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我們的合作伙伴,中國不是我們的敵人,讓我們徹底搞明白這一點。”澳大利亞國內的對華“鷹派”肯定不認同這一點,他們聲稱這是在“放大北京的主張”。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表示,“中澳關係這幾年陷入困境的癥結,在於澳國內一些政治勢力執意把中國視爲對手而不是夥伴,把中國的發展渲染成威脅而不是機遇,這導致澳多年奉行的積極務實對華政策出現了大幅倒退”。

澳大利亞民衆聽到的本文開頭這段話,並非來自北京的干預,並非來自於受到中國市場利益羈絆的悉尼或珀斯的企業界領袖,同樣也並非來自更早的、澳中關係更加良好的時期。

時間是在2020年10月,說這段話的是澳大利亞前國防軍司令安格斯·休斯頓。那時距離中國與澳大利亞政府高層官員對話暫停,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時間。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大麥和牛肉出口也遭遇了嚴重影響。

彼時,安格斯·休斯頓敦促堪培拉儘快找到修復澳中關係的“密碼”。澳大利亞不僅需要中國這個重要的經濟夥伴,中國也不會就這樣走開。相反,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安格斯·休斯頓說:“我們最好找出與他們相處的最佳方式”。

但是,在不久前結束的澳大利亞大選中失利的莫里森政府一直就沒有找到過修復澳中關係的“密碼”。更加糟糕的是,在任期內的最後18個月裏,莫里森在外交方面魯莽行事,錯誤的戰略盤算,對中國的強硬姿態,最終引發了澳國內政治的反噬。

相比較而言,阿爾巴內塞領導的新一屆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展現出新的動向,他們懂得安格斯·休斯頓的用意。專業的外交行動迅速得到恢復。來自雙方的努力意味着,關係改善軌跡的萌芽已經顯現。

在就任新一任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之後,肖千一直在以樂觀的語氣談論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雙邊關係。就在本月早些時候,他表示,自己已經準備好與阿爾巴內塞政府交換意見,“中方願同澳新政府一道,共同爲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軌作出努力”。而且,中國政府總理李克強在阿爾巴內塞總理就職當日就發來賀電。阿爾巴內塞對中方這一姿態展現出歡迎,並向李克強總理致復謝信。

此外,澳大利亞新任外長黃英賢與中國外長王毅之間也有類似的互動。

上個週末,澳大利亞防長馬爾斯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對話會期間舉行了會晤,這是自2019年11月之後澳中之間首次部長級會晤,兩位防長坐在一起談了一個多小時。

對於馬爾斯而言,抓住這一機遇並非沒有政治風險。在大選期間,馬爾斯曾被批評人士挑出來攻擊,莫里森更是離譜地誹謗他此前曾爲中國政府鼓吹。

馬爾斯說,與魏鳳和的會晤結束後,“我們兩人都感覺到,我們希望雙邊關係得到改善。”他還強調,接下來,“我們將基於尊重與中國方面展開接觸,要承認中國對我們而言是擁有重大利益的國家。”

與前任國防部長彼得·達頓不同的是,馬爾斯拒絕在涉及臺灣等敏感問題上陷入到假設之中。他表示,澳大利亞的一箇中國政策沒有改變,其中包括“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雷爾在本週於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期間提出,希望同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舉行會談。

在近年來澳中雙方政治互信崩塌之後,可以理解的是,北京依舊對堪培拉的意圖心存疑慮。恢復相互間信任是需要過程的。阿爾巴內塞曾表示“是中國改變了”,這或許會令人感到難以接受。畢竟,特朗普政府制定的美國“印太戰略框架”提出,華盛頓所期望的中國最終狀態是,“在其自身所處地區永遠服從於美國”。而莫里森政府的一舉一動都表明,當時的澳大利亞支持這一目標。

儘管澳大利亞新一屆政府表示“將不畏懼採取符合國家利益的政策立場”,但沒有證據表明,堪培拉現在比亞太地區某些國家更加對華充滿敵意。如今,我們是時候擁抱積極勢頭。(作者是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主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