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6月25日,德國贏得了一個世界第一。新冠肺炎單日確診人數8.9萬人,超過美國6.5萬人位居全球第一。而此前幾日,德國幾乎都以單日10萬+位居全球第二位。

持續位居高位確診區間的德國,不再是歐洲衛生防疫的典範,而對德國交通物流來說煎熬仍在持續。

6月23日,據法新社法蘭克福報道,作爲歐洲最大航空公司的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宣佈,受人員短缺、罷工和新冠疫情影響,今夏將取消3000多個航班。

漢莎航空公司解釋說:“空中交通管制員的罷工、天氣而且特別是新冠感染人數增加的影響變大了。”該公司指出,在過去幾天裏,請病假的員工越來越多。在80000個在法蘭克福和慕尼黑起降的航班中,該集團取消了2200個航班,主要是國內和歐洲內航線。

而此前5月,作爲全球最大的航空貨運公司的漢莎貨運航空還訂購十架波音貨機,如今卻面臨人員短缺之痛。

疫情再次反彈,使得大量航班取消使得空中貨運量大幅減少,加劇原有的通貨膨脹。熱愛啤酒的德國民衆,也因供應鏈的斷裂再難喝到和往日價格一樣的啤酒。

同時,地緣政治衝突持續影響德國能源問題。再加上十幾年內首次大規模的港口工人罷工運動,德工供應鏈面一個重要的挑戰。

掌鏈第一物流網本期《大流行與供應鏈》本期分析新冠疫情下德國供應鏈的變局。

一、 歐盟火車頭變“德國病夫”?

隨着新冠病毒在德國的再次復甦和俄烏地緣衝突的持續,德國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而此前一直被冠以“歐洲經濟病夫”的英國,將這頂帽子傳遞到了德國的頭上。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德國經濟學家奧利弗·拉考表示,是石油和天然氣價格衝擊正在擴大,以推動許多其他產品和服務的通脹。“不可否認,更高的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將影響其他產品,如食品和飲料價格,這可能導致餐館價格上漲,從而推高服務業通脹,”他說。

啤酒作爲德國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消費品如今卻因爲供應鏈的問題而捉襟見肘,如今平均每個德國人每年的啤酒消費是83.8升,在1970年這個數字是150升。而生產啤酒的原材料的價格卻飛速的上漲。

今年6月,德國浮士德啤酒將每升啤酒的價格提高了 10 美分,相當於比平時上漲了 6.5%,使其最暢銷的 Pils 的 20 瓶裝價格達到了 16.49 歐元。“我從未見到過這樣的通貨膨脹” 浮士德啤酒廠首席執行官約翰內斯浮士德說。

而德國政府對啤酒的價格一直非常謹慎,在1844年,德國路德維希一世國王將啤酒價格上漲8%,慕尼黑的勞工和軍隊爆發了持續3天的騷亂。

浮士德啤酒廠首席執行官約翰內斯浮士德:“我從未見過這樣的通貨膨脹”(圖源FINANCIAL TIMES)

德國統計局6月報告稱,德國 5 月生產者價格以創紀錄的速度上漲,通脹率躍升至7.9%,創下自德國統一以來的最高數據。與 2021 年 5 月相比,工業產品生產價格上漲了 33.6%。自 2021 年 12 月以來,德國生產價格每個月都攀升至新紀錄。

全球領先的貿易信用保險公司Allianz Trade 的行業專家 Aurelien Duthoit 表示,德國基本商品的成本可能會繼續上漲。Duthoit 預測今年將增長 10.7%,這意味着家庭支出可能每人增加約 250 歐元。

二、 德國供應鏈危機的最新問題:勞工衝突

新冠病毒大流行和俄烏衝突使得德國國內需求旺盛增長,但隨之而來也暴露了德國內部勞工的尖銳問題。

6月10日,德國漢堡碼頭工人發生一場罷工,這是30多年來德國最大港口的首次罷工。而德國北部其他港口城市也參與了薪酬談判。

6月9日,德國服務業聯合工會宣佈,德國多個海港將舉行數小時罷工。多達15萬個集裝箱滯留德國港口無人拆卸,外媒預測,本次罷工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將激化歐洲港口的擁堵情況。

