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道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6月28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26日宣佈,七國集團(G7)將在五年內爲發展中國家籌集6000億美元資金,展開一項全球基礎建設項目。但多家媒體報道指出,美國在G7峯會帶頭宣佈的“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其實並不新。

報道指出,G7領導人去年6月在英國舉行的峯會上啓動一個名爲“重建更好世界”的計劃,但由於美國民主黨人之間的分歧,這項計劃啓動以來一直沒有太大的動靜。

報道說,美國聯手G7其他成員國在今年峯會上提出“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大致上是在“重建更好世界”的基礎上換了個名字,重啓項目。

與此同時,各國在過去一段時間也相應推出各自的項目。英國去年11月啓動“清潔綠色倡議”;歐盟推出“全球門戶”計劃;日本也計劃籌集650億美元,推動區域互聯互通。

報道援引英國《衛報》報道稱,根據G7宣佈的新倡議,不同資金源似乎不會全部彙集到一起,各國能做的是緊密協調。

報道稱,另外,G7成員國之間對華立場不同調,也可能導致新倡議難以發揮預期效果。

報道援引美國《政治報》網站發佈的一篇分析文章說,跟美國相比,歐洲國家在面對中國時的態度更加謹慎,擔心惹惱中國會讓自己喫虧。

文章舉例說,歐盟去年推出“全球門戶”計劃,原本也意在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但至今一直沒什麼動靜。雖然歐盟一再聲稱要建立“戰略自主”,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一旦有跡象顯示歐洲在中國的投資將遭到報復性威脅時,歐洲國家就會退縮。

文章引述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歐洲項目研究員佩皮因·貝爾赫森的分析稱:“跨大西洋欲抗衡中國的努力將跟過去一樣面對同樣的障礙,包括歐洲在中國的經濟利益,而歐洲同時也希望降低對美國的依賴。”

報道還引述另一家美國媒體《外交》雙月刊的文章,這篇文章更加不看好美國在發展中國家搞基礎設施建設。《外交》的一篇評論文章直指,跟中國搶基建項目是“錯誤的方法”。美國在國內基建的投資和維護工作上“衆所周知是差勁的”,更不要說在國外搞基建。文章稱,中國在基建領域是佼佼者。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28日的一篇報道也對這個名爲“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的計劃提出質疑。報道說,G7領導人26日表示,他們將尋求爲較不富裕的國家籌集6000億美元的私人和公共投資,爲各項基礎設施的支出提供資金。

但是,報道說,該計劃公共資金和私人資金的混合意味着投資總額無法保證。另外,反擊中國的計劃已經多次嘗試,也引發了質疑。

“我認爲,人們的本能反應是懷疑。”國際戰略研究所亞洲分所執行主任詹姆斯·克拉布特裏說,“到目前爲止,‘一帶一路’倡議的西方競爭對手往往承諾多於兌現。所以,問題是:這次會有什麼不一樣?”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27日報道,分析人士說,G7的“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對中國的影響不應被誇大。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的郭海說,這是“新瓶裝舊酒”。

他說,美國這一計劃的細節情況仍舊不詳。對於拜登來說,團結盟友並實現籌集6000億美元將是一個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