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馬舒葉

來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鎖HC”、“打飛的往返”(打飛的,由乘出租車“打的”衍生而來,指乘飛機出行)、“拼運氣入職”……

隨着高歌猛進的互聯網大廠開啓“降本增效”,2023屆準畢業生,躊躇滿志入場,卻被暑期實習“卷”得發懵。

“投遞幾百份簡歷,有回應的都是小公司銷售崗,大廠很多是一輪遊(即在第一輪遊走,即只進入了第一輪便被淘汰)”、“面試從2面擴到3面、甚至4面,流程一等一個月,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在選正式員工”……在社交平臺上,不少應屆生吐槽實習“難”。

已經拿到大廠暑期實習機會的人,也絲毫不敢鬆懈。

“你相信嗎?爲了能在畢業前找一份大廠暑期實習,我準備了2年。”早在大一就已經開始全勤實習的Justin,是北京某985高校的學生,在大三暑期實習前,他已經積累了3段大廠實習經驗。

和Justin一樣,在研二暑期實習前,卷卷一邊忙着論文,一邊已經在某出行公司實習了4個月。卷卷坦言,去年拿着空白簡歷都能輕鬆進入大廠,今年捏着實習經驗卻還是一再被拒。

“卷”的根因,則在於實習生和大廠在暑期實習期的“互惠互利”。

國內某互聯網大廠HR張峯告訴燃財經,一方面,暑期實習本就是互聯網大廠造出的概念,區別於日常實習,搶佔了準應屆生秋招前最自由的實習時間——暑假,目的就是“掐尖”。“對互聯網大廠來說,能夠提前薅一波優秀的實習生作爲正式員工的預備役,是非常划算的。”

另一方面,對準畢業生而言,大廠對暑期實習生會開放一定的轉正名額,這就成爲畢業生進入大廠最爲便捷的途徑之一。“國內有部分大廠依賴暑期實習,有的大廠甚至依靠暑期實習完成招聘納新,轉正比可以高達1:1。”張峯透露。

誘惑力有多大,競爭就會有多激烈。但與往年競爭基本來自於畢業生之間不同,今年大廠的縮招,使得想要進入大廠開始暑期實習的畢業生們難上加難。

Justin在進入阿里的終面時,被HR通知其應聘的崗位已被臨時砍掉。卷卷也在拿到百度的offer後,被突然通知整條業務線撤銷……

張峯直言,大廠的縮招政策固然會導致今年暑期實習機會減少,但應屆生“千軍萬馬”集中湧入互聯網大廠帶來的供需失衡,也是重要因素。

張峯進一步表示,多年來,互聯網大廠用高薪、高成長平臺、高福利吸引大量的人員湧入。但如今,隨着互聯網行業的日漸成熟,人才招聘標準逐步提升的同時,業務縮進,崗位變少。未來,大廠暑期實習一位難求或成必然。

“對準畢業生來說,尋找新的出路或比削尖腦袋進大廠更爲關鍵。”

爲進大廠準備2年

今年大三在讀的Justin,剛剛結束了上半年大廠暑期實習崗位的投遞。

Justin大廠暑期實習崗的投遞之旅,早在春節便早已開啓。一開始,Justin錨定了阿里、騰訊、字節三家企業的實習生提前批招聘,春節便開始投遞。

“要做產品就要去大平臺,頭部大廠是最好的選擇。不管是以高暑期轉正率聞名的阿里,還是作爲‘產品人心頭白月光’的騰訊,都是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對於Justin這樣早有準備的學生來說,大廠暑期實習崗的爭奪戰或在2年前就已經打響。

爲了擁有一份飽滿搶眼的實習應聘履歷,Justin在大一就開始了實習。

從大一到大三,已經積累了3段大廠實習經驗的Justin,每次實習期都超過半年,寒暑假更是從未休息過。“實習的時候,我就已經能夠獨立完成同正式員工一樣的工作內容,所以在投遞心儀公司的理想崗位時,我很有信心。”

終於,實習經驗豐富的Justin順利收到了阿里的面試機會,過關斬將地成功通過了3輪面試。

然而,今年2月份席捲而來的大廠裁員潮,讓本來信心滿滿的Justin陷入了恐慌。在身邊不少同學投遞的簡歷都石沉大海後,堅信自己可以的Justin則變得更加的勤奮和努力。最讓Justin擔憂的,是雖然與面試官相談甚歡,但offer卻遲遲發放不下來。

