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爲,銀行、證券、公募基金等多種金融業態同臺競技,養老金融領域的競爭將愈加激烈。

老齡化壓力加大,基本養老保險的缺口逐步擴大,完善養老保障制度的步伐,也在加快邁進。

新進最重要的動作和政策,是證監會近期發佈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證基金業務的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繼4月國務院發佈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意見之後,進一步細化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的管理制度。

業內人士分析認爲,證監會的最新規定,在試點初期爲個人養老金可選產品提前設立了一定的篩選條件,明確可投產品範圍,在解決養老金問題的同時,還能解決金融體系缺乏“長錢”的問題。此次個人養老金規定的出臺可能會成爲後續資本市場改革的信號彈,可期待後續資本市場改革更加明確信號的釋放。

日前,證監會就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繼4月國務院以來,進一步細化了關於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的相關管理制度。

超萬億“長錢”增量可觀

自2018年以來,國內就積極爲推進個人養老金髮展做鋪墊,包括推出養老目標基金、開展稅延商業養老保險及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等。因受多方面因素制約,試點效果不盡如人意。

一位券業分析人士表示,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稅收優惠力度有限,受益羣體覆蓋面較窄,且與個稅改革後的新稅法並不完全匹配;二是,投保流程複雜,退稅手續相對繁瑣,企業和個人辦理業務意願不強;三是,產品制的設置不夠靈活,吸引力有限。

不過,隨着個人養老投資時代的逐步開啓,相關政策也在進一步完善。例如,今年4月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下稱《意見》),確立了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基礎制度框架,而時隔2個月,證監會推出的《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下稱《暫行規定》),明確了公募基金行業參與個人養老金的制度安排,爲相關業務的開展提供更加明晰的操作路徑。

從國際經驗來看,養老金是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個人養老金的入市,將會給市場帶來大量的中長期資金增量。公募基金作爲承接個人養老金資金的重要金融產品,後續發展潛力較大。

招商證券研究就通過假設基本養老保險在職人數增速、繳費上限調整比例、個人養老金參與率等條件,對未來國內個人養老金繳費規模進行測算。結果顯示,未來5年個人養老金累計繳費規模上限達到約7200億元;10年累計規模上限爲2.77萬億元。

數據顯示,2021年在職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爲34917萬人,2015年至2021年,在職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的年化複合增速爲4.6%。基於此,信達證券測算,“假設未來十年在職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保持4.5%的增速,保守估計個人養老金未來十年參與率意願在5%左右,按照目前頂格繳納的12000元/年的金額,則未來十年參與規模可達2.57萬億元左右。”

那麼,這超過萬億的資金將有多少投資公募基金?東亞前海證券認爲,依據美國IRA投資資產比例,保險類資產佔比低於10%,共同基金及其他資產佔比超90%。預計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資產選擇有限,公募基金投資比較較大,在樂觀、中性、悲觀情形下,公募基金佔比爲90%、70%、50%。

目前,公募基金、保險機構、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均推出了養老金融產品,不同類型的養老金融產品在透明度、風險特徵等多方面存在差異。業內人士認爲,銀行、證券、公募基金等多種金融業態同臺競技,養老金融領域的競爭將愈加激烈。

談及公募基金在服務個人養老投資中的優勢,南方基金表示,作爲國內資本市場和養老金融領域的重要力量,公募基金在養老金管理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相較於銀行和保險,公募基金在權益投資方面更具優勢,投資範圍橫跨A股、港股等,已歷經數輪牛熊考驗,爲數億客戶創造了長期收益。其次,公募基金在權益投研上的積澱,有助於公募FOF在平衡類、偏股類等第三支柱產品的設計、管理和風險控制上更具先發優勢。

還有哪些挑戰

是機遇也是挑戰。衆所周知,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目標之一就是加強自我保障能力,將“儲蓄養老”轉爲“投資養老”,通過市場長期投資運營,實現個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

“這也意味着投資者對這類產品的回撤和波動率會更加敏感,但如果這類產品與市場現存的理財產品類似,那怎麼說服投資者去買呢?”一位具有十年投資經驗的基民陳先生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從目前的的養老目標基金產品來看,在產品費率、封閉期和配置策略方面同質化也比較嚴重。”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對於目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購買基金是追求的是“賺錢”而非“性價比”,因此相較於追逐市場熱點的主題基金,養老目標基金相對“冷門”,更受成熟理性的投資者青睞。但從現在的投資者結構來看,年輕新基民規模持續擴大,所儲備的專業理財知識略顯薄弱,需要基金公司開展更多的投資者教育宣講。

記者就相關問題隨機採訪了十名年齡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一位大學畢業僅兩年的投資者李女士表示,“我平常購買的產品都是某軟件排行榜內的熱門基金,對基金其實不是特別懂。而且我現在年紀比較小(24歲),考慮養老問題有些太早了,所以不太關注這類產品。”事實上,類似李女士這樣想法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

嘉實基金表示,目前,我國大多數投資者,尤其是年輕人對於個人養老概念還較爲陌生,轉變養老觀念、樹立長期投資理念任重道遠。公募基金需積極主動作爲,持續開展養老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提高投資者對國家養老制度及養老金融產品的認知。

