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預測,今夏全球可能面臨由BA.4或BA.5引起的新一波流行

當前,國內新冠疫情總體處於低水平波動,但全球疫情仍在持續發展,且奧密克戎BA.4和BA.5變異株已突破國內防線,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長期性、艱鉅性、複雜性。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2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稱,要基於病毒新特徵,持續動態優化各項防控措施,科學防控、精準施策,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更加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

雷正龍表示,奧密克戎BA.2仍然是我國本土疫情的主要病毒株,但是我們要高度警惕奧密克戎BA.4和BA.5境外輸入傳播,因爲近期在境外輸入病例中發現了BA.4和BA.5,並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跡象。

奧密克戎BA.4和BA.5變異株分別於今年1月和2月在南非被首次檢測到。

5月18日,隨着奧密克戎變異株持續進化演變,世界衛生組織將6種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亞分支列爲“監測中的關切變異株進化分支”,包括BA.4、BA.5和BA.2的4種亞分支。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王文玲在上述發佈會上介紹,全球病毒基因共享數據庫(GISAID)最新分析結果顯示,目前位列前三位的奧密克戎亞分支是BA.5、BA.2和BA.4,且BA.5近期佔比呈較快上升趨勢。目前,BA.4和BA.5已成爲南非、葡萄牙、英國、以色列等國的主要流行毒株;近期,法國、荷蘭等歐洲多國和美國也出現BA.4和BA.5感染者增加的情況。

“有專家預測,今夏全球可能面臨由BA.4或BA.5引起的新一波流行。” 王文玲稱。

今年4月,中國香港檢測到首例奧密克戎BA.5病例。

5月2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英文)》報告了我國首例境外輸入奧密克戎變異株BA.5感染者的具體情況。

6月23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新冠疫情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現在澳門發現的新冠病毒毒株爲BA.5.1,並非內地流行毒株,屬於英美流行病毒毒株,追尋源頭有困難,正在從不同方面,包括從是否冷凍食物傳染等追蹤源頭。

澳門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最新監測顯示,27日24小時內澳門新增57例核酸檢測呈陽性的病例,其中33例在社區發現,24例在管控中發現。澳門新一輪疫情已累計發現414例核酸檢測呈陽性的病例。

“今年2月份以來,我國流行的主要病毒株是奧密克戎BA.2亞分支系列。5月,國內從輸入病例中首次檢出BA.4和BA.5。近期,境外輸入病例中發現的BA.4和BA.5感染者數量呈逐步增加跡象。”王文玲稱。

雖然近日中國澳門疫情繫由BA.5變異株引發,但雷正龍確認,目前國內各地疫情的流行株仍是奧密克戎BA.2亞分支系列。“近期疫情防控成效明顯,全國疫情總體處於低水平波動。6月18日以來,全國每天報告感染者數均低於50例,近一週(6月20日-6月27日),全國主動報告的感染者198例,涉及10個省24個地市,平均每天報告25例。”

不過,隨着免疫逃逸更強的變異株BA.4、BA5來襲,雷正龍和王文玲均強調,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從現有的初步研究結果來看,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BA.4和BA.5的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略有增強,防控難度將有所增加,我國外防輸入壓力增大。”王文玲稱。

近日,在《自然》(Nature)在線平臺上,國內學者發表了一篇題爲《BA.2.12.1, BA.4 and BA.5 escape antibodies elicited by Omicron infection》(BA.2.12.1、BA.4和BA.5逃逸奧密克戎感染所產生的抗體)的論文。該論文亦指出,奧密克戎亞變體BA.2.12.1、BA.4、BA.5有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並且對奧密克戎BA.1感染者康復後血漿出現了顯著的中和逃逸現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