罷工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提高工人的時薪和通貨膨脹補償兩方面的費用,以保障工人有相應的條件去應對歐洲通貨膨脹,產品短缺和物價飆升帶來的生活壓力。

實際上,自從去年美國港口的擁堵問題發生以來,全球供應鏈問題就日趨緊張,運費更是在那段時間裏一度飆出天價。但近日歐洲港口的罷工行爲,卻無疑給全球物流又狠狠來了一記暴擊。

對此,有歐洲方向的物流商表示:當前賣家的貨物已經到達港口的那必然是會受到影響的,至於還在海上飄蕩的那批,貨物也有極大的可能面臨延遲的問題。

漢堡集裝箱碼頭入口處的罷工警告通知(圖源:dpa )

德國海港公司中央協會 (ZDS)發言人 Leonard Kuntscher說“這是幾十年來的第一次罷工。在最後的談判中,工會得到了我們的要求。明天,談判將繼續進行。工會要求補償通貨膨脹和額外的增長。總體而言,需求在一年內增加了 14%。”

三、 被美國坑害之餘仍幫美對抗中國

(1)德國離不開與中國的貿易。2022 年中國各地實施的幾次與冠狀病毒相關的嚴格封鎖並未對與德國的貿易產生太大影響。2022 年 4 月,德國從中國的進口額同比增長 52.8%,達到 167 億歐元。關於中國對德國進口的大幅增長,這主要是由於進口了價值44億歐元的化工產品,比上年增長了六倍。對製藥生產、數據處理設備和其他電氣設備所用原材料的需求激增也推動了進口的增長。

6月13日,總部位於芬蘭的智庫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表示,在過去兩個月中,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爲俄羅斯能源出口的主要客戶。中國向德國的 121 億歐元支付了 126 億歐元,儘管整個歐盟仍佔俄羅斯能源銷售的 61% 左右。

在 2021 年,中國連續第六年成爲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蓬勃發展的商業在政治上伴隨着密集的雙邊對話。

(2)亦步亦趨的遏華馬前卒。5月底,德國經濟部駁回德國大衆汽車投資中國的擔保申請,大衆因此必須獨自承擔30億歐元的投資風險。而德國經濟部給出理由是所謂的新疆人權狀況,

德國稱以後與國外合作要以人權爲優先,但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是以“人權”爲優先還是以“美國”爲優先。2021年7月13日,美國國務院、財政部、商務部、國土安全部、貿易代表辦公室和勞工部六個部門聯合發佈了一份所謂更新版的《新疆供應鏈商業諮詢公告》。

在這個美國政府編撰的世紀謊言中,宣稱中國政府在新疆進行的“種族滅絕、反人類罪行,以及強迫勞動”。2021年12月14日,基於前期的謊言,美國國會衆議院通過了參衆兩院8月份商定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編造所謂中國新疆供應鏈奴役謊言。

2022年6月21日,美國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正式生效,並進入全面執行階段。將中國新疆地區生產的全部產品均推定爲所謂“強迫勞動”產品,並禁止進口與新疆相關的任何產品。

當人們看到中國新疆棉田上80%以上現代機械操作時,不禁疑問,美國這個世紀謊言是在說中國在奴役了機械、無人機?然而,對於這樣的謊言,德國政府卻亦步亦趨地跟隨。

除此之外,德國電子和家電巨頭萬得城電器(MediaMarkt)以俄羅斯軍方在烏克蘭戰爭中使用了中國無人機制造商大疆(DJI)的產品爲由,將大疆產品從零售商店中下架

到2021年,中國連續六年成爲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在去年11月曾警告稱,與中國完全脫鉤是錯誤的,這將對德國和歐洲造成傷害。但在美國等西方製造的新疆謊言中,德國政壇跟隨美國對華遏制策略,並在供應鏈上尋求脫鉤。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主張德國與中國保持距離。“我們正在更加積極地多元化,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維護人權的重量更重。”

他補充說,德國正多元化發展,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且將會密切審視有意在華投資的德國企業的申請,以排除供應鏈中的人權侵犯和強迫勞動。“在歐盟層面也是如此,政府對希望進入內部市場的中國競爭對手的補貼,也應該得到更密切的關注。”

德國經濟部長也表示,德國將改變與中國打交道的模式,並致力於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此前德國外長也呼籲針對新疆人權狀況進行調查。

(作者:冰河 李毅)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