“一開始HR讓我再等等,解釋這是正常的內部審批程序,我也就沒多想,畢竟是大廠,流程繁瑣很正常。但等了一個多月後,我不但沒有等到offer,HR甚至關了流程,告訴我這個崗位被砍掉了。”

大廠裁員潮的輻射半徑超越Justin的想象。

在接下來的投遞過程中,Justin發現,原本最心儀的“微信事業羣產品崗”,去年還瘋狂招人,可今年不僅沒有暑期實習崗,甚至預計連秋招都沒有名額。“我瞭解到,僅有一份實習經歷的師兄便是去年通過校招進入的該崗位。”

和Justin一樣,差在運氣的還有研二的卷卷。

本碩均就讀於985高校的卷卷,今年3月幾乎每天都在面試暑期實習崗位。在此之前,她剛剛結束了出行領域某大廠公司的日常實習。

卷卷表示,實習期間,只要學校有組會,她都要從西二旗坐高鐵往返學校。而她的朋友,則是每月打一次“飛的”,往返實習公司與學校。

“我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爲了暑期實習。”

結束日常實習後,卷卷更是將目標鎖定到了阿里,“在師兄師姐的口中,阿里不僅轉正率高、平臺資源廣,個人成長機會也更多。”卷卷回憶表示,自己從大年初十就開始忙於阿里的線上面試。

但阿里的面試流程相對較長,再加上面試的安排都是突然通知,導致從過完年到3月份,卷卷幾乎走到哪都要拿着手機,生怕漏掉面試電話。“如果在去年,我的履歷進入阿里綽綽有餘。但今年,收到的卻都是各種業務線被砍掉的通知。”

“一邊準備畢業論文,一邊操心實習,我經常會焦慮。”卷卷直言,每天的日程表裏都有額定任務,容不得半點差錯。“3月集中面試,4-5月完成小論文,6月中旬開始暑期實習的同時做學校的科研項目,7月繼續準備秋招。”

最後,卷卷拿到了字節的實習offer。雖然字節的暑期實習轉正率很低,也沒能入職她最心儀的崗位,但經歷了長達大半年的暑期招聘折騰後,卷卷還是選擇了入職。

與justin和卷卷不同,就讀於某211院校的大三學生小韓,經歷了大廠簡歷投遞沒有迴響後,迅速調轉方向,轉投了中廠。

幸運的小韓,很快就被一位在某知名潮購小廠工作的朋友內推,拿到了實習機會,但小韓仍然遺憾於不能進入大廠。

如今,爲了7月的大廠秋招,小韓報名了歐萊雅校園創想家的項目。這個原本申請者多爲大一大二學生的商賽項目,也多了不少像小韓一樣的大三學生。

正如小韓所說,“大廠暑期實習已經進入供過於求的時代,誰都無法避免被卷,打不過就只能加入。”

“捲不起”與“招不動”

“實際上,‘實習難’背後,是大廠‘招不動’的現實。”當前就職於字節的小鈣,同樣擔任字節實習生Mentor(導師,給實習生提供指導),其表示,受部門預算縮減影響,今年的暑期實習生崗位招聘人數明顯低於前幾年。

李峯同樣表示,對於企業而言,有工作項目,纔會有崗位需求。而當互聯網大廠開始縮減、關停業務線,那些曾經圍繞在大廠周圍的光環消失了,無論是正式員工還是實習生的HC出現數量的銳減都實屬正常。

如李峯所說,大廠的知名度、成長機會、人才培養制度,甚至就職福利,都曾經是吸引年輕人心嚮往之的重要標籤。不過,這一切都在2022年的春天按下了暫停鍵。

現如今,成功進入某大廠遊戲部門實習的Justin表示,去年整個遊戲部門招收的暑期實習生建了多個500人的微信大羣。而今年,該業務線的實習生卻只建立了一個微信羣,人數也不過在400人左右。

“調整後部門人少了,活多了,我們當然也希望招暑期實習生進來分擔工作。”小鈣直言,投遞簡歷的很多應屆生確實都非常優秀,但由於預算減少、編制有限,只能優中選優,將offer給那些工作能力更強、實習週期也更長的實習生。

