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玩了一把火,還很強硬,但它的鄰居卻開始不願當俄軍進攻下的炮灰,沒誰願意“從地圖上消失”。

加里寧格勒州被封鎖之後,俄羅斯憤怒了。

俄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週四呼籲加強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聯合防禦能力,包括建立統一的區域防空系統。

當天他在莫斯科與白俄羅斯國防部長維克托·赫雷寧舉行的會議上表示:“形勢決定了我們必須採取緊急聯合措施,加強防禦能力,提高區域部隊編組和統一區域防空系統的戰備狀態。”

不過,立陶宛並未退縮,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22日聲稱,立陶宛已準備好承受俄羅斯某種形式的報復,但他不認爲俄羅斯會有軍事上的行動,因爲立陶宛是北約成員國。

確實,北約表達了對立陶宛的“堅定支持”。

德國防長蘭布雷希特22日表示:“作爲聯盟,我們明確表示,我們將密切支持東翼。讓我們的每一個盟友都相信,我們會互相支持,互相依靠,北約成員國無人會被放棄。”

美國也表示:”我們支持北約盟友,我們支持立陶宛。我們堅定遵守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即對一個締約國發動攻擊,即被視爲對全體締約國的攻擊”。

但北約的支持真的那麼可靠嗎?同爲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給了自己的看法。

“根據北約目前的防禦計劃,愛沙尼亞將從地圖上消失,首都的歷史中心將被夷爲平地,以抵禦俄羅斯的任何襲擊”,愛沙尼亞總理卡賈·卡拉斯這樣說。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卡賈·卡拉斯22日告訴記者,北約現有的波羅的海三國防禦計劃是讓他們在被攻佔180天后,再來解放它們。

“這將意味着我們的國家和文化遭到徹底破壞”,愛沙尼亞總理:“你們當中那些去過(首都)塔林的人,知道我們的老城,知道這裏幾個世紀的歷史,知道這裏幾個世紀的文化,這些都將從地圖上消失,包括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國家。”

從時間上來看,卡拉斯的這番話是爲了向北約峯會施壓,讓這次峯會更多地考慮波羅的海三國的利益。北約將於28日在馬德里舉行峯會,將討論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加強其東側防禦的計劃,包括如何更好地做好波羅的海國家的防禦。

據介紹,北約現在推動的戰略是“絆腳石”計劃,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每個國家部署大約1000名外國軍隊,充當一塊“絆腳石”。

這個計劃的名稱起得倒是很形象,可能也是北約一旦面對俄羅斯大舉進攻時的最佳選擇,畢竟在波羅的海三國的軍力對比在那裏擺着呢。根據西方智庫的統計數據,在波羅的海三國中,立陶宛的軍隊人數最多,也只有2萬人,拉脫維亞6200人,愛沙尼亞約4000人。而俄羅斯僅在飛地加里寧格勒就有5萬人。

如果“絆腳石”太小,其下場往往是被一腳踢飛。這也是愛沙尼亞總理最害怕的場景,沒有哪個國家願意當炮灰。

愛沙尼亞總理極力遊說北約用一種“從第一天起就試圖保衛每一寸領土”的戰略取代“絆腳石”戰略。

她說,“現在每個人都看到這種絆腳石概念並沒有真正起作用”,她補充說,她曾與駐愛沙尼亞的外國軍隊(主要是英國軍隊)進行過交談,他們告訴她,鑑於目前的計劃意味着他們將幾乎被潛在的俄羅斯入侵所消滅,“他們不喜歡這樣的想法 。 。 。 他們應該去戰死”。

這名愛沙尼亞總理要求北約爲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各分配一個師的兵力師,大約2萬至2.5萬名北約士兵,分別派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不過,愛沙尼亞的想法可能會被認爲胃口過大,波羅的海三國面積小,缺乏縱深,從軍事的角度來講,一些盟友並不願意把太多兵力部署在這種危險的地方。

德國提議的計劃是,在立陶宛建立一個“強大的戰鬥旅”,以增強其目前約1000名士兵的營級駐軍,但大部分士兵仍會駐紮在德國,但能夠在短時間內轉移到波羅的海地區或用於演習。

美聯社報道稱,愛沙尼亞與俄羅斯接壤294公里,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採取了強硬立場。卡拉斯批評其他歐洲領導人與普京對話,並主張完全孤立莫斯科,將如何結束戰爭的決定留給烏克蘭。

22日,卡拉斯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警告,西方不應低估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能力,更不要向俄羅斯妥協,並認爲對俄羅斯的制裁將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生效,人們需要有“戰略耐心”。

現在,隨着戰爭的拖延,一些西方人建議與俄羅斯談判,以達成和平協議。在這個問題上,愛沙尼亞的立場與美國站在一起,與德國和法國拉開了距離。

下週的北約峯會上少不了一番爭吵和討價還價。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