正盛的比亞迪,銷量一路高歌,市值連日攀升,如今已經坐上了“全球第三大車企”的寶座,僅次於特斯拉和豐田。

但在繁榮背後,比亞迪存在增收不增利,智能化欠缺的軟肋;在其頻頻衝擊的高端市場上能否站穩腳跟,也有待觀察。

從互懟到成爲朋友?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要永遠的利益。比亞迪和特斯拉生動的演繹了這句老話。

2003年1月,比亞迪收購秦川汽車,正式涉足汽車行業;半年之後,特斯拉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誕生。

在進入汽車行業,比亞迪選擇“逆向研發”,在豐田花冠基礎上很快推出了F3、F0等車型,而特斯拉則還在艱難自研自產Roadster和Model S的路上。

2008年,兩家公司分別推出各自的新能源量產車,特斯拉發佈的是兩門運動型跑車Roadster,比亞迪則發售了量產插電混動汽車F3DM。

2013年,比亞迪發佈首款王朝系列插混轎車“秦”衝擊銷量,當時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同年6月,王傳福表示:“如果家庭消費一旦啓動,比亞迪可以分分鐘造出特斯拉。”

這句話傳到了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耳中,他公開嘲諷反問,“你見過比亞迪的車麼?我覺得從產品層面他就是不夠好。”

儘管被馬斯克“瞧不上”,但隨着市場接受度提高,新能源車很快迎來拐點。2014年,比亞迪“秦”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共售出14747輛,成爲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冠軍。

2014年2月18日,上證報對王傳福專訪,他不忘“回懟”馬斯克,稱特斯拉簡單說只是富人的玩具,只適合小衆人羣,而比亞迪則定位不一樣,更加大衆化。

2015年,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達5.8萬輛、銷售收入193億,佔汽車業務營收的48%,首次接近燃油車。

2016年起,比亞迪進一步豐富了王朝系列車型,開始連續三年穩坐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然而,比亞迪老大的寶座沒坐很久。經過3年的追逐之後,2019年10月,美國數據專家凱文·魯克(Kevin Rooke)統計發現,特斯拉成功超越比亞迪,成爲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

從路線上來看,特斯拉走的是純電動路線,從高端車型切入,並逐漸往中端車型發力。比亞迪走的是純電動+插混的路線,從中低端車型起步,逐步往高端車型發力。

由於之前賣了太多低端車型,比亞迪在很多人心目中被貼上了廉價、低端的標籤,這在後續或多或少影響了其銷量。

2020年7月份,比亞迪號稱“全球超安全智能新能源旗艦轎車”漢系列正式上市,被視爲阻擊特斯拉的一張“王牌”。時任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趙長江發微博,“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輪到我們出牌了。”

不過2020年全年下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18.97萬輛,同比下降了17.35%,銷量連續兩年下滑後與特斯拉差距進一步拉大。

2020年3月,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的磷酸鐵鋰刀片發佈。由於安全、強度、續航及壽命等各方面的性能升級,刀片電池一經問世,就被認爲是主打三元鋰電池的寧德時代最大對手。

比亞迪也加速產品上車,2021年4月,比亞迪全系純電車型均搭載刀片電池。同時,官方宣佈將向外部客戶供應。

在整個汽車行業零部件短缺、電池產能供應緊張的情況下,特斯拉和刀片電池合作的消息頻頻傳出。據相關爆料稱,特斯拉搭載刀片電池的首款車型是Model Y,並將於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供應。彼時,比亞迪和特斯拉方均否認了上述消息。

這次,雖然比亞迪不算正式的“官宣”,且特斯拉未證實,但業內預計雙方具有合作基礎,牽手是大概率事件。

與“寧王”爭搶風頭

作爲國內爲數不多擁有動力電池業務的電動車企,比亞迪能夠在電池業務上與特斯拉這個對手合作,顯然有着無法拒絕的利益誘惑。

目前,特斯拉全球已有的三大動力電池供應商。其中,松下和LG新能源主要提供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則多由國內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供給。

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透露,特斯拉有意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公司將在全球範圍內轉向更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尤其是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

同時,特斯拉是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企,2030年公司產能目標爲2000萬輛,較2021年93.61萬輛銷量有着超20倍的增長空間,將帶來巨大的電池需求量。

眼下,特斯拉有意對上海超級工廠進一步擴產。上海超級工廠去年交付量達到48萬輛,擴產後有望進一步增加至100萬輛。

而且通常來說,新能源車企在同類電池供應中一般會選擇多家企業,以保證供應鏈的穩定性、弱化供應商話語權。如果比亞迪加入,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國的電池供應商,由LG新能源和寧德時代兩家增加至三家,供應更加平衡。

對比亞迪而言,弗迪電池打入特斯拉供應鏈體系,能夠幫助其快速提升出貨量,躋身第一梯隊。電池供應商向來把傍身新能源車銷售大戶作爲目標,松下、LG新能源和寧德時代,都是因爲首先拿到了特斯拉較大額度訂單,才得以脫穎而出。

據悉,自刀片電池發佈以來,目前已經開發出奔馳母公司戴姆勒、豐田汽車、福特、一汽紅旗、中通客車、長安等客戶。媒體曾報道,蔚來正在跟比亞迪深度接觸,大衆汽車高管也跟比亞迪電池團隊開過視頻會議。

雖然比亞迪一直在爲擴大其動力電池外供業務而努力,但成效似乎不大。

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佈的《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庫》,2022年Q1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94.16GWh,同比增長108%,其中比亞迪裝機量爲9.99GWh,排在寧德時代、LG和松下之後,排名第四,且裝機量大概只有寧德時代的三分之一。

獲得特斯拉的份額後,比亞迪動力電池出貨量有望追趕競爭對手是一個方面,爲弗迪電池上市鋪路是另外一個方面。

按照王傳福此前提出的目標,比亞迪計劃在2022年年底前將旗下電池業務拆分獨立上市,以籌集資金進行發展。不過,符合上市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不能依賴單一大客戶比亞迪,因此增加外供符合獨立上市的指標,也成爲訴求之一。

兩強聯手,最受傷的莫過於動力電池“大哥”寧德時代。

6月8日晚間,寧德時代回應“公司2022年半年報可能會確認一季度發生十多億期貨投資損失,導致二季度業績非常差”的傳言,表示公司的套保業務以現貨爲基礎,期貨端的浮動損益有相應的現貨予以對沖,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

傳言被澄清,並未能阻擋住“寧王”股價的震盪。6月9日,寧德時代陰跌6.23%,爲近一個月內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近800億。好不容易收復的萬億市值關口,又岌岌可危。

市場分析認爲,寧德時代股價大幅下殺,或與同爲新能源電池供應大戶的比亞迪脫不了干係。

顯然,比亞迪入場向特斯拉供貨,有望從特斯拉的上海工廠分得不小的市場份額,對寧德時代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

有觀點指出,因爲比亞迪的加入,寧德時代在特斯拉的議價空間將被壓縮。廣發證券研報則稱,比亞迪確認向特斯拉供貨影響寧德時代地位。

二級市場上,比亞迪近期關注度高漲,股價在5月9日至今的一個月裏上漲了33%,市值由6774億元飆升至9386億元,大有和寧德時代爭奪“深市最大市值公司”頭銜之勢。

比亞迪“軟肋”明顯

雷達財經注意到,市值飆漲背後,圍繞比亞迪的利好不斷,對股價的提振作用明顯。

根據比亞迪公佈的產銷快報數據顯示,今年5月,公司分別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銷11.81萬輛、11.49萬輛,同比增長270%、250%。相比之下,5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6.0萬輛,同比增長91.2%,比亞迪增速遠高於大盤。

這也是比亞迪連續第三個月實現月產銷數據突破10萬輛。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爲50.73萬輛,同比增長348.11%,也高於大盤119.5%的增速。

除了銷量數量亮眼,近期各地出臺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也給比亞迪的行情“添了一把火”。

不過,看似無敵的比亞迪,也有明顯軟肋。首先,批評者們通常關注的一個點,就是公司多年來“增收不增利”。

據財報,一季度比亞迪營業總收入達到668.2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8.08億元。

相比新勢力蔚來、理想20%的毛利率,特斯拉30%的毛利潤率,比亞迪一季度12.4%的毛利率和1.36%淨利率,顯示其盈利能力並不突出,公司目前的靜態市盈率已達308倍,被不少投資者認爲市值虛高。

其次,過去比亞迪的車型主戰場在10-30萬元區間,但有媒體統計,2021年1-7月,比亞迪的平均單車售價爲15.18萬元,仍處在低端位置。目前,比亞迪在漢、唐,以及最新的海豹車型加持下,全面佈局高端市場。

不過,在30萬元以上的價位上,比亞迪的主力車型較少。5月中旬發佈的騰勢D9,預售價格區間爲33.5萬元-46萬元;明年上市的硬派越野車,價格區間預計將在80-150萬元。到時比亞迪的“高端夢”能否實現,仍有待時間來檢驗。

最後,比亞迪被詬病的一點是智能化方面的欠缺。面對智能化趨勢,造車新勢力早就強調全棧自研,而不是依賴第三方系統的時候,比亞迪仍在向外採購智能化解決方案。

今年3月份,比亞迪宣佈和英偉達達成合作,計劃從2023年上半年起,在其部分新能源汽車上搭載英偉達DRIVE Hyperion平臺,實現車輛智能駕駛和智能泊車。

王傳福最近表示,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公司高度關注智能化發展。然而,這落下的課能否補得上,也是一個問題。

↓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  ↓

雷達財經 出品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

廣告、商務: 

常年法律顧問‖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王維維律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