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厂商近两年纷纷抛出大幅扩产计划,整个锂电池行业的产能规划向2TWh迈进。大规模产能对产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机器人的落地场景应运而生,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传感器等。

高工咨询等单位近日联合发布的《2022年锂电行业机器人应用发展蓝皮书》显示,在锂电行业,2021年工业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的销量分别为1.97万台和6839台,同比增速分别达98.18%和83.84%,预计2025年需求量分别突破6.7万台和2.5万台;2021年锂电行业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11.39亿元,同比增长60.8%,预计2025年潜在订单需求超100亿元。

机器人企业已经感受到需求升温的迹象。佳顺智能总裁牛世举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市场规模的提升,国内基本形成了比较有效的机器人产业链,由此带来规模效应,机器人产品降价也是客观存在的,“从客户的角度,原来的投资平衡点主要在高端行业,但现在更多行业可以做到2年左右收回投资成本,因此更有意愿去使用移动机器人产品。”

和其他制造行业类似,机器人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用工方式的不足。优艾智合市场总监关健称,移动机器人的底层价值在于应对招工难、留工难问题,以及减少人员搬运产生的不一致性和因此带来的原材料成本损耗。

“我们自己内部戏称,物流运转的自动化改造是工业2.9到3.0的最后一步。移动机器人参与搬运,不仅能串联产线上的生产原材料,还能将生产过程的数据变得更完整,为工厂提供一个数据闭环。”关健表示。

此外,锂电池日渐多元化的技术路线也催生出柔性产线的需求。此前数年国内电池结构以方形铝壳为主,近两年车企和电池厂在结构体系方面创新频出,刀片电池、弹匣电池、大圆柱电池等新形态层出不穷。锂电单线产能不断提升,同时产线的差异化、离散化也成为趋势。

“制造业需求越来越多,订单导向是多批次、小批量,移动机器人恰恰能够去适应这种复杂变化,动态调整运行路径,去适配各种工艺、各种产品的复杂变化。”迦智科技CTO孙逸超表示。

在原材料涨价压力下,电池厂商越来越注重成本控制和产能效率。牛世举认为,相比于机器人替换人工带来的成本下降,客户可能更加看中机器人带来的精度和质量的提升,一个转换环节带来的额外产出可能对主设备的产能提升都有帮助。

“从其他行业的经验来看,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能够帮助锂电工厂降低水位库存。这类似于血液流动变得通畅高效,产线和缓存线上的呆滞库存减少,这部分质押资金就能被释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所有机台的稼动率以及整体的产能。”关健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