小鈣補充道,大廠部門多,流程也相對繁瑣。實習生從入職、熟悉業務流程到真正能夠分擔工作,至少需要培訓兩個月的時間。如果抗壓能力不夠或工作能力不足,做兩個月就跑,不僅會浪費了本就珍貴的實習名額,也會浪費部門對他們的培養成本。

“這就導致,大廠面試官在面試實習生時,往往會安排3輪甚至5輪面試。儘管我們也知道這樣很‘熬人心智’,但某些時候也是沒辦法的舉措。”

小鈣坦言,現如今,優秀成了一個部門招聘暑期實習生最基礎的門檻。在“硬性條件”不相上下的前提下,能否被錄取的決定因素更爲主觀。

“在普遍認爲大廠‘招不動’時,本質上還是大家想去的行業過於集中。”去年通過校招入職B站的22屆畢業生張張,在談到應屆生實習去向時表示,所有人都想去大廠,在小紅書曬得都是大廠入職通知,很少聽到有人想去中小廠實習。“很多人寧願謊稱還未找到實習,都不會說自己去了一家普通企業。”

究其原因,張張表示,很多應屆生認爲,大廠實習生的頭銜不僅能爲簡歷鍍金,還能給自己“長面”。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學生還認爲,如果不去大廠實習,職場發展就會很難、很不順。

如此之下,今年騰訊的暑期實習申請通道剛開放,直接因爲申請人數過多被“擠爆”。同時,入職後張張驚訝地發現,去年校招其所在的崗位錄取比例竟然高達3000:1。

實習“新風口”

“互聯網行業的最佳紅利期已過,沒趕上‘好時候’的我們,面對越來越嚴苛的就業環境,能做的就只是如此了。”張張坦言。

李峯也表示,隨着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大廠對人才的篩選機制會越來越規範。這種規律早就在投行等金融行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行業野蠻生長初期,入行門檻低、崗位需求多。而隨着行業日漸成熟,想進來的人更多了,但與此同時,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就高了。”

一位入職字節三年的產品經理對李峯的話深表贊同。“當年,今日頭條剛開始入駐武漢時,即使專業不對口、無崗位實習經驗,但我還是很快入了職。而三年後,同樣的崗位已經明確要求專業對口且至少需要2段以上相關實習經歷,應聘的學生也清一色畢業於985高校或國外名校。”

實際上,隨着崗位需求的減少,招聘標準已經越來越高。

李峯表示,對於畢業生而言,要破除內卷的困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順應趨勢,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成爲“卷王之王”。另一種則是大膽破局,尋找更加新興的賽道,它們往往處於發展初期,潛力巨大,機會更多,學到的技能也會不一樣。

張張就是李峯口中“大膽破局”的應屆生之一。入職B站前,不滿足於在大廠做螺絲釘的張張,每一次實習都選擇當時的新興賽道。無論是某知名的新能源車企,還是某內容種草平臺,只要是能學到本領的,張張都不拒絕。

而每一次實習,張張也都接觸到了核心業務,獨立策劃活動、參與決策、提出看法……正因如此,校招時的張張拿到了比身邊朋友都高的薪資待遇。

當前在大廠已實習近一月的Justin直言,在大廠確實很難接觸到核心業務,大多都是些小修小補的工作內容,很難獲得滿足感。回憶起此前在某創業小廠實習,“已經能夠獨立推進產品功能設計”、“推動DMA實現5倍增長”的成績,Justin表示,那種成就感至今還會讓自己無法接受。

“能力固然重要,但有時候選對行業比只有能力更重要。”一位正在參與暑期實習的23屆畢業生表示,自己很早就決定進入芯片領域,並選定了芯片開發相關企業。雖然實習經驗空白,但3月初就順利入了職,現在也早已內定轉正。“身邊的朋友不少奔波於大廠面試,但卻因爲面試失敗陷入了焦慮和失落。”

現如今,曾一心向往大廠的Justin開始認真思考秋招要不要改變策略,投遞有潛力的小廠。“也許,大廠的頭銜真的沒有那麼重要。能否讓自己有進步有提升才更關鍵。”

然而,無論是互聯網大廠,還是極富潛力的新行業,正在經歷“暑期實習”毒打的23屆應屆生,都需要探索新的出路。

參考資料:

《爲了留在大廠,實習生們都拼了》,來源:半熟財經。

*題圖及內文配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Justin、卷卷、小韓、小鈣、李峯、張張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