這點在《暫行規定》中也有體現: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開展個人養老金基金的宣傳推介活動,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另一方面,《暫行規定》中對於鼓勵長期投資也做了多方安排,如在基金運作上,則明確基金業務、產品業績、人員績效的考覈週期不得短於5年;對於基金評價機構,則要求,業績評價期限不得短於 5 年,不得使用單一指標進行排名或評價,不得進行短期收益和規模排名等。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考慮到養老目標基金的長期絕對收益屬性,以及需要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需求,因而產品的評價維度和難度會進一步提升。”

最爲典型的案例爲目標日期基金,該類產品有不同的目標到期時間,且同一目標到期時間下,由於考慮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不同,也會有多樣化的下滑軌道方案,因而使得同類產品的可比性明顯下降。從設計原理來看,目標日期基金產品以定投的現金流假設爲起點,產品設計時更強調對內部回報率及養老替代水平的提升,使得同類產品的可比性進一步下降。

哪些產品可以投?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美玉和良材都有待時間的檢驗,個人養老投公募基金產品也是如此。

從公墓基金的角度來看,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制度發佈至今已超過4年,該類產品的規模在近幾年實現了近乎翻倍式增長,是基金行業增速最快的基金類型之一。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這類基金近三年的管理規模分別爲260億元、590億元、1132億元。

記者注意到,《暫行規定》對基金管理人和基金銷售機構開展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的總體原則和基本要求、個人養老金可以投資的基金產品標準要求和基金銷售機構的展業條件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從文件的主要內容來看,“長期”是一個關鍵詞,包括基金投資的穩健長期性以及投資者投資的長期性,以更好匹配個人養老金的特點。

上投摩根資產配置及退休金管理首席投資官恩學海表示,“養老目標基金的管理需要以資產配置爲核心,錨定大類資產的配置範圍及比例,重視長期投資、長期持有、長期考覈。一切以投資人的利益爲先,這也是養老目標基金的重要基礎。”

那麼,目前市場中有哪些基金產品符合條件?《暫行規定》列出了兩類產品:一是最近四個季度末規模不低於5000萬元的養老目標基金;二是投資風格穩定、投資策略清晰、長期業績良好、運作合規穩健,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基金中基金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基金。

對於第一類產品,第一財經記者結合《暫行規定》的標準,進行了初步測算。

Wind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全市場共有50餘家公募基金公司佈局了182只養老目標基金產品(只計算初始基金,下同)。最早的養老目標基金成立日期爲2018年9月,目前運行時間不足4年,暫時沒有運行滿5年的產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剔除成立尚不足1年的產品,有86只養老目標基金(不同份額合併計算)符合規模門檻,合計規模爲712億元,其中有47只爲養老目標風險基金,39只養老目標日期基金,規模分別爲572億和140億;同時,前十大基金公司養老目標基金的規模合計爲550億元,佔比超過四分之三,頭部基金公司規模效應明顯。

就業績而言,截至6月29日,這86只規模“達標”的養老目標基金中,有81只基金自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爲正,佔比超過9成;累計收益率超過50%的有10只。其中,華夏養老2045三年A居首,自2019年4月以來的累計回報爲71.02%;嘉實養老2050五年、中歐遇見養老2035三年A、華夏養老2040三年的回報率均超60%,分別以63.46%、62.85%、61.43%的成績次之。

而從近三年的長期維度來看,共有36只養老目標基金符合條件,平均回報率爲35.37%。在業績排名前十之中,華夏基金有3只,嘉實基金和中歐基金各有2只,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和平安基金分別有1只。

值得注意的是,《暫行規定》中還對個人養老金產品的實時持續監督機制:證監會對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實施名錄管理,每季度末在官網、基金行業平臺、信息平臺等更新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並將不定期移出不符合規定的產品或機構。

“證監會對個人養老金基金實施名錄管理,確定了明確的入池標準,並有“移除”機制,這爲投資者的個人養老金投資提供便捷、專業的投資參考,也將敦促公募基金公司進一步做好養老基金的運營管理工作。”華夏基金如是說。

面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政策紅利,各家基金公司也在積極面對。記者採訪多家公募基金行業人士,大多數觀點認爲,此前在養老目標基金方面已積累較多經驗和良好業績的基金公司,已在市場上累積了較好的口碑和客戶資源,會有一定的先發優勢。

某華南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養老金業務是公司的發展重點之一,此前已經佈局了多隻產品,目前會對現有的產品查漏補缺,做好產品的持營工作。未來有具體的指導文件再進行下一步操作,後續可能會更精細化有針對性的佈局相關產品。

另一位頭部公募人士則表示,參考國外成熟市場經驗,養老金管理作爲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非常考驗基金公司全方位的資產配置能力。此前已經積極做好準備,例如建立了適合養老金管理的制度框架,並配備資深投資經理。現在有計劃性地佈局不同年齡段的產品,並更注重持續開展投資者教育工作。

相關文章