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大衆對青少年的語文教育比較關心,因爲有關部門提出了“大語文”教育戰略,坊間也有“得語文者得天下”之說,種種情況都說明語文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高。

語文課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知識教育,也不僅僅在於中華文化的傳承,還在語文在立德樹人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語文總主編、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溫儒敏就明確指出——語文課要爲學生培養正確的“三觀”打基礎。

溫儒敏教授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談到關於新課標語文的“站位”問題。他說,新課標提出了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站位高了,視野開闊了。課標的開頭講語文課程性質就說道:“語文課程要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來打基礎。”

溫儒敏說,我們在編寫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材和高中語文統編教材時,就有意識地把立德樹人和培養“三有人才”作爲我們的指導思想。“三有人才”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來的“青年一代要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三有人才”。這是一個很高的標準,但同時又是一個很實際的要求。培養“三有人才”,立德樹人,以文化人。課標現在強調的不是口號,而是社會發展提出的嚴峻要求。大家也都感到必須要這樣去做。

溫教授強調指出:一個社會,不可能要求全體公民都有很高的道德境界,但教育必須要有這樣高的站位。所謂“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如果教育的站位不高,失去理想,整個社會的精神墜落那那就是必然的現象。但是立德樹人、三觀教育在語文課中不應該是貼標籤,不應該是穿鞋帶帽,甚至不應該是過分的教化,而是應該薰陶化育,用四個字叫“潤物無聲”。我們在教學實踐當中應該有這個意識,這樣語文課就能真正起到“培根鑄魂、啓迪增慧”的作用。

廣大網友聽了溫教授的發言之後,紛紛認爲說得很好,但不能淪爲一句空話,更不能變成假話套話,因此希望作爲總主編的溫教授能帶頭做到知行合一!

各位網友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