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萬億元

截至一季度末,險資運用餘額達23.5萬億元。其中,債券、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銀行存款的配置餘額分別爲9.24萬億元、2.86萬億元、2.84萬億元。

● 本報記者 石詩語

5月以來,銀行保險機構開啓密集調研模式。截至目前,Wind數據顯示,共有106家銀保機構合計調研906次。其中,保險機構累計調研752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00餘次。銀行理財子公司共參與調研154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2%。

行業方面,電子設備和儀器、電子元件、金屬與非金屬、區域性銀行等板塊成銀保機構調研重點,但保險機構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調研思路略有不同。展望後市,多數機構認爲,目前A股估值修復主行情仍處於初期,指數上行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調研次數遠超去年同期

5月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調研不停。截至6月14日,Wind數據顯示,共有91家保險機構合計參與調研752次,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其中,長江養老調研總次數居首,達到57次,中國人壽、平安養老緊隨其後,調研次數均達40次以上。

銀行理財子公司調研次數也有所增加。截至目前,5月以來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的理財子公司有15家,調研次數累計154次。其中,招銀理財調研最爲頻繁,達34次。興銀理財緊隨其後,調研次數超過20次。

從調研的行業來看,電子設備和儀器、電子元件、金屬與非金屬、區域性銀行、電氣部件與設備等領域是保險機構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共同關注的重點。個股方面,怡合達、偉星新材等成爲銀保機構密集調研對象。

但在部分領域,保險機構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調研思路略有不同。例如,對於區域性銀行板塊,保險機構重點關注常熟銀行寧波銀行,而理財子公司則對江陰銀行調研較多。

保險行業權益類配置需求大

從調研頻次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調研次數雖較去年同期增長32%,但與險資相比調研力度仍然較弱。這與不同機構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策略不同有一定關係。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險資運用餘額達23.5萬億元。其中,債券、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銀行存款的配置餘額分別爲9.24萬億元、2.86萬億元、2.84萬億元,佔比分別爲39.24%、12.13%、12.05%。

業內人士稱,目前險資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仍有較大上升空間,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需求較大。險資作爲重要的機構性資金,對市場具有重要的穩定作用,而加大調研力度有利於平衡和管理投資風險。

對於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理財產品仍以固收類爲主,權益類產品佔比較小。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截至6月14日,由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目前處於“在售”和“存續”狀態的理財產品共有9133只,其中權益類產品僅22只,佔比0.2%。

這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設計、資產配置策略、投研能力、風險偏好等有較大關聯。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投資者對權益類理財產品的接受度有待提升。多家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戶大多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更偏向於配置收益穩健的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理財子公司積極參與上市公司調研,可以提升對權益類資產的投資能力。近年來,監管部門持續鼓勵理財子公司探索權益類投資。銀保監會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提出要加大權益類資管產品發行力度,支持理財子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

短線有望繼續修復

展望後市,多數機構認爲,目前A股的估值修復主行情仍處於初期,指數上行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短線有望繼續修復。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策略師裘翔表示,隨着國內經濟快速修復和外部壓力明顯緩解,活躍私募加倉、公募基金調倉、外資持續流入帶來增量資金,當前仍處於估值修復主行情的初期,6月至中報季是估值修復的主行情階段。當前,復工復產主線率先修復,預計中報季開始四大主線修復將相對均衡。配置方面,建議堅持均衡佈局現代化基建、地產、復工復產和消費修復四大輪動主線。

策略方面,中金公司建議投資者以“穩”爲主,重點關注三個方向:一是“穩增長”領域,包括傳統基礎設施及部分新基建。二是估值不高且與宏觀波動關聯度相對不高的領域,特別是部分高股息領域,如基礎設施、電力及公用事業、水電等。三是基本面見底、供應受限或景氣程度繼續改善的部分領域,如農業、有色及部分化工子行業、煤炭、光伏與軍工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