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斯拉宣佈將於9月30日推出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原型機,帶火了A股工業機器人相關概念股,機構對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賽道相關股票的關注度也明顯提升。

有着工控界“小華爲”之稱的匯川技術6月22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顯示,255家機構參與公司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包括廣發基金、興全基金、嘉實基金、華夏基金等頭部公募,高瓴資本、高毅資產、寧泉資產等知名私募,以及摩根大通、美國資本集團、瑞銀等外資巨頭。

實際上,今年以來,匯川技術已獲機構調研次數達88次,基本上每隔幾天就會有機構“上門”調研,而與匯川技術處在同一行業的埃斯頓今年來獲機構調研次數也有64次。兩家公司位列今年來機構調研次數前兩名。

由此可以看出,今年來,機構對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賽道相關股票關注度較高。中信證券認爲,未來幾年,中國正處於製造智能化升級關鍵時期,智能製造在物理空間的主要載體是工業自動化,在信息空間的主要載體是工業互聯網,是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250家機構踏破門檻調研

匯川技術6月22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顯示,255家機構參與了公司最新的調研活動,參與的機構既有廣發基金、興全基金、嘉實基金、華夏基金等頭部公募,也有高瓴資本、高毅資產、寧泉資產等知名私募機構,以及以及摩根大通、美國資本集團、瑞銀等外資巨頭。

工業自動化情況是機構最爲關注的話題,匯川技術在調研活動中提到,在自動化幾個核心產品中,最大的產品份額是伺服,但也只有16%,往上繼續提升份額的空間足夠大。

公司表示,匯川從2016年開始做工業機器人業務,從SCARA機器人開始切入,到2021年SCARA機器人份額做到中國品牌的第一名、中國市場第三名。前兩年,公司開始切入六關節機器人,今年也推出了適用於鋰電行業的中大負載六關節機器人,接下來在六關節機器人需要持續發力。

公司自動化領域面向的主要是3C、鋰電、光伏、汽車零部件等領域。公司表示,機器人的應用比較複雜,在機器人的易用性方面,匯川在打造跟PLC產品的拉通,實現“零調試、零編程”的易用性。如果能夠跟公司的PLC產品打通,匯川工業機器人產品在易用性方面的優勢會大大提升。

實際上,從今年以來的機構調研次數看,匯川技術是今年來機構調研次數最多的公司,包括6月22日披露的調研活動,今年來機構對匯川技術進行了88次調研,參與調研的機構合計超1500家,可見機構關注度之高。

自動化賽道獲熱捧

除匯川技術外,處在同一賽道的埃斯頓也獲機構關注。

埃斯頓近期披露的調研數據顯示,機構近期以電話會議的形式參加了公司的調研活動,合計調研機構數達255家。

調研機構既有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富國基金等知名公募,也有陽光保險、太保資產、國華人壽、人保資產等大型險資,景林資產、淡水泉、重陽投資、睿郡興聚等知名機構,以及淡馬錫投資等外資巨頭。

今年以來,埃斯頓同樣也獲機構頻繁調研,年度調研次數達64次,合計有1059家機構調研了公司。

據公司透露,目前機器人產能經過柔性化改造之後可達20,000臺套/年。此外,爲進一步支撐埃斯頓發展戰略,埃斯頓機器人智能產業園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2023年可以投入使用,最終實現5萬臺套產能。

目前,公司的主要市場目標是提高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影響度。據公司介紹,公司將擴大下游行業應用覆蓋的範圍,目前重點的行業佈局包括鋰電、光伏等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各類焊接應用領域等。

公司認爲,目前鋰電和光伏等新能源行業的自動化市場規模在快速擴張,公司判斷未來2-3年仍會持續高速增長。公司在新能源行業是以自身具備的自動化核心部件和工業機器人爲核心優勢向下遊延伸,抓住新能源行業發展機遇,發展基於公司自身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工業機器人爲基礎的自動化相關業務。

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也是公司重點佈局領域,公司表示,2021年公司在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工業機器人交付在逐步增加,2022年度仍將會保持較快增長,並正在與幾家汽車整車廠開展方案評審、技術交流和商務談判,力爭今年公司的工業機器人在整車廠實現應用。

智能製造的“明珠”

工業自動化是智能製造的“明珠”,不少機構認爲,我國正處於佈局自動化發展的最佳時期。

據MIR統計,2021年中國工業自動化產業總價值量達到2000億元左右,2019-2021年複合增速超過30%。

結合日本製造升級經驗,中信證券認爲,中國先進製造中最有望“國產替代”幾大領域,分別爲:工業自動化、電氣設備、通信設備、半導體等。未來幾年,中國正處於製造智能化升級關鍵時期,智能製造在物理空間的主要載體是工業自動化,在信息空間的主要載體是工業互聯網,是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工業機器人是工業自動化的主要代表,從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繞工業自動化,從產業鏈視角來看“自動化領域”國產替代,並圍繞產業鏈看待不同環節公司的投資價值。

受上海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製造業數據顯示疲軟。隨着上海疫情緩解及後續穩增長政策的落地,開源證券認爲,全面復工復產後通用自動化將迎來複蘇,國產替代迎來重要的窗口期,自動化細分龍頭優勢更加明顯。

開源證券預計,自動化領域國產替代最受益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一是工控伺服,疫情導致外資發貨困難,而下游高增長領域鋰電、光伏等處於產能強擴張期。在主要外資難以應對的情況下,國產替代加速滲透。

二是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佔比總計超過40%的外資“四大家族”總部和重要工廠均在上海,受疫情衝擊較大。國內機器人本土化供應完善,國產機器人產業鏈積極調整,及時填補新能源車、鋰電、光伏等高增長下游擴產帶來的需求空缺。由於外資佔優勢的產品是大負載重型六軸機器人,本輪國產替代也以重型機器人爲主,有望帶來量價齊升。

三是刀具及自動化部件。國產刀具本身受益於金屬加工機牀數控化率的提升,疊加疫情導致海外刀具供給不足,加速國產刀具的進口替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