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即將過去。6月27日,多項統計數據出爐,顯示我國經濟整體處於恢復中。

作爲貨幣政策與市場之間的“連接器”,這半年,銀行業在多領域發力,積極爲企業紓困解難。如銀行業不斷調整自身盈利能力,壓降負債成本進一步爲支持實體經濟的貸款成本下降騰挪空間;通過金融科技手段的創新,紓困受到疫情衝擊的實體企業;銀行發力消費貸,結合數字人民幣試點,促進消費復甦。

此外,這半年,樓市的發展迎來挑戰,銀行還通過降低房貸利率、支持優質項目併購等方式助力樓市迴歸正常發展軌跡。

在爲中國經濟恢復保駕護航的同時,銀行自身也正在合規的道路上,不斷加強風險管控。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不斷完善銀行風險管理能力,對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金的監管要求有所提升,同時擴寬了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渠道,讓銀行的“安全墊”更加厚實。正因如此,今年各類銀行不斷通過發債等方式補充資本金,爲更好地維持經營創造未雨綢繆。

展望下半年,政策的效力不斷顯現,中國經濟將穩步復甦。銀行業仍將繼續擔負促進經濟發展的重任,在穩出口、穩投資、穩消費等領域持續發力。

即日起,貝殼財經推出“銀行這半年·顯微鏡”系列報道,通過幾大關鍵詞透視“銀行這半年”。

6月27日郵儲銀行發佈的《穩定股價方案》顯示,控股股東郵政集團擬以累計不少於5000萬元增持該行A股股份。這是今年以來首個出爐穩定股價方案的國有大行。

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迎來了一波“增持潮”。據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共有12家銀行發佈了股東、高管增持本行股票的情況或計劃,其中有4家銀行宣佈高管主動增持,其餘8家銀行均因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啓動條件而被動增持。

上市銀行股東、高管“真金白銀”穩定股價的動作不斷,是否意味着銀行股投資機會來了?多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銀行股東、高管增持自家股票無疑給市場傳遞信心。當前銀行估值偏低,股價大概率能跑出相對收益,對於大資金而言,仍是十分具有配置價值的板塊。

股價走低 

多銀行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啓動條件

“郵儲銀行擬採取由控股股東中國郵政集團增持股份的措施穩定股價。”在今日發佈的《穩定股價方案》中,郵儲銀行指出,自2022年5月27日至2022年6月24日,該行A股股票收盤價格已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其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產6.89元,觸發了穩定股價措施啓動條件。

今年以來,銀行股雖然偶有上漲,但總體走勢依然不盡如意。這讓不少銀行依然處於“破淨”狀態,因此多家銀行在今年上半年均出現了股東、高管被動增持以穩定物價的情況。

據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僅6月份,就有蘇州銀行、齊魯銀行、瑞豐銀行因此發佈了高管“自掏腰包”穩定股價的相關方案。此外,今年還有廈門銀行、浙商銀行重慶銀行、渝農商行等銀行亦發佈了穩定股價的方案。從各家銀行的方案來看,股東及高管增持的金額主要在上百萬至幾千萬不等。

浙商銀行此前發佈的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2月21日,該行需履行穩定股價義務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計7人,將以不少於上一年度自本公司領取薪酬15%的自有資金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據統計,這7人義務增持金額下限共計192.35萬元,自願增持金額爲341.93萬元,這意味着浙商銀行此次高管增持的金額將不低於534.28萬元。

渝農商行9名董事、高管將以不超過上一年度從該行領取稅後薪酬15%的自有資金增持;重慶銀行的第一大股東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計劃在6個月內增持該行不低於2585.9萬元;同時該行12名董事、高管也自掏腰包,擬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76.34萬元,並自願鎖定6個月。

主動增持 

銀行高管“自掏腰包”護盤

與上述銀行不同,還有4家銀行高管、骨幹員工在今年上半年選擇了主動增持。

北京銀行近日發佈公告顯示,部分高管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共計13名高管及家屬。廣發證券研報分析指出,本次參與增持的13位董監高及其配偶中,有8位此前均未持有北京銀行股票。同時這也是北京銀行董監高近年來首次增持,顯示了管理層對該行未來經營情況、戰略轉型和市值增長的信心。

從總體金額上看,興業銀行的骨幹員工更爲“給力”。今年2月,興業銀行發佈的公告顯示,2022年1月13日至2月18日,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子公司、分行及總行部門負責人(包括其配偶、子女)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自願買入該行股票1693.29萬股,成交價格區間爲每股人民幣20.36元至23.08元。按此計算,興業銀行此次增持金額約在3.45億到3.91億元之間。這一金額遠超近年來其他銀行高管自掏腰包增持的量。

有業內人士認爲,興業銀行之所以發動骨幹員工大規模增持,除了看好銀行未來發展之外,或與其可轉債即將到期有關。據浙商證券測算,該行可轉債強制贖回觸發價格爲32.11元。該行500億可轉債若轉股,可補充興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0.8個百分點至10.36%。

此外,招商銀行新任行長王良還未正式上任就已在二級市場增持招商銀行A股股份。據測算,王良增持的2萬股招商銀行A股成交均價在38.33元/股,最終成交金額共計76.66萬元。而此前,前行長田惠宇被帶走調查一事,曾引發該行股價大幅下跌。

上海銀行高管層則於2022年5月5日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上海銀行A股股票,成交價格區間爲每股6.45元至6.50元,共計買入56.5萬股股票。

機會來了?

銀行股估值仍處於較低水平

銀行出現大規模股東及高管增持在往年相對較少,但自2021年起,銀行股便開啓了“增資潮”。銀行股被低估已成市場共識,據計算,當前八成上市銀行股仍處於“破淨”狀態。霸氣護盤之後,“上車”銀行股的機會是否來了?

“高管主動增持的信號更強,股價大概率能跑出相對收益。由於管理層與投資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高管的增持行爲具有一定的信號效應,能夠向市場傳遞公司股價被低估、經營基本面向好的信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股價。”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表示,但對於被動增持的銀行,雖然短期內部分銀行股價可能得到一定提振,如果公司經營基本面並無實質性改善,增持對股價帶來的階段性支撐往往難以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來多家銀行高管紛紛“下場”爲自家銀行股“搖旗吶喊”。平安銀行董祕周強在2021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現在平安銀行的股價不能充分準確反映該銀行的估值,甚至直呼“去年大家都是抱團追逐這種成長股的 ‘美女’,今年該輪到銀行股這種樸實低估值、但是也挺能持家過日子的 ‘村姑’類型股票來表現一下”。

中信銀行亦在5月發佈的《致全體“中信人”股東的一封信》中指出,該行市盈率、市淨率仍處歷史低位,股價仍被低估,“無論從宏觀經濟還是業績表現,我行股價均存在向上修復空間”。

不過,國信證券分析認爲,當前銀行正處於分化階段,銀行想要脫穎而出必須具有發展特色,如業務轉型符合行業發展大趨勢;聚焦細分領域並建立差異化優勢的銀行;市場化程度高且公司治理機制優異的銀行;其所在區域經濟發展優勢明顯,可享受經濟發展紅利等。

王一峯亦表示,銀行業下半年營收、盈利增速將觸底企穩,因此有三類銀行可重點關注,即經營基本面優質、估值性價比較高的銀行,處於信貸投放“頭雁”、負債端優勢明顯的銀行,深耕優質區域且有業績釋放訴求的銀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