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5964亿元,同比增长6.2%,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72%;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0.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5月份,经济运行确实出现了积极变化。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有所增多,主要指标多数出现改善,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经济出现了反弹。

投资引领经济修复过程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5964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7128亿元,同比增长4.1%。从环比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72%。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澎湃新闻表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仍明显高于去年全年4.9%的增长水平,显示投资正在成为当前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力量。其中,测算5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到4.5%,明显高于4月的1.8%,表明当前投资正在引领经济修复过程。预计6月投资稳增长效应将有进一步体现,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6.4%左右。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250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投资63917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投资13679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投资增速高于总体6.2%的增速。

分领域看,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制造业投资增长10.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0%。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澎湃新闻表示,5月固定投资放缓,主要受房地产投资下滑,去年高基数影响;整体看,国内合理加大助企纾困和有效投资力度,效果正在显现,基建投资动能增强,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景气,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固定继续发挥稳增长关键作用;但目前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恢复阶段,房企投资表现不够理想,成为投资拖累项。

房地产投资上,王青表示,尽管5月楼市边际上略有回暖,但整体仍延续深跌状态,部分房企信用风险还在暴露。王青测算,5月单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7.8%,月度降幅较上月收窄2.2个百分点,或因疫情对地产施工扰动减轻所致。结合前期房企拿地状况、近期房企资金来源走势,特别是短期内楼市走向判断,未来几个月房地产投资仍将延续负增状态。

周茂华表示,近期部分一二线城市楼市呈现回暖迹象,从以往经验看,国内楼市复苏呈现一二线向三四线城市扩张走势,随着国内疫情影响减弱,经济复苏,各地因城施策加大稳楼市调控力度,房地产市场信心在逐步回暖,房企融资环境改善,有望带动投资逐步回暖。

基建投资方面,王青表示,5月疫情对部分基建施工扰动明显减轻,以“国常会33条”为代表,近期促进水利等基建投资政策频出;另外,除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入高峰期外,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也在引导银行加大对这一领域的信贷投放。由此,当前基建投资正在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中流砥柱。王青预测,伴随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6月单月基建投资增速将升至两位数,1-6月累计增速也有望达到8.0%左右,进而继续在本轮经济修复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制造业投资方面,王青表示,1-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状态,背后是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着力缓解“卡脖子”问题,政策面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持力度较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近两年多来持续高增;加之当前海外对“中国制造”需求较强,也对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起到了推动作用。王青表示,预计短期内制造业投资增速或有小幅回落,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消费展现“必选强、可选弱”特征

王青表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收窄4.4个百分点,疫情冲击减弱是主要原因。不过,5月社零增速连续受局部疫情扰动及居民消费心理偏于谨慎等因素影响,消费修复偏缓。

具体看消费分项,王青表示,5月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5.0%,降幅较上月收敛4.7个百分点,表现稍好于社零整体。其中,随着物流对网购的约束减轻,当月实物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增速较上月大幅反弹15.3个百分点;同时,5月在商品消费中占比近一成的汽车销售降幅收窄,对商品零售增速回升起到重要拉动作用,这反映于当月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降幅仅较上月收窄2.8个百分点至5.6%。

“若剔除汽车销售,5月商品零售额降幅收敛有限,再考虑到当月网上零售额增速大幅反弹,进一步侧面印证线下商品消费仍然羸弱。同时,5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1.1%,降幅仅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也显示出疫情防控措施尚未全面放松,对线下消费的抑制作用仍十分明显。”王青说道。

王青还表示,5月零售数据的另一个特征是“必选强、可选弱”,在食品、药品等零售额保持较快正增长的同时,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可选消费品零售额普遍录得两位数同比深跌,符合疫情期间消费的结构性特征。另外,主要受楼市低迷拖累,当前建筑装潢材料和家具等涉房消费也都处于较深下滑状态。

周茂华也表示,5月日用品、穿着、餐饮销售降幅惊喜收窄,与吃相关的销售同比增速加快,网上商品零售销售同比增长,吃、穿、日用品销售同比,5月网上商品零售销售同比明显加快。

周茂华还表示,预计消费进一步回暖。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国内受抑制需求逐步恢复;国内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消费动能恢复,国内加大大宗消费品消费支持力度,不少地方出台消费券等活跃当地消费市场的政策举措。

未来政策怎么走?

王青表示,疫情冲击后房地产延续低迷,将成为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来源。下一步政策面将着力围绕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推出组合拳,其中,三季度房贷利率还有下行空间,这是推动楼市回暖的关键所在。

消费方面,王青表示,6月疫情防控进一步放松,对消费,尤其是线下消费的约束将继续减弱,加之上海等前期封控较为严格的地区在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后,会有一部分积压的消费需求释放,预计6月社零还将继续改善。不过,6月北京疫情再现反弹凸显奥密克戎防控难度,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摆脱疫情对线下消费的约束。更为重要的是,疫情久拖不决对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造成侵蚀,这将制约后续消费修复斜率,预计6月社零同比仅将恢复至0%附近。

“消费偏弱已是近期宏观经济中的一个明显特征,本轮疫情过后,消费数据逐步恢复正增长没有悬念,但着眼于保持宏观经济良性循环,消费增速偏低现象将受到进一步重视。”王青说,近期促消费政策频出,但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疫情冲击下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带来的消费能力不足问题。预计接下来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可能显著加大,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向低收入群体定向发放消费券的可能。

展望未来,周茂华表示,一要落实落细已出台助企纾困和稳增长政策措施,让政策红利加快释放;二要国内提升防疫效率,为消费加快恢复营造良好氛围环境;三要落实好已出台的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整体仍将保持偏松格局,货币环境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国内继续通过总量+结构+改革,在确保货币适度增长,市场主体不缺钱同时,优化信贷和融资结构,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和新兴领域支持力度,提升政策质效。”周茂华说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