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去銀行存錢,期限越長,利率也會越高。不過近日,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型銀行的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出現了利率“倒掛”現象,即3年期存款產品的利率高於5年期存款產品。比如中行3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爲3.15%,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則爲2.75%,比三年期還低0.4個百分點。這是怎麼回事呢?

 

利率“倒掛”

工商銀行手機銀行顯示,目前工行5000元起存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至3.15%;50元起存的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爲2.75%。

在建行手機銀行上,如果將10萬元存3年定期,年化利率爲3.15%,3年後預計獲得利息收入9450元;但如果存5年定期,年化利率變成了2.75%,5年後預計獲得利息收入13750元。

在國有大行中,農業銀行與中國銀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利率最高同樣爲3.15%,而五年則均爲2.75%。例如,中國銀行存款金額2萬以上,三年利率就能達3.15%,五年仍爲2.75%。

除大行外,股份行和城商行、農商行也有類似現象出現。比如招商銀行,該行3年期與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顯示爲2.75%,張家港行兩種期限存款利率均爲3.15%。

不僅如此,大額存單利率也持續下行,與普通定存出現利率“倒掛”趨勢。光大銀行手機APP顯示,該行3年期大額存單(20萬元起存)利率爲3.4%,與同期限普通定存的最高利率基本持平。

事實上,銀行存款利率的調整早有預期。2022年4月,人民銀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披露,已指導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利率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爲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爲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

此外,自從今年4月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機制以來,銀行業已經進行過一輪利率調整。4月25日以來,多家大型銀行及股份制銀行曾下調不同期限大額存單利率,下調幅度普遍在10個基點。工行、中行、建行的2年期、3年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也下調了10個基點。

與此同時,多家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出現下調,其中既有國有大行,也有股份行、中小銀行。

接下來,這一趨勢是否將延續至下半年?據中國銀行保險報報道,有專家表示,考慮到監管仍在引導市場利率下行,銀行淨息差仍在收窄之中,下半年定存利率仍有一定下調空間,但由於銀行攬儲競爭激烈,所以存款利率降幅會收窄。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爲,在下半年推進復工復產、經濟持續復甦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空間不大,通過下調金融市場利率以刺激經濟的空間和需求也減弱了。因此下半年存款利率維持現狀的可能性更大,也不排除出現上行的可能。

 

爲何“倒掛”

上述利率“倒掛”現象背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銀行預期利率可能會繼續下降,對於吸收長期存款的意願並不強烈。

據央廣網報道,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金融系主任葉小杰說,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倒掛”是銀行主動控制成本的一種表現,“之所以會出現五年期存款利率比三年期還低,是因爲銀行預期未來存款利率還會下降,因此現在獲取長期存款不划算。如果銀行吸收的五年期存款過多,就相當於提前鎖定了這部分資金的成本,不利於在後續隨行就市去降低成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撰文表示,存款利率倒掛背後,也反映出當前金融機構穩定業績的困難在增加。這是爲了減輕經營壓力,金融機構主動採取的一種應對策略。近段時期以來,銀行息差空間不斷受到擠壓,銀行亟須改善資產端與負債端期限錯配帶來的壓力。事實上,在監管限制高息攬儲和銀行主動控制成本背景下,最近兩年大額存單一直在一邊壓規模一邊降利率。由於預期未來存款利率還會下降,因此銀行努力通過借短貸長,儘可能增加收益。

李長安表示,需要指出的是,短期存款利率的下調爲貸款利率的下降騰出了空間,這對減輕企業負擔、激活市場投資需求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央行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企業的貸款利率僅爲4.39%,較2021年全年進一步下降了0.22個百分點,這個數字也是央行有統計記錄以來的低位。此外,低利率下也能夠刺激更多的居民消費,這對於擴大總需求,穩定經濟增長動力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對普通人來說,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該如何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呢?對此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金融系主任葉小杰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方面需要針對存款期限進行綜合的匹配,既要配置長期存款,也要配置短期存款,從而達到存款期限跟流動性需求的均衡。另一方面不妨配置一些固定收益類的產品,以豐富投資渠道,平衡風險